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林 《图书馆学刊》2009,31(1):81-83
《古越藏书楼书目》分类法是一种体现中外学术平等的新分类法,通过子目细化将中西学术门类混合起来,试图将中国传统知识纳入近代西方知识系统中去,因此有利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构建。《古越藏书楼书目》分类法的创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知识系统由古典形态向近代形态演变的复杂历程。  相似文献   

2.
质疑古越藏书楼的公共图书馆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少明 《图书馆杂志》2004,23(10):24-25,64
古越藏书楼是中国近代最早创办的开放性图书馆。开放性图书馆包括“私有公用”的私立图书馆和“公有公用”的公共图书馆。“公有公用”和“私有公用”在“公用”方面虽然相似,但却有本质上的差异,不能混为一谈。古越藏书楼属“私有公用”的私立图书馆,这一点决定了她不是公共图书馆,自然,也就不可能成为中国图书馆百年历史中最早出现的公共图书馆。  相似文献   

3.
“古越藏书楼”创建于1902年,是中国近代第一座具有公共图书馆性质的藏书楼。为纪念“古越藏书楼”创建100周年,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绍兴图书馆承办的“开放的藏书楼、开放的图书馆——纪念古越藏书楼创建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定于2002年10月在浙江省绍兴市召开。为此,特向全国的专家、学者和广大图书情报工作者征文。  相似文献   

4.
绍兴古越藏书楼为清末民国初国内率先建成开放的公共图书馆.文章对其诞生的背景及过程、制定的章程、书目的创新、存书的概貌等方面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徐树兰和古越藏书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二年五月十日,浙江绍兴府徐宅,清末举人徐树兰的床前。徐树兰正于弥留之际。徐树兰示意其子徐尔谷近前,出示他所拟订的《古越藏书楼章程》,并嘱咐尔谷:“我原来决定每年捐赠的古越藏书楼常年经费一千元,你要照捐不误,……”言毕瞑目,阖然长逝。两年以后,古越藏书楼正式开放。徐尔谷终于完成了其父未竟之业,成为绍兴府当时传颂一时的  相似文献   

6.
绍兴图书馆     
绍兴图书馆前身为绍兴乡贤徐树兰先生于1902年创建的古越藏书楼。藏书楼以存古开新为宗旨,变一人书为万人书,开创了国内公共图书馆先河。她经历了古越藏书楼、绍兴县立图书馆、绍兴县鲁迅图书馆、绍兴市鲁迅图书馆、绍兴图书馆等发展阶段,迄今已逾百年。现绍兴图书馆由总馆、古籍馆和古越藏书楼三部分组成,总面积46 000平方米,馆藏160万册(件),系国家一级图书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7.
1902年徐树兰先生所创建的古越藏书楼,实现了从封闭的封建藏书楼向近代公共图书馆过渡的重大文化创新。本文以绍兴图书馆现存古越藏书楼藏书为例,分析了现存藏书之特色,介绍了其中部分珍稀本。  相似文献   

8.
《杜威十进分类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 & Helative Xndex) (以下简称DDC)在本世纪初被介绍到我国以后,对我国图书分类法起了一定的影响,被本世纪初我国的许多图书馆所采用。这是被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五四”前后,随着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中国的知识分子痛感祖国的落后,想通过积极向西方的先进文化技术学习以图富强;在图书馆界,更由于西方文化的输入,新学科的兴起,我们原有的种种分类法如“四库”、“古越藏书楼书目”、“南洋中学藏书书目”、“西学书目表”等等都不能很好地解决所谓新旧学图书的分类问题,于是DDC便在这种情况下,1910年在孙毓修所撰《图书馆》一文(连载于《教育杂志》)中被引进。然而,DDC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所谓新旧学图书分类问题。于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借助于被引进的DDC,  相似文献   

9.
《群众文化》2001,(1):8-9,11
绍兴图书馆(又称绍兴市鲁迅图书馆)是绍兴地区的中心图书馆。前身为创建于1902年的“古越藏书楼”,被公认为是中国近代第一座具有公共图书馆特征的藏书楼,其管理方法和制度章程及图书分类编目的若干创新对中国图书馆的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是中国图书馆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徐树兰捐资创办古越藏书楼 ,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史上从封闭的封建藏书楼向近代公共图书馆过渡的一次重大文化创新 ,其整个过程通过革新藏书理论、藏书制度和藏书分编技术三步实现。清光绪二十六至二十八年 (1 90 0 - 1 90 2年 )乡绅徐树兰独家捐资“银三万二千九百六十余两” ,在自己家乡绍兴府城古贡院 ,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公共图书馆———古越藏书楼。古越藏书楼的诞生 ,是中国图书馆史上一次重大文化创新 ,不仅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具有开创意义 ,而且对中国近代教育 ,特别是社会教育事业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古越藏书楼的创办过程 ,是楼主…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学东渐”之风及维新派的倡导下,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打破了长久以来藏书楼“重藏轻用”的传统,向现代图书馆“藏用并重”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1902年,古越藏书楼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公共图书馆之一,也开启了我国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大门,此后几年,我国的图书馆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得到了迅速的普及与发展,苏州图书馆也孕育而生。  相似文献   

