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听雨     
江南多雨。雨,于我有不解之缘。耳畔潺潺的雨声,总使我浮想联翩:唐明皇入蜀地,于斜谷栈道,怅听那绵绵不绝的雨声,心伤贵妃,乃制《雨霖铃》曲以寄恨;南唐后主李煜羁拘他乡,哀听“帘外雨潺潺”,心悼故国,乃吊无限江山“流水落花春去也”;山水诗人孟浩然闲居  相似文献   

2.
湖怪     
百年墓地我甩下他,一个人朝妖湖骑去。“雨———天———当———心———湖———怪———”我们不是在唇读,是从背后传来的“尼斯湖怪”的恐吓声,不过,我连头也懒得回了。雨中有一个人发出了怪笑,不是湖怪,是我。我不是一个喜欢讥笑别人的人,我也知道,任何一个天才都会遭到世俗的讥笑,哥白尼还被人一把火活活烧死了呢!但问题是“尼斯湖怪”的理论实在是太幼稚了,听上去简直就像胡编的童话一样可笑。不是吗?“湖怪雨天一口气吃了九个男孩”,还说得有鼻子有眼,你看见了?再说,为什么不多不少正好是九个呢?多一个、少一个就…  相似文献   

3.
春天的心     
春天的心活在春天的人的身体里。 春天的心是活跃的,生气蓬勃的,充满了活着的力量。春天使人爱生活:看呀,桃花的骨朵,柳枝的嫩芽,牛毛似的小雨帘子般地挂着,一切多美。生活本身是可爱的呀。听呀,池水的潺潺像低唱一首甜蜜的恋歌,晨鸟的啾啾像喁喁的情话,远处的孩子们唱了:“青草生,花儿红,斜织细雨里,老牛驮着牧童……”  相似文献   

4.
人生的灯     
传说著名高僧———一灯大师藏有一盏“人生之灯”,灯内有一颗百年宝珠,晶莹剔透、光彩照人。得此灯者经珠光普照,便可超凡脱俗,超越自我,品性高洁,为世人所敬仰。有三位弟子跪拜求之,一灯大师听后哈哈大笑,他对三个弟子讲,世人可分三品:时常损人利己者,心中落满灰尘,眼中多有丑陋,此乃人中下品;偶尔损人利己者,心中稍有灰尘,恰如白壁微暇,不掩其辉,此乃人中中品;终身不损人利己,心如明镜,纯洁高尚,此乃人中上品。人心本是水晶之体,容不得半点尘埃,所谓的“人生之灯”就是一颗水晶的心。带着这个故事,回想我孩提时…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泓清泉。可是烦乱的生活噪音遮蔽了泉水声。当半夜突然醒来,你会从心灵深处隐约听到鸣声,那正是潺潺流动的泉水啊!”在我的日记中,我认真地写下了这一段话。它选自上海市语文S版教材中的一篇扩展阅读课文《听  相似文献   

6.
记忆里的雨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听着雨声“嘀哒、嘀哒”地响着,望着这迷人的雨景,我心中泛起了微微的涟漪。  相似文献   

7.
欣赏《雨说》 解读《雨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雨说》不是作者在说雨,而是雨自己在说,向孩子说。雨成了一个人,有了灵性。《雨说》是一篇雨的絮语,更是一曲春的赞歌。首先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干旱严冬的景象。田圃在严寒和干旱中,冷冻了,种子被禁锢;牧场在严寒和干旱中,枯黄了,牛羊无法放牧;鱼塘在严寒和干旱中,水越来越浅了,鱼儿已不能自由游动;小溪在严寒和干旱中,已听不见潺潺的流水声。四月,按农历算,应是阳春三月了,而冬寒不去,春温不来,不见雨的踪影,真是让人久等了啊!真是“群情尽望春”啊!真是“大旱之望云霓”啊!“久旱逢甘雨”,过去曾被称为人生…  相似文献   

