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立学院贫困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经济上的贫困往往使他们心理上出现各种问题。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独立学院393名贫困大学生基本状况及其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独立学院贫困生较普通高校贫困生存在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独立学院不同性别、城乡、是否独生、是否担任班干部等不同群体的贫困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也存在差异。另外,社会支持各因子得分贫困大学生明显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进一步的相关分析显示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社会支持水平越低,心理健康障碍越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欠发达地区农村籍大学生心理问题更为突出。通过测量发现,江苏欠发达地区农村籍大学生心理现状低于全国青年常模水平,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针对学历、年级、性别、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等不同类型进行了差异比较后,认为应夯实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提前做好知识储备;修正农村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偏差,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完善高校的相关建设,打牢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3.
江苏欠发达地区农村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欠发达地区农村籍大学生心理问题更为突出。通过测量发现,江苏欠发达地区农村籍大学生心理现状低于全国青年常模水平,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针对学历、年级、性别、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等不同类型进行了差异比较后,认为应夯实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提前做好知识储备;修正农村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偏差,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完善高校的相关建设,打牢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生命愿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生命愿景量表对不同年级28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生命愿景整体水平略低于男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消极生命意义的得分显著低于男生;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差异;各个年级在焦虑、恐怖和偏执的因子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大学生生命愿景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但消极的生命意义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30名高职贫困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测,并对其结果与678名高职非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比.其结果,高职贫困女生与高职非贫困女生各因子分测评结果除恐怖因子、偏执因子外,高职贫困女生的其余各因子分均高于高职非贫困女生(P<0.05或P<0.01).结论:高职贫困女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高职非贫困女生,需尽快进行心理咨询的人数比例也较高.  相似文献   

6.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8 375名高校大学生实施心理状况测评,调查分析并掌握安徽省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所测评恐怖、精神病性、躯体化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而敌对和人际关系的因子分低于全国常模;3个年级女生的9个因子分均高于男生的因子;有问题心理异常倾向2014级、2013级和2012级随着年级增多,强迫症状颇多,躯体化颇少,为此,针对高校学生心理状况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双柏县第一中学27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双柏县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成人的心理健康水平;2.双柏县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云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明显差异;3.通过对三个年级得分的比较,高一年级学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其中在恐怖、偏质两个因子上年级之间存在差异;4.双柏县高中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稍差于男生,在抑郁、恐怖两个因子之间存在明显差异;5.双柏县高中学生在家庭住址、民族两个变量上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运用国内外通行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SCL--90,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一、二年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研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模;但相对于某高职院校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该学院一、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差异不显著,但二年级学生较一年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高,特别是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偏执等症状上。建议针对高职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新世纪大学新生进行Scl-90测查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总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好;(2)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城市大学生,女大学生低于男大学生,非独生子女低于独生子女,贫困大学生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使用Scl-90对一艺术院校的2010级新生施测,选取30名贫困生和101名普通学生作为样本,分析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分析艺术类贫困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分析家庭经济状况与性别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发现:艺术类大学生在强迫、焦虑和恐怖几个因子与全国大学生相比存在差异显著;贫困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经济状况与性别在强迫因子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过去20年(1986年至2007年)以SCL-90为工具研究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的测量结果进行元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常模相比差异显著;症状表现按照效应量值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焦虑、精神病性、躯体化、强迫、恐怖、抑郁、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无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SCL90量表,对一年级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好于女生,男女生在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上呈现显著差异。指出生理差异、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造成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的主要原因,建议高校对大学生加强引导和教育,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法对大连市965名大学本科生进行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以了解不同群体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的特点及其关系,为大学生健康成长、高校教育等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心理依据.结果表明(1)大学生人际交往综合能力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一年级高于二年级;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但在专业上、生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在年级、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专业、生源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大连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与全国常模相比差异极其显著.(4)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能够预测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次普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海南某民办高校2011级5730名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查。得出结论:(1)海南某民办高校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但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六个因子的情况低于国内正常人的平均水平;(2)专业、性别、家庭条件、父母的婚姻状况、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紧密相关。分析结果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学生特点从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不同类型学生心理需求等多个角度去探讨如何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对某院2007级、2008级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症状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而且这种差异显然是非常明显的;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突出,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和抑郁情绪等方面;各学校之问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尽管有所不同,但本文仍简单论证了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应当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7名贫困大学生及123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SCL-90中,各项因子分均存在显著差异,且贫困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国内青年组常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躯体、强迫、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几项因子上存在系别差异。结论:经济贫困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强迫症状、情绪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在贫困大学生中较为普遍,但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数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泰安高校某院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及医教协同路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泰安高校某院系本、专科共5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t检验、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CL-90总分97~281分;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13.16%。该院系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问题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级、贫困、社团活动、独生子女、幼年不幸、近期应激事件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结论:应针对影响因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CL—90、应对方式问卷(CSQ)对嘉应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306份有效问卷进行对照研究。结果:SCL—90各症状因子贫困生高于普通大学生,贫困大学生更多采用自责、幻想等消极应对方式,应对方式的自责因子有显著差异;应对方式与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显著相关。结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差,应对方式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需帮助贫困大学生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有针对性的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相似文献   

19.
高校贫困生是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江西赣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等方面,因子、总分存在显著性差异,阳性症状在抑郁、强迫、敌对、人际敏感症状群居前列.并且,在这些贫困生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显著低于男生,经济上的贫困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SCI—0量表对我省11所本科院校的1000名男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客观评定。根据SCI-90量表各因子得分,按照不同生源、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及样本的总体状况与全国常模进行了逐项分析比较得出:湖南省大学生各因子的得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且有6个因子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我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偏低。对各年级、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也进行了比较,不同的因子存在不同的差异。因此,针对我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可行性对策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