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中国中古文学史研究领域,有一种理论即魏晋文学自觉说较为流行。其中尤以北京大学袁行霈先生的说法最具代表性,由他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第二卷《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说: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中古文学史研究领域,有一种理论即"魏晋文学自觉说"较为流行。其中尤以北京大学袁行霈先生的说法最具代表性,由他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第二卷《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说:"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版)是至今仍被大学中文系选用的经典教材;而游国恩诸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人民出版社1963年7月北京第1 版)也是建国以后公认的一部反映了时代特色与当时学术成果的文学史教材,所以在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出版前,亦作为大学中文系的教材被普  相似文献   

4.
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作为教育部统编重点教材,它的编写集中了国内占代文学领域的众多卓有成绩的学者,袁行霈在全书的《后记》中就说过“广泛吸引学术造诣高深的、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共同参与”,既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将学生带入学术前沿”,又要使它是“具有探索性的学术著作”。这样的指导思想和良苦用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讲授者来说,意味着超越的艰难。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校中文专业古代文学史教材使用较多的是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四卷本。这套教材具有观点新、体例新等特点。教师与学生在利用这套教材时要注意观点的变化,重视注释的作用,要充分利用文学史年表和研修书目。  相似文献   

6.
袁行霈先生主编之《中国文学史》认为,杜甫在长安时期“立登要路,致君尧舜”的理想就已经破灭。然而,大量诗证说明:杜甫“致君尧舜”的理想一直没有破灭,其致君之努力直至终老。  相似文献   

7.
陈华文 《大学生》2021,(4):54-54
学习一门专业,通读该领域的优秀教材(教科书)是必由之路,也是快捷方式。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张岱年等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朱绍候等主编的《中国古代史》、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叶朗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薄松年主编的《中国美术简史》、徐新主编的《西方文化史》等,长久以来影响了众多的青年学子。  相似文献   

8.
十年来,中国文学史著作的编撰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先后编撰出版或修订出版了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章培恒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新著)》、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修订本)等数部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史通用教材。这些文学史著作,广泛吸纳了二三十年来古代文学研究的成果,体例严整,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它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铸就了今天文学史研究、文学史著作编撰的辉煌,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就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商榷意见,以促进该教材对相关知识表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0.
拟从史实的角度、参撷相关文献对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一卷中的几处表述提出质疑,并进一步就现行关于《论语》的界说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1.
释“契阔”     
正现行的由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了曹操的《短歌行》,该诗有"契阔谈宴,心念旧恩"两句,书下注释将"契阔"一词解为久别重逢,而大学中文系常用的一套由袁行霈先生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选注》却将"契阔"解释为久别,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解释恰好相反,但是由袁世硕先生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又将"契阔"解释为久别重逢。这两种解释到底哪种正确?"契阔"一词又存在什么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10月19日 ,第五届国家图书奖复评工作结束 ,共评出国家图书奖荣誉奖11种 ,国家图书奖31种 ,国家图书奖提名奖88种。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荣获国家图书奖。在此之前 ,《中国文学史》还获得了北京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中国文学史》由北京大学袁行霈先生主编 ,共四卷 ,160万字。由于全面革新了沿袭30多年不变的“中国文学史”通行写法 ,吸收了30多年来学术界、教育界新的研究成果 ,自1999年8月出版以来 ,引起了极大反响 ,好评不断。两年内已销售8万多套。据了解 ,《中国文学史》在1994…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8月16日~19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北京西郊京燕饭店举办新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8月出版)暑期教师研修班。16日上午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高教司副司长刘凤泰,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学史》主编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党委书记彭治平、副总编辑郑惠坚出席开幕式并讲了话。这个开幕式是与高教社另一本面向21世纪课教材《外国文学史》合开的,该书主编郑克鲁也在主席台上就座。开幕式由高教司文科处处长阎志坚主持。来自全国44所高校的54名当代文学史教师参加了研修班。高教司邀请新编《中国文学史》的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四编提出了四点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5.
北京大学袁行霈主编的面向 2 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 999年版 )第一卷第1 2 7页两次引述我校文学院阮忠《庄子创作论》一书的观点说 :“阮忠将《庄子》篇章之法概括为游龙式、故事式、议论式三类。而认为最重要、最能体现庄子风格的是《逍遥游》一类游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撰方面不断有新的成果出现,如吴福辉先生的《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严家炎先生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而由钱理群先生任总主编,钱理群、吴福辉、陈子善三位先生担任分卷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以下简称《现代文学编年史》)则是现代文学研究界最新的收获。《现代文学编年史》规模宏大,浩浩三大卷,时间跨越整个现代文学时期,内容则与传统文学史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在每卷后均附有《文学史年表》,以时间为线索,为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等系年,对于使用者大有裨益。但是《文学史年表》中也存在一些疏漏之处,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加以辨别。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出版的几部分量较重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和教材,如洪子诚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由教育部组织并委托王庆生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等,因其编写理念不同、视角不同、特点各异而引起了学界的广泛注意。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基本框架如书的前言中所述,是“1949年以来”发生在“中国内地的这一范围之中”的“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作者认为,“‘当代文学’这一文学…  相似文献   

19.
以唐搜主编的《现代文学史》和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两本在其各自时代有典型代表性的文学史为例,通过一种互文的阅读来考察“阶级论”与“人性论”的文学史构建,探讨近半个世纪以来“作为一门学科”的现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得与失,并借此试图反思当下文学批评流行的某些观念与方法。从文学史范型看,前者是一种实践的理论,是革命实践的文学史表征;后者则是一种理论的实践,是人性论的文学史写作实践。  相似文献   

20.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并转游国恩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 今年是著名中国文学史家、楚辞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游国恩先生诞生一百周年。为了纪念游先生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中的卓越贡献,贵系特为召开“游国恩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在此谨向贵系及研讨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游国恩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与教学。尤其对于《楚辞》,先生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先后出版了《楚辞概论》、《读骚论微初集》、《屈原》等著作,还合作主编了全国高校通用教材《中国文学史》,在全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直到垂暮之年,先生还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