8.
最近比较烦,比较烦。烦从何来,听我细细道来。本人乃一中学英语老师,同事们所谓的“假洋鬼子”是也。刚从师院毕业,初出茅庐,便想在教学中“小试牛刀”,一展身手。谁想,我的那些“入道”不久的弟子们受“之乎者也”“毒害”太深,对我的ABCD不愿“笑纳”,竟在课堂上掀起了“反洋运动”。表现如下:一、任尔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课堂气氛沉闷,我一人唱“独角戏”;二、知识巩固薄弱,恰似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今天学,明日忘;三、竟有“反洋先锋”课堂传条子曰:我们乃堂堂中华大男儿,为何要“崇洋媚外”?开学已两周有…  相似文献   

9.
我这个人     
我这个人,开朗活泼;我这个人,童心未泯;我这个人,好吃懒做;我这个人,羡慕别的女孩子的温柔、美丽;我这个人……开朗活泼的性格一直伴随着我,由于我心直口快,因而得罪了不少“仁人志士”,同学们给我起了个外号——“楚霸王”。开朗,活泼,常使我脑袋中的“恶作剧”细胞繁殖极快。上课了,班长大声喊“起立”,同学们“唰”地站起来,异口同声地说:“老师好!”N嗦突然,一个恶作剧闪现在的我脑海中。我趁机用脚勾走了前面同学的板凳,等老师说“请坐”时,前面的那位同学毫无防备,只听一声“巨响”,他坐上了“水泥板凳”,栽…  相似文献   

10.
父辈     
父亲这一代人大概是新中国最苦的一代了:长身体时遇到自然灾害;求学时上山下乡;子女深造时,又正好赶上大学自费……可每当我看见父亲,他的眼睛依然闪亮,他的腰杆依然挺直,他的话语依然是那么的幽默,显得沉稳、踏实、自信。是的,我崇拜我的父亲。当我躲在雨被下,耳贴着父亲的胸口,听“哗哗”的风雨声和父亲“砰砰”的心跳时,我崇拜他;当我看见生活条件有一定改善时,父亲却依然教导我们要勤俭节约时,我崇拜他;当我已步入青春的门槛,看见年过四十的父亲,还在孜孜不倦地攻读技术书籍时,我崇拜他。父辈实在是不容易的。他们能…  相似文献   

11.
静享寂寞     
不知缘自何时,喜欢一个人带上空白的心独坐于某个角落。拂去昔日愁云,辟一方亮丽天空,静享那份美丽的寂寞,思绪便会像那风筝,起伏于天地间。寂寞时,把琐事抛开,把心底的尘埃滤尽。听旷野的风扫落叶声;看朦朦胧胧的秋雨;读远方朋友的飞鸿,就有了一种“采菊东篱下,幽然见南山”的快意。寂寞时,倚在窗旁,悄悄地筑起梦幻的家园,放飞心情,一路欢歌笑语,飞到那世外的桃源;杨柳在堤畔绿成一片浓浓的诗情,窗前一弯月,门外一叶舟,流水潺潺,小鸟歌唱,秋虫呢喃,莹莹的月穿云而行,缕缕轻风唤小舟起航……  相似文献   

12.
我想静静地听雨,那是来自天堂的声音。 我想静静地听雨,听雨的柔和。一滴一滴,滴落在树叶上,草丛里,像一个音乐家,用古筝,弹出天籁之声。  相似文献   

13.
奶奶教平奇学算术,教得很耐心,平奇的记性又特别好,很快就把十位数以内的加法学会了。 那天姑妈带了平奇到李阿姨家。平奇进门后就用手指点着:“李阿姨、乃心姐姐、张叔叔,三个。嘿!你们有三个人。”李阿姨说:“咦,奇奇会数数了,真聪明!”平奇就过去拉了拉乃心姐姐说:“李阿姨说的,我聪明,你不聪明。” “哼!”乃心用鼻子哼了一声说:“才会数一二三,好简单喔。你会不会做加法呢?”  相似文献   

