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964 年,盖尔曼提出夸克模型以解释强子的内部结构.夸克模型认为强子由更小的单元"夸克"组成,可分成两大类:由 3 个夸克组成的"重子"和由一对正反夸克构成的"介子".同时,盖尔曼指出,可能存在夸克组分有别于这些普通重子或介子的奇特强子态,例如五夸克态.在随后的 50 年里,世界上很多科学家都尝试在实验中寻找五夸克态的痕迹,但都没能得出确切的结论.2015 年,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 LHCb(Large Hadron Collider beauty)国际合作实验组的一篇论文打破了这一现状.LHCb 合作组通过研究底强子衰变,以较高的统计显著度完成了五夸克态的发现,使得五夸克态的研究重新成为粒子物理学的一大热点话题,张黎明博士是这一发现的主要分析者.  相似文献   

2.
手征么正法是一种低能有效场论,能够突破微扰论的局限性来解释介子-介子,介子-重子散射以及共振态的产生。本文就将采用手征么正法来研究矢量介子-重子八重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利用耦合道的B-S方程解决定域隐藏规范场中矢量介子-重子八重态相互作用的一些问题。这种研究的方法有可能找到更多的共振态,尤其是在研究进展非常小的的奇异区。  相似文献   

3.
BaBar实验组在→■2~*(1430)ω衰变中观测到大的电荷不对称性.我们指出增强的张量介子发射图贡献可以解释这种不对称性.从实验结果中提取出张量介子发射图的贡献,将其应用到~0→a2(1320)~- π~+衰变中.预言的结果比以往的理论预言要大很多.该结果将在不久的KEK-SuperB、LHCb实验中得到检验.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3):221-223
经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评议、审定,报院批准,1996年度院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共86项,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39项。一等奖项目内容简介如下:1Bc介子等双重味强子的研究及其碎裂函数计算主要完成单位:理论物理研究所Bc介子是重味介子中的一种特殊介子,它由两个不同的重夸克组成,是当前粒子物理国际前沿热点之一。作者在国际上最早对Bc(Bc)介子的产生和衰变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利用QCD和位势模型相结合,预言了Bc介子的产生截面、衰变性质,求得了碎裂函数,并指出只有LEP-I…  相似文献   

5.
刘玉华  熊兆华 《中国科技纵横》2011,(15):151-151,146
将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统一起来,一直是物理学家孜孜不倦的梦想和追求。最近提出的可测试弦起源翻转SU(5)模型不仅解决了电弱强作用的统一以及质子衰变寿命问题,而且预言了具有质量为几百GeV的轻类矢量粒子。初步研究表明此模型中描述夸克、轻子混合的3×3矩阵不再是幺正的,导致味改变中性流在树图水平上存在,费米子与弱规范粒子的作用形式也发生了改变,这些必将对低能的味物理过程产生大的影响。通过味物理的研究,不但可以测试混合矩阵的幺正性性,而且可为在B介子工厂和大强子对撞机上探测和检验新物理做理论上的预言。  相似文献   

6.
粒子物理是人类研究物质微观基本构成及其相互作用性质的一门科学,其研究成果深化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粲物理和τ轻子物理是粒子物理的重要分支,对其辐射衰变、强衰变和弱衰变的系统研究,将会解决或澄清粒子物理中的一些问题,检验和发展粒子物理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1935年年汤川秀树提出介子理论和强相互作用概念1935年,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1907.1.23-1981.9.8)提出"介子论",对质子和中子的结合作了很圆满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μ介子的反常磁矩既可以作为标准模型的一个重要检验,也可以作为新物理产生的信号。作为最为可能的新物理模型,超对称(SUSY)中存在着的小质量Higgs会对μ介子反常磁矩有较大的影响。本文讨论了最小超对称模型(MSSM)以及次最小超对称模型(NMSSM)下μ介子的反常磁矩,并与实验数据比较。我们发现,MSSM可以有较大的修正,对于NMSSM,在单圈基础上,修正较小。  相似文献   

