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挑战杯"为平台拓展学生培养新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延利 《中国科技信息》2007,(23):279-280,283
阐述了“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动力。介绍了建设“挑战杯”工程,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具体实践方法;论述了在“挑战杯”工程中,专业教师指导的重要性,以及高校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育人功能;分析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正在不断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改革,教育部正在组织全国高校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立项。在新工科建设背景和需求下,文章以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为例,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专业发展历程和人才培养特色,提出了海洋工程大类培养的新模式。以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实践能力和创新性思维为目的,以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和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为切入点,探索新工科背景下海洋工程大类培养的专业建设内容和方法,突出理论实践融合、“竞赛+实验”的课程建设特色及特点。  相似文献   

3.
实践教学对于工科专业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分析了目前传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大学生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对实践教学的促进作用,提出了与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将极大推动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大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也将成为其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分析当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定位不清晰、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总结TRIZ理论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在高校“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研究进展;提出将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为大学生工程实践教学典型案例,借助TRIZ理论建立了专业教育、双创教育、学科竞赛全面融合的桥梁,探讨“+TRIZ”混合式创新思维教学方法;指出机械类专业大学生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构建“理论-应用-实践”递进式课程体系,促进高校机械相关专业学生及教师在竞赛活动与科研成果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突破,以期为同类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在指导学生多项科技竞赛及创新创业项目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依托科技竞赛项目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具体包括培养学生学科科技竞赛热情、强化团队意识、提炼创新创业思想、拓展知识结构、加强能力训练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科技竞赛是实现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各种科技竞赛,能够很好地运用、吸收、掌握本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因而,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就必须牢牢把握科技竞赛.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科技竞赛昵?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16)
创新意识与创业实践能力是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考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了新工科教育的一重大目标。本文以"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例,对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过程和目标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为高等院校创新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搭建科技竞赛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学校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我校连续开展了九年的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为载体,阐述了科技竞赛活动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效果,并在分析、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竞赛活动的水平和扩大竞赛领域、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提出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1,(26)
科技竞赛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为学生提供展示逻辑和创新能力的平台,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实践技能,以及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感和磨炼自身的抗挫折能力。当前的科学技术竞赛正在逐步发展和完善,但现阶段下高校的创新氛围不足,缺乏对科学技术竞赛参与的支持,评价体系的定位存在偏差。因此,必须积极营造创新氛围,加强创新环境建设,将科技竞赛项目纳入教学改革,加强教师指导,改革和完善考核体系。以此实现对于平台化建设,支撑学生在科技竞赛中取得良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新工科建设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引领力量,是面向国家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为了加强地方工科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本文针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了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主要受创业者本人、学校和社会三方面主要因素影响,阐述了综合实践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改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素质的发展对策,尤其是从高校如何利用好社会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使其成为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文分析了目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传统课堂教学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翻转课堂下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主要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环节三个部分。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思考钻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培养,课程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增强。  相似文献   

12.
张蕊  徐澄 《未来与发展》2013,(12):60-67
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教育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信息的主体。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青色力。  相似文献   

13.
刘霁辉  刘春玲 《科教文汇》2020,(13):145-146
深度学习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要学生具有掌握学科知识的能力与批判性的思维能力,而且注重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与人际的提升,同时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笔者追本溯源,深挖深度学习理论基础,并与情境教学相结合,以“二氧化硫的性质”这一课题为例,在与知识点贴合的情境线以及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能够在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做出猜想、验证猜想并持续性反思的过程中,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冯淼 《科教文汇》2020,(13):111-112
目的:探究“对分课堂”在物流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在物流学课程中对照班和试验班分别采用传统讲授和“对分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班学生在期末考试成绩、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班学生,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试验班大部分学生满意自己在“对分课堂”中的表现并能接受此教学模式。结论:在物流学课程中采取“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富强  王亚南 《科教文汇》2014,(33):200-202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智慧。“90后”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主流,本文分析了“90后”大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及表现,并分析和讨论了如何进一步促进“90后”大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张晓锋 《科教文汇》2012,(15):55-56
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化工单元操作这门课的教学中,笔者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发散性思维,联系日常生活实际,使学生养成创新思维习惯;创造参观实习条件,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源泉。  相似文献   

17.
王彩丽 《科教文汇》2014,(35):110-111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句法错误主要是由于英汉思维差异导致的。语言相对论,又称"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是探究语言和思维、文化之间关系的重要理论。本文从"语言相对论"角度,分析了中西思维方式及其差异导致的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常见的句法错误,并从文化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刘悦  周长江 《科教文汇》2011,(33):144-144,154
化学实验内容繁杂、涉及面广,如何学好它是摆在大学生面前的一个难题。激发学习的兴趣,刻苦钻研的精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基础,并且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思考、质疑,培养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9.
陈历雄  金绍军 《科教文汇》2011,(8):52-52,196
有效课堂是指在单位时问内教师完成较多的教学任务,又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切实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教学。要使中小学的课堂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特点.了解所教课程的教学特点.演奏好这三部曲:让心灵走进课堂;让思维走进课堂;让知识走出课堂.  相似文献   

20.
孟翔 《科教文汇》2011,(33):87-87,112
信息技术课程的产生源于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技能性非常强的课程。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离不开实践和应用,信息素养的集中体现就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只采用"纸上谈兵"的教学方式是行不通的,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才能真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获得感悟与体验。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和锻炼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素质,促使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