14.
五见彩虹     
今天早餐后,我们继续游大理,想不到竟然五次见到了彩虹。早上,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我们见下雨了都哑口无言,车厢里只有导游一个人讲解的声音:“云南十八怪,东边下雨西边晒;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我想:难道我的大理梦要在雨中泡汤了吗?可我们的车才走了三公里,雨就奇迹般地停了。我往车后边看去,只见公路两边一面电闪雷鸣,乌云翻滚;一面却艳阳洒辉、娇红醉脸。我看到被洗练得璀璨剔透的阳光突云破雾而来,山川显得格外清新耀眼。这时,车上也活跃了起来。我正在欣赏美景,不知谁喊了一声:“看,彩虹!”我连忙寻找起…  相似文献   

15.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声响的世界,小鸟的啼叫,蟋蟀的吟唱;公鸡的喔喔,母鸡的咯咯;风的呼啸,浪的澎湃;机器的轰鸣,音响的嘈杂;琅琅的书声.喃喃的呓语;浙渐沥沥的春雨声。哗啦哗啦的夏雨声。叮咚叮咚的秋雨声。滴哒滴哒的冬雨声;泉水的叮咚声,花开花落的缠绵声;时光的匆匆声,岁月的脚步声……你听过这些声音吗?有人用闲适的心情去听。听出了生命的美好与光彩;有人用想象的心灵去听,听出了古人的叱咤风云,听出了生命的真谛;有人用真挚的心情去听.听出了时环保的忧虑……让我们品读下面五篇美文.用“心”去听.定能从这些优美的文章中听出你想象不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场面描写是对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名著中的场面描写具有多种表达功能。 一、刻画人物形象★ 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都不敢近前……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慄。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一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正是: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 ——罗贯中《三国演义》 [简析]怒目横矛的英姿,三次“声如巨雷”的“大喝”,曹军诸将的“肝胆碎裂”、“自相践踏”,构成了杀气腾腾、富有神奇色彩的激战场面,从正反两面活灵活现地塑造了张飞这位虎  相似文献   

17.
我喜欢雨     
我一直喜欢雨,可却说不出为什么。听妈妈讲,我小时候,特别爱哭,爸爸常常打我。但是一天,我正在家中哭闹,天忽然变了,太阳不知躲到哪去了,乌云满天。刹那间,小雨从天上降了下来。我突然哭了,踩在椅子上,趴在窗口,细看小雨,倾听小雨的声:“嘀嗒,嘀嗒……”渐渐地,在这美妙的乐曲中我甜甜睡着了,睡得是那么香。于是,父母便将这美妙的乐曲下来,以后我再吵闹时,就放给我听这段“音乐”,这一还真灵!进了幼儿园,我常常着爷爷带我去雨中玩,爷爷抱着我,撑起一黑伞,在雨中慢步走。雨珠落在伞上,滴落地上。我看着一滴滴的莹…  相似文献   

18.
李爱华  张安成 《现代语文》2006,(11):110-110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选入了唐代柳宗元的诗作《渔翁》,其三四句为“烟销日出不见人,歙乃一声山水绿。”其中“歙乃”注为“ǎi nǎi,摇橹声”。过去“乃”字的读音常被人忽略,词典注音也不统一。我们的看法是应读“ǎr”。依据如下。  相似文献   

19.
风趣的爸爸     
我的爸爸整天嘻嘻哈哈,他在家里是一个“开心果”。如果我和妈妈遇到不开心的事,只要爸爸一出面,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阴天”变“晴天”。有一次,我的数学没考好,被妈妈罚了,我伤心得“呜呜”地哭个不休。恰巧爸爸下班回来,看见我哭,就说:“哎哟,今天外面是大晴天,屋里怎么下雨了,是不是房子漏水了,我得上楼去看看。”听了爸爸这一番话,我“扑口赤”一声破涕为笑了。爸爸又说;“我还没上去看呢,雨怎么就没了,停得还真快。”说得我大笑起来,把伤心丢在了脑后。爸爸经常这样帮助我化“悲”为喜,还帮助妈妈化不开心为…  相似文献   

20.
高山流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①。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②!”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③”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④,卒逢暴雨⑤,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⑥,更造崩山之音⑦。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⑧。伯牙乃合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