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艳梅 《语文天地》2011,(11):47-48
我们在教学中应如何指导学生"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呢?笔者认为要深入细致地品味、分析作品的语言,从品味语言途径来了解作者,分析作者的感  相似文献   

2.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形成。教师要在散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想像联想,产生情感体验;品味语言,获得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一门具有独特的情感特性和人文内涵的学科,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任何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淌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文字去体验这种情感,同时学会使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基于此,阅读教学应在品味语言、感受形象的同  相似文献   

4.
目前的古诗教学中,教师通常以自已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把自已的理解强加给学生,不重视学生对古诗词的个性化理解。学生没有独特的感受,因而不能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和领悟。新课标要求:"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这就要求老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要求学生结合自已过去的生活经验对古诗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在鉴赏过程中要注重感受、品味、领悟、体验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美国心理学家彼得.萨洛瓦里认为: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翻开学生所学的许多课文,不仅作品本身给予我们审美愉悦,而且还能教导人们如何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从而重新品味生活,加深爱憎,最终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外,更应该关注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在情感体验中优化学生人格,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黄昕 《广西教育》2010,(26):13-13,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对中外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7.
黄新 《中学文科》2006,(10):4-14
文学作品阅读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欣赏文学作品的具体要求:“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评价建议”中提出了对阅读文学作品的评价要求:“根据文学作品的形象性、抒情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语文在情感教育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量作品凝聚着作者的爱憎,深蕴着作者的感情。这些文章文质兼美,图文并茂,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淡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因此,语文学科自然成为情感教育的主要阵地。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思维、记忆等认识机能就会受到压抑、阻碍,无论何等抽象的思维,没有情感都不能进行。可见情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一、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加强情感教育(一)注重教师的感情体验传达。  相似文献   

9.
张继升 《山东教育》2005,(21):97-98
关于文学作品的欣赏,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情感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新大纲的规定是“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不仅是认知活动的,也是情感活动。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情感是推动师生双边活动的强大动力,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蒙爱华 《广西教育》2014,(21):47-48
初中作文教学应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心"的学习目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一、拓展语文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一)找到情感的切入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有利于学生与作者、作品进行情感交流的契合点,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引发学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语文语言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把作者之情、教师之情、学生之悟水乳交融地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3.
"合作学习"是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在音乐教学中,"合作学习"更具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无论是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对作品意境的认识,还是对作品形象的把握、对作品情感的体验,学生的合作、协调与配合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一、在合作学习中加深对音乐作品内容的理解音乐作品的语言是诗化的语音,随着歌曲旋律的变化、情感的起伏,给人们以荡气回肠之感。  相似文献   

14.
散文阅读教学是教导学生体认作者独特的情感。回归散文阅读教学的情感体验首先应从文本解读出作者的独特情感。比较阅读、介入作者资料、多种朗读方式品味生动富有情感的语言让学生充分体认作者复杂的情感。深层次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使散文阅读教学的情感体验有根可寻,一气呵成。  相似文献   

15.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是语文教师不断思索的命题.本文将从情境创设、语言品味、审美活动、文本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入手,阐述如何发掘作品的情感素材,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的深化,以期达成情意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一门具有独特的情感特性和人文内涵的学科。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任何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淌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文字去体验这种情感,同时学会使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而这正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实质。基于此,情感既是教学目标之一,又是教学手段之一,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中显示了其独特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传递人类文化、塑造人类心灵的艺术。作为语文教师应注重教学艺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鳃读文本,尤其是对文学作品中的美词、美句,更需要用美的眼光、美的情感去品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见,欣赏文学作品主要从三方面人手:语言品味、形象感染、情感熏陶。语言品味是文学欣赏的关键,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抓住一枝一叶的细节,挖掘其中的语言韵味,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呢?  相似文献   

18.
乙克连 《考试周刊》2012,(82):40-4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阅读是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的语言。”在语文试题中。阅读理解不仅占有很大比例,而且学生不易掌握。那么怎样让学生不仅对阅读理解感兴趣,而且做得正确呢?在阅读教学时,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能引导学生进行更广泛的阅读:阅读亲情、阅读社会、阅读人生,使其形成正确的情感体验,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陈雪芬 《教师》2011,(22):70-7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新课标大力提倡自主阅读、独立阅读、多元解读,强调:阅读教学不是学生单方面接受文本的意义,而是学生通过对话与文本、作者、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今天的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