12.
刘延章 《图书馆》1989,(2):22-25
我国图书分类法从《仿杜法《(1917年)到《中图法》(1975)已有五十九年的历史了。回顾这一历史进程,我国的图书分类法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其发展前景是什么?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总结的。关于历史分期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编写的《图书分类学》是以“史学界的习惯”来划分我国图书分类法各个历史时期的,即:从《七略》到《四库》为古代图书分类法;从《古越藏书楼书目》到皮高品的《中国十进分类法》为近代图书分类法;从《东北法》到《中图法》为现代图书分类法。这种形式主义的分类方法很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3.
古越藏书楼的启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介绍古越藏书楼的过程中,穿插了对其藏书宗旨、管理制度、服务方式、人员配置乃至楼舍建筑模式的评论,并在评论的过程中,突出了古越藏书楼的古为今明。  相似文献   

14.
林嘉 《图书馆》1989,(3):61-61
一、影响图书馆职能进化的因素。从图书馆职能演变过程来看,它的进化过程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社会因素。它是指作为社会机构的图书馆受到全社会重视的程度。清末,维新派主张启迪民智,复兴中华,强调救国必先治学、治学必创设藏书楼,在他们的影响和倡导下,公共藏书楼纷纷涌现,其中著名的古越藏书楼的创建,标志着我国图书馆已由封建藏书楼时代进入近代图书馆时代。 2、文化因素。图书馆职能的发展变化受一定时期文化形态的影响。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藏书楼是以保存各派学说为职能的。而到了汉代,由于“独尊儒术”的政策,汉代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保存、弘扬儒家学说。直到十九世纪初,中国封建藏书楼的职能基本上是以保藏为主,使用为辅的。  相似文献   

15.
我们将焦点文献定义为:是在以它为基础而组成的类别中处于中心地位的那个文献。虽然至今尚未有人提出过焦点文献的概念,但我们坚信:焦点文献确实存在于古代书目分类者的主观心理,并相应地影响着古代书目分类形态。《七略》“总别群书”为38种,其中的“易”、“书”、“诗”、“礼”、“春秋”、“论语”、“孝经”等8个类别直接使用了具体文献的名称。难怪早年姚名达先生说《七略》的《六艺略》是“以古书对象分”。此外,《七略  相似文献   

16.
文献学家郑伟章先生曾著文,阐发蔡元培与徐友兰及铸学斋的关系,纠正了长期以来误以为蔡元培在徐友兰长兄徐树兰古越藏书楼校书一说。但在提及徐友兰之子徐维则时,郑说:"民国间采写的《绍兴县志资料》无传,其生平  相似文献   

17.
“蔘绥阁”是浙南著名藏书楼,楼主黄绍箕系晚清著名学问家、藏书家.自1907年黄绍箕去世后,温州地方文人孙延畛、杨嘉曾先后检点蔘绥阁书目,分别作成《蔘绥阁书目》和《黄氏蔘绥阁旧本书目初编》,并为温州图书馆所藏.论文试就馆藏蔘绥阁两种稿本书目进行比照、参校,以期对黄氏藏书分类、版本以及藏书特点有所揭示.  相似文献   

18.
从六十年代中期以前、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三个时期,叙述了学者们对古越藏书楼与徐树兰,在中国目录学史、图书分类编目、图书馆学、图书馆史与藏书史历史地位的研究。进而对这种知识积累视野下的研究作出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由私家藏书楼向私立图书馆转变,早期有徐树兰于1904年创办的古越藏书楼,嗣后,相继诞生了一批从私人藏书和企业藏书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私立图书馆,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商务印书馆(简称商……  相似文献   

20.
试论《〈隋害·經籍志〉考證》中的“类中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书·经籍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四部分类书目,但《隋志》分类也有编次不当之处,于是姚振宗在其《〈隋书·经籍志〉考证》中对《隋志》进行了“类中分类”。文章从“类中分类”的缘起、特点及意义等方面对姚振宗的分类法做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