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有感情地朗读”是语文教学需要达成的重要教学目标,也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使“有感情朗读”在教学中得以真正落实呢?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原是我班的淘气包,是令我头疼的孩子之一。早在军训期间,他就与同学发生过冲突。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用脏话破口大骂另一个同学。事后,我对他说:“你今天的表现,不但伤害了同学,破坏了同学感情,而且更伤害了自己,因为你破坏了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形象。你想修复自己的形象和跟同学之间的感情吗?”他说:“想!”我说:  相似文献   

3.
什么样的记叙文才是好的记叙文呢?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的来说一篇好的记叙文应该是叙述头绪清楚、人物个性鲜明、感情真挚动人的文章。要写出这样的文章,如果从选择材料使用材料的角度来思考,那就应该符合这样三点原则:取材要小,挖掘要深,感情要真。为了便于记忆,笔者把这三点称为记叙文材料运用的“三点式”原则。  相似文献   

4.
感情朗读,也就是让学生领受情感美,它可以把学生带人一种美的境界。叶老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感晴朗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美感的基本途径。他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储存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使作品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使学生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直接受到作品的感染和熏陶。因此,我认为感情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5.
浅析诗歌中的意象组合与感情定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诗歌中,意象组合与感情定向可分化为两个层次:一是创作的层面,指诗人在将意象重叠并置时,有一感情为之阴驱潜率;二是鉴赏与批评的层面,指读者在分析把握诗意时,循其“定向”之感情“披文而入”。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它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领会文章所蕴涵的恩想感情,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感情朗读重在一个“情”字,在感情朗读中,教师要引领学生经历一个产生“感情”、蓄积“感情”、释放“感情”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李长之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一位著名的京派批评家,他在文艺批评上倡导“感情的批评主义”。并以“感情的型”作为衡量文艺作品艺术价值高低的标尺。他在文艺批评实践中以“感情的型”为标准,从人格与文格互释的角度解读鲁迅,超越了同时代人对鲁迅的评论。他从内容与形式糅合的角度解读中国绘画,从而证明了“感情的型”是一个具有深厚理论阐释力和普适性的艺术批评标准。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探讨音乐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验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感情,从欣赏者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体验的深浅这一角度出发进行论证,得出“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贵有情。情表现在:一、要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二、找准感情的突破口;三、掌握并运用表达感情的技巧。师范生如能在这三方面加以努力,就能摆脱语文教学中“无情”的不足,收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篇感情色彩很浓的课文。文本的教育价值在于如何理解父母关爱。文本的内在逻辑是基于儿童和成人的时间线索组织文字。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儿童认知规律,从认知发展逻辑寻求教学设计思路。否则,所设计的教学就会既落人俗套,又不适宜指导教学。基于这样的理解,可以做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中的严格要求和感情投入是相辅相承的,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才能使体育课有条不紊地进行,对学生的感情投入才会变成可能。适度的感情投入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快乐”和“快乐体育”这一宗旨。  相似文献   

12.
怎样才能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使自己无愧于“园丁”、“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呢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以心换心,从感情上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爱学生,这是一个老师最重要的品质。我国古代就有“亲其师,信其道”之说。北宋张载指出:“教之不受,强告而无益”。学生接受知识的多少,与他对老师的感情是成正比的,而学生对老师的感情,是建立在老师对学生充分理解、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的。陶行知先生恪守的信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我们教师应有的高尚品格。只要凭着一颗爱心,哪怕一个…  相似文献   

13.
本主要探讨音乐欣赏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其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从欣赏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体验的深浅这一角度出发进行论证,得出“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探讨音乐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其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从欣赏者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体验的深浅这一角度出发进行论证,得出“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基本感情源于人性,即人类的基本需要,其核心内容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何法律制度都必须以人类的基本感情为基础而不能与之背离。刑事立法的基础也只能是出自人心、合于人性的人类最基本的感情。真正的法治只能是人心之治、人性之治、人情之治,这就要求我们,在司法实践中如果严格按照法律的字面规定来办事与人类的基本感情发生冲突的时候,只能以人类基本感情为限度、为依据来理解解释法律,而不能作出明显违背人类基本感情的司法判决。唯其如此,法律才可能为老百姓所接受,才尽可能得到大家的遵守与拥护。因而,刑事司法的主线应当是“法融于情”,所谓的“法不容情”只不过是“恶法亦法”的诡辩。  相似文献   

16.
“人是感情动物”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判断,而反题“人不是感情的动物,而应该是理智的动物”则是一个价值判断。这一均能成立的矛盾命题的存在,恰好形成了考生作立意的“半径”,即给定了作的立意范围。  相似文献   

17.
在阅读教学中,朗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一些“朗读”误区。如何走出“朗读”的误区呢?一是恰当选择朗读的形式:二是加强朗读过程的指导,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三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8.
“鼓吹”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动词,既能表达贬义的感情色彩,又能表达非贬义的感情色彩,在现代汉语发展的不同阶段,“鼓吹”的感情色彩也在不断变化。本文主要通过对语料的分析,研究“鼓吹”感情色彩的历时演变,并从认知角度分析其感情色彩演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程秀丽 《教育现代化》2005,(11):107-107
狄德罗有一句名言:“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形式为文字,其内容不出感情两端。”《课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年级段的习作要求也都有“感情真实”的要求。因此,训练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挚的感情。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实施以来。“有感情地朗读”在课标中被列为“阅读教学”的第一条,这充分说明“有感情地朗读”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非常重要。任何一堂语文课,“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都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它已深植在每个语文老师的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