9.
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日前发表新闻公报说,研究人员首次观察到由两个夸克组成的D介子转变为与之对应的反粒子——反D介子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双粲重子是夸克模型预言的由两个粲夸克和一个轻夸克组成的重子,其内部结构预期迥异于诸如质子和中子等普通重子,具有独特的性质,研究和寻找双粲重子是粒子物理理论和实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我们经过多年的努力,利用位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LHCb实验于2016年采集的质心能量为13万亿电子伏特的质子-质子对撞数据,在实验上首次观测到由两个粲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的双粲重子,并测量了其质量和寿命。我们也通过该双粲重子的另一个衰变道证实了该发现。这些研究成果开创了一个新的粒子物理实验研究领域,将加深我们对于强相互作用和夸克模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过去100多年来,质子、中子、电子等基本粒子陆续被发现。面对这些成绩,有人甚至说,宇宙间的基本粒子被发现得差不多了,即使有,也可以用现有的理论解释,因而不会给人们带来太大的惊奇。不过,在日本工作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最近的新发现有可能推翻这一预言。这个科学家小组运用日本文部科学省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的“介子工厂”加速器,让电子和质子以近于光速的速度相撞,制造基本粒子“介子”和“反介子”。在1.5亿对“介子”和“反介子”中,科学家发现有68个“介子”衰变后 的“电荷宇称”破坏测量值违反了“标准理论”的预测。发现现有理论…  相似文献   

12.
假设夸克是由于轻子发生分数质量转化、分数电荷转化、分数轻子数转化而形成的.夸克被色力束缚于重子之中.若提供足够的能量,就能够还原轻子由于形成束缚态夸克所转化了的分数质量、分数电荷,却形成自由态的介子.中子存在一个单位负电荷转化.负电阻元件利用多中子有机导电材料.由于电子向存在电荷转化的中子场扩散,这些电子原来的位置留下空穴,同时也存在电子对空穴的添补运动,此种材料可节能.  相似文献   

13.
白利慧 《科教文汇》2009,(15):278-278
本文首先用群论方法构造了uudd系统能量较低的几个正宇称态和负宇称态波函数,然后在介子交换模型下,拟合NJL模型的合理参数考虑不同径向波函数宽度和径向波函数的多高斯展开进一步研究五夸克态的能量。  相似文献   

14.
<正>什么是天使粒子?根据物理学定义,粒子指能够以自由状态存在的最小物质组成部分,现在已经发现的粒子达到400多种。按照粒子与各种相互作用的不同关系,将粒子分为3类,媒介子、轻子、强子。在物理学领域,构成物质的最小、最基本的单位被称为"基本粒子"。它们是在不改变物质属性前提下的最小体积物质,也是组成各种各样物体的基础。基本粒子又分为两种:费米子和玻色子,分别以美国物理学家费米和印度物理学家玻色的名字命名。  相似文献   

15.
射线探宝     
光宇 《世界发明》2003,26(2):6-6
射线又叫电离辐射,是一种能够使物质发生激发和电离作用的物质。包括X射线、放射性物质裂变和衰变时放出的各种辐射、宇宙射线等。这些具有奇异特性的射线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用群论方法构造了uudd系统能量较低的几个正宇称态和负宇称态波函数,然后在介子交换模型下,拟合NJL模型的合理参数考虑不同径向波函数宽度和径向波函数的多高斯展开进一步研究五夸克态的能量。  相似文献   

17.
正他向往的是探寻更深层次的微观世界中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他在粒子物理学的研究之路上已经孜孜不倦前行10余年,并渐入佳境。他曾开展寻找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和B介子稀有衰变研究,也曾研发硅径迹触发电子学和芯片。在他看来,粒子物理中一个个悬而未决的谜团,就是他最大的研究动力。  相似文献   

18.
核与辐射监督执法过程中需要核辐射执法人员根据现场实时、准确、有效地进行放射性核素查询、辐射水平查询,以及相关核安全法律法规和分析标准的查询与阅读。本文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介绍了一套核与辐射监管辅助APP移动软件,该软件主要由核能与核技术基础知识查询、核素衰变与剂量率计算、监督执法助手等几个模块组成。该软件普及了核与辐射监管执法人员核技术基础知识,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核辐射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19.
广闻博见     
由100多位以中国科学家为主的研究人员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进行的北京谱仪实验中,观测到了一个新粒子,暂时命名为X1835(它名字中的X代表了它的基本结构仍未确定),这有可能是人类寻找了几十年的新型强子,同时有可能突破现有的普通夸克模型,意义十分重大。这个结果已在国际著名杂志《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并引起了国际高能物理界的高度重视。1974年,丁肇中教授和里克特教授分别独立地发现了J/ψ粒子,并为此获得诺贝尔奖。自从丁肇中教授发现粲粒子J/ψ以后,粲粒子的衰变被公认为是寻找和研究这些新型粒子的理想场所。但是新型强子的寻找…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求和规则计算了B→πK的湮灭形状因子。通过构造关联函数,用求和规则计算B介子弱湮灭矩阵元的形状因子,在QCD计算过程中得到形状因子的解析表达式。通过标准的阈值分别做出各形状因子随Borel参数变化的平稳曲线,得到所需要的数值解。进而对三体衰变过程进行了有效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