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昆盛 《科教文汇》2013,(12):115-115,118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以主导意识、经济水平、家庭结构为主的家庭因素,以场地设施、师资力量为主的学校因素,以地域文化、体育开展状况为主的社会因素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郭赛女 《内江科技》2014,35(9):101-102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日益显示出重要的地位。文章以此为选题对鲁东大学学生冬季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索鲁东大学学生冬季体育锻炼的方式、行为特征及影响鲁东大学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提出了加速鲁东大学学生形成冬季体育锻炼习惯的对策,为鲁东大学冬季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陈立军 《内江科技》2011,32(11):159-160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上海同济中学高一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校高一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总体情况良好,对体育锻炼的态度积极主动,喜欢的体育项目比较多,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一般.以实物消费为主由于受功课学业的影响,学业压力成为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张洪凯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9):167-167,295
对影响东北地区高校大学生冬季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影响东北地区大学生冬季体育锻炼的原因有冬季独特的寒冷气候,缺少场地器材不足,学生学习压力大,缺少技术指导,缺少伙伴,活动经费少等。鉴于此,提出解决方法或建议,为培养学生冬季体育锻炼习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沈阳市部分高校在大学生进行有关体育锻炼现状和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具有积极的行为表现,但锻炼量不够充足,尤其是女生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方面较少;"学习任务重"、"缺乏兴趣"和"缺少锻炼伙伴"是影响学生参加课余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金昱 《内江科技》2009,30(3):161-161
为进一步了解高职学生体质状况、体育锻炼习惯及两者的相互关系,对本院不同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体育锻炼习惯存在较为明显的年级差异,35.5%的学生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特征,64.5%的学生不具备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特征。分别对这两部分学生的体质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具有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体质状况明显好于另一部分学生。  相似文献   

7.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本文通过调查法、文献法、逻辑法,对影响女大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仇法强 《内江科技》2010,31(3):154-155
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习惯的培养是实现高技体育目标和任务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方法以及统计分析法,对广东培正学院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及参与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培正学院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态度积极,男女生之间差异性显著;强身健体和交际需要为主要参与动机,社团活动和比赛时其参与态度影响较大;课外体育锻炼的项目选择男女生之间差异性显著;缺少场地器材、天气因素、课外体育锻炼组织不力以及缺乏正确的教师指导成为影响广东培正学院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朱爱民  姚学进 《科教文汇》2007,(12S):107-107,119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本文通过调查法、文献法、逻辑法,对影响女大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朱新虹 《内江科技》2013,34(5):200+162
本文对河南省鹿邑县高中学生锻炼行为的阶段性特点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完全不参加体育锻炼,有体育锻炼习惯者较少,大部分学生有时参加体育锻炼,但没有养成习惯。并对影响中学生体育锻炼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郑印渝 《内江科技》2011,32(7):42-4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以贵阳市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例,调查分析了西部贫困地区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时间与动机状况,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拥有良好的运动动机,但家庭经济基础、自身爱好、对体育认知水平和父母的支持等是限制和影响西部贫困地区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时间长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郭林 《科教文汇》2009,(13):37-37,46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陕西省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的动机、次数/周、项目、场所选择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陕西省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的目的明确,认知良好,影响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功课忙、运动场地的不足和运动器材的短缺。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达到强化学生的健康和健身意识,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3.
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4.
杨隽  李晓武  郭晓军 《中国科技信息》2011,(23):207+209-207,209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数理统计法等,就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动机,对南京市三所高等院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获得乐趣,增强自身吸引力,与同伴交流是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主要动机因素。  相似文献   

15.
学校、家庭、社区共同负有指导和强化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的责任和义务。长期以来,社会普遍认为指导和强化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的责任和工作应该由学校承担和实施,淡化了家庭和社区的作用,忽视了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联动性。通过本研究,探索建立一套三者之间共同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的联动机制,最终达到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指导和强化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们所承受压力越来越大。研究生作为高素质的人才,在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生理压力。为了让研究生拥有更健康的体魄本次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我校在校硕士研究生进行了有关体育锻炼现状和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具有积极的行为表现,但锻炼量不够充足,尤其是女生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方面较少;男生以运动量较大、对抗性较强的运动项目为主,女生则选择轻巧灵活、对抗性较弱以及室内的项目进行锻炼;大多数学生选择在校园内体育设施进行体育锻炼;男生的自主锻炼意识强于女生,女生参与体育锻炼有一定的依赖心理;"科研任务重,没有时间"、"缺乏毅力"和“无人组织或陪伴”是影响学生参加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高校医学生电脑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高校教育部门开展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某高校医学部部分在校生进行调查。结果:该校医学生中196人(34.2%)尚未购置电脑,172人(30.0%)的主要用途是看视频、追剧,84人(14.7%)的主要用途是网络游戏。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医学生每日电脑使用时间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家庭住址和每周体育锻炼次数。结论:高校教育部门应重点关注男生和来自城镇地区的学生电脑使用情况,可通过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或举办相关讲座,以帮助大学生合理调节电脑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8.
学校体育是项复杂而重要的内容,它涉及到诸多因素,其中体育教学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这就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大胆改革课堂教学,从而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  相似文献   

19.
体育锻炼讲究循序渐进,学生在假期中是否进行体育锻炼,则是学生体质稳步提高的前提保障。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循序渐进,少不了学校、社会及家庭三者的有机结合。相对于学生学校体育锻炼而言,作为社会和家庭的体育锻炼,它们的力度远远落后于前者。如何将学生的学校体育锻炼和假期体育锻炼相结合,合理组织学生进行假期体育活动,让学生把学校体育的快乐延伸到假期体育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技能,同时也为终身体育观的培养创造必要的条件,则是我们学校,体育老师,家长,学生必须关注的。  相似文献   

20.
乔晓维 《今日科苑》2010,(2):163-163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下降,体育锻炼行为受到不同因素度的影响和制约,这已是其影响学生体质的关键原因。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意识形态的改变、科技发展的负面作用、学生怕脏、怕累的观念、体育基础设施不足、体育锻炼养成及指导不规范不系统等都是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所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