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阅读文本的过程是生命个体获取认知、积累经验的重要策略,是学生提升理解感知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学好语文,甚至是其他所有课程的基础工程。本文拟从阅读技巧、交流形式、链接生活等角度对高效课外阅读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杜鹃 《海外英语》2016,(4):12-13
外刊阅读是一种认知活动过程,阅读者把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同篇章中的信息相互交流,并将篇章所表达的信息进行预测和解码。而阅读中包括建立阅读目标,根据目标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评估文本信息,挽回错误理解,鉴定阅读水平等符合元认知的核心特征。因此,一个完整有效的阅读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元认知过程。在外刊阅读训练中,元认知策略实际上就是学生根据元认知任务,设定阅读计划,如阅读目标、步骤、时间、方式,并结合个体的特点,对该计划进行及时的调整,以最终实现外刊阅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施玮 《教师》2012,(26):80-81
从中职学生认知的角度看,他们已有的知识积累非常单薄,对文本的内容缺乏敏感度,更少有在阅读过程中精神愉悦的经历。这就决定了中职语文散文教学需要一种新的特殊的阅读方式或策略,即开源导流,通过绿色阅读追寻对文本的感受。所谓绿色阅读就是让学生经历发现、受阻、突破、洞悉本真的阅读过程;就是让学生凭着已有的知识经验,  相似文献   

4.
阅读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这一定义是阅读行为本质的体现和表达.阅读行为作为个体的一种理解活动,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阅读背景、经验、学识基础等存在差异,所以在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中,每个学生赋予文本的意义也就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阅读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这一定义是阅读行为本质的体现和表达。阅读行为作为个体的一种理解活动,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阅读背景、经验、学识基础等存在差异,所以在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阅读的过程是比较复杂的,是一种有难度的认知行为。在进行阅读的时候,读者并不是在进行被动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完成认知、理解和体验文本意义的过程,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上的二次创作。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批判性阅读满足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可以跟上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要,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产生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度理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本语言是作者基于严谨的语法系统,将自己的价值蕴藏在语言文字内部的一种文字符号系统。每篇文本的语言之中都包含丰富的价值意图和严密的逻辑联系。对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形象化、直观化的思维认知阶段,对文本的理解如果仅仅停留在符号认知体系,就会对文本的感知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借助图式理论,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提出要引导学生运用文本角色图式策略把握形象、引导学生运用文本事件图式策略厘清线索、引导学生运用文本场景图式策略认识特色、引导学生运用文本状物图式策略理解寓意,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体验”就是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的感同身受的体味和体悟。体验过程是学生对文本内容一拍即合的呼应,是学生与文本心心相印的认同,是一种生活阅历的接轨、知识的融合、情感的共鸣。《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阅读的体验过程,搭建生本对话的桥梁,为提高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理解、鉴赏和创造能力,培养可持续的阅读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找寻生活足迹生活体验,是指个人的经历、阅历,所涉世事的体会、认识和感想。学生的生活体验是理解文本的仓库。…  相似文献   

9.
“体验”就是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的感同身受的体味和体悟。体验过程是学生对文本内容一拍即合的呼应,是学生与文本心心相印的认同,是一种生活阅历的接轨、知识的融合、情感的共鸣。《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阅读的体验过程,搭建生本对话的桥梁,为提高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理解、鉴赏和创造能力,培养可持续的阅读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呢?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中,教师面对的大多是单篇文本,即使是单元教学,也是单元中的单篇文本。单篇文本的教学,应实践“多阅读策略教学”,教学生同时运用多个阅读策略解读课文,实现文本意义理解的最优化和最大化。以《西门豹治邺》一课为例,“多阅读策略教学”实践思路是:唤醒学生已知的多阅读策略,指引学生使用多阅读策略,启发学生巩固多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个性化阅读,虽然还没有科学系统的定义, 但住我们看来,它应该是学生从个体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体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它是一种个性  相似文献   

13.
所谓学生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体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目前。学生高考作文中材料老套或雷同,追根溯源,恐怕是课外阅读太少或者我们的学生缺乏个性化阅读造成的。因此。呼唤个性化阅读,已成为一股异常强劲的带雨的春潮。怎样引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个体差异;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提倡学生利用初读、略读、精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具体的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相似文献   

15.
赵亮 《现代语文》2009,(7):50-51
元认知就是指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过程的认知和意识,是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和自我监控。在实际的认知活动中,这种调控主要表现为主体能根据活动的要求,选择适宜的认知策略,监控认知活动进行的过程,不断取得和反馈信息,评价每一认知策略的有效性,坚持或更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及时调节自己的认知过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是现代阅读教学的要求。元认知理论引入到阅读教学中来,既拓宽了阅读研究的理论视野,同时也给阅读实践带来了深刻变革。重视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对阅读活动的自我监控和调节提高阅读效率,不仅唤醒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自主性,而且可以将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一般而言,古诗文深度阅读常用的引导策略是品味词句、知人论世,两种策略都以文本为中心,力求在教学引导过程中让学生贴近文本、体味文本,但都着眼于单篇文本的阅读,学生难以将所学篇目与其它篇目相联系并进行辅助理解,因而古诗文阅读偏于碎片化理解。而在古诗文教学中,有效利用已学古诗文,广泛选取课外阅读材料辅助解读,借助已知推其未知,可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解读,获得更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第二语言阅读与母语阅读之间尽管有许多共同的基本要素,但阅读过程却差异很大。第二语言阅读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内容认知体系和语言认知体系对第二语言阅读的影响尤其深远。了解内容认知体系和语言认知体系,掌握第二语言阅读技巧和策略,可以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成功地进行第二语言阅读。掌握内容认知体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能力;不同类型的语言文本结构及不同语言群体的差异是影响第二语言阅读的另一重要因素。因此,在阅读前应借助语境信息在阅读过程中寻找重要信息并运用释义、重复等来记忆文本,识别文本结构。  相似文献   

18.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生成与发展独特的体验和真切的感悟,是新课程阅读教学的一个关键所在。那么,体验”和“感悟”从何而来呢?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认为,图式(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一个人的图式对于他感知和理解新事物有着重大的影响:他必须把头脑中已有的背景知识与新事物联系起来,依靠这些图式去理解和解释新事物。就阅读而言,读者是根据其自身的心理图式来恢复和构建文本的意义的,有效的阅读活动,表现为读者的心理图式与文本图式的协调“、同化”与“顺应”。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我们的学生囿…  相似文献   

19.
张凤琴 《辅导员》2013,(16):92-92
<正>从本质上说,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阅读群体,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特殊性。在课堂中,学生当然是阅读教学的中心,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学生不能绝对自由地进入阅读文本,学生的阅读和对文本的理解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但这种帮助并不是老师简单地对文本进行解读、诠释,然后再灌输到学生那里的过程,而是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的过程。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事实上,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正因如此,我们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方面往往容易陷入一个追求个性化的误区。一方面,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极具个性化;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过程中出于对  相似文献   

20.
朗读策略是阅读策略的一种,能促进默读能力的提高。朗读和默读能力的提高能促进阅读的流利性,提升阅读的能力。学生作为自主阅读者,通过朗读可以促进自身对文本的深度理解,能在真实情境下的任务群中通过朗读呈现自己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进而提升阅读能力。这一过程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朗读策略在学生课内外的阅读中起到推动学生不断深入思考的作用,是学生易于接受并能自主运用实践的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