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概念迁移是语言迁移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指一种语言中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概念范畴对另一种语言的言语行为产生的影响,是语言相对论在二语习得中的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许多语言表层的偏误现象都能从概念迁移的视角得到认知层面更深层的解释。本研究首先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然后追溯了概念迁移理论产生的思想源头,并梳理了概念迁移理论的内涵。最后从词汇层面及句法层面分析概念迁移在二语习得中的表现,并提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深入理解二语习得的本质、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离不开对语言迁移的研究。语言学家以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研究语言迁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语言迁移对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年来国际化的快速加深,第三语言习得成为国内外语言研究领域的新热点,研究范围从三语习得理论研究到三语习得机制,涉及习得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本文主要对国内外有关三语习得机制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三语习得研究者们提供一个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4.
语言迁移从某些方面影响了二语习得。笔者根据Kellerman提出的心理类型(Psychotypology)、典型性(Prototypicality)及标记性理论(markeduess theory),试图从认知心理角度来探讨语言迁移问题。  相似文献   

5.
母语迁移是一种语言发展现象,在外语学习中研究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有利于充分运用母语习惯提高外语学习效果,有助于将母语与第二外语有机结合,提高二语习得的质量,尤其是词汇的习得质量。本文首先对母语迁移的概念和含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母语迁移的表现形式,指出了母语迁移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最后针对如何巧妙利用母语迁移强化第二外语词汇学习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待母语迁移,人们普遍倾向于负迁移。因为负迁移造成语言错误,阻碍二语习得和学习的进步,成为学习者和语言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自然也成为教学界广泛研究的课题。正迁移的作用最近几年才引起人们的兴趣,笔者认为正迁移一样重要,是二语习得和学习得以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学习和教学中利用正迁移可以降低难度,循序渐进,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笔者认为语言输入的过程是学习者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建构的方式习得语言的过程。本文从建构主义的学习迁移观出发,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语习得中语言输入的特性:输入材料、输入过程和输入结果。最后,谈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迁移观给英语教材设计和英语课堂教学带来的启示,并且探讨了情境化教学模式和支架式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壮母语学生英语学习有其自身特点,英语的学习过程是其母语、汉语和英语交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三语间相互影响、作用或干扰导致其语言迁移的动态性、复杂和多样性。从心理认知的角度来研究壮母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语言迁移现象,可帮助我们进一步认清壮族学生语言习得中的障碍,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难重点,帮助壮族学生克服语言学习中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语言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中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然而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将关注点放在一语向二语的迁移,即顺向迁移,往往忽视了来自于二语向母语的迁移,即逆向迁移。这赋予了这个课题更多的研究期待。本文旨在通过对高阶段英语学习者母语拒绝语中的二语逆向迁移研究,探索逆向迁移这一新的领域中的变化和成因。  相似文献   

10.
采用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研究方法,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二语习得的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二语习得就是运用第一语言学习能力学习第二种语言.同时认为在学习中,通常都是充分利用日常环境进行语言交际,逐渐地就具备了第二种语言的运用能力.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给二语习得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目前,二语习得被纳入到认知科学领域,重在提高人的语言认知能力,以提高第二语言的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