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红霞 《兰台世界》2012,(22):12-13
辜鸿铭是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的一位名士和中国文化史上的奇人,他精通9国语言,获得了国外的13个博士学位。然而他所生活的年代(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时期,当时中国面临的是民族兴亡的大问题,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就会诞生特殊的人群,辜鸿铭就是其中之一。辜鸿铭老先生具有强烈的爱国心,他特别崇尚中华文化,并斥责过西洋  相似文献   

2.
国学大师辜鸿铭在1898年将中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翻译成英语,他的译经活动打破了这一领域有史以来一直由西方传教士垄断的局面,开始了《论语》翻译的多元文化介入时代。在迄今为止60多个《论语》英译本中,辜鸿铭翻译的《论语》堪称"华人第一译本",在西方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一、辜鸿铭《论语》翻译的背景辜鸿铭翻译《论语》与他传奇式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文化观念有密切的关系。辜鸿铭称自己是"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这句颇具调侃意味的话倒是他一生  相似文献   

3.
在时人眼中,辜鸿铭有两种形象:在中国人眼里,他是保守主义者和国学大师;在外国人眼中,他则是哲人与东方文化的代表。可以说,辜鸿铭是一个毁誉参半的文化大师。  相似文献   

4.
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辜鸿铭的名字又浮出历史的地表。人们对这个文化怪杰有着浓厚的兴趣,当然,背后还有90年代以来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抬头的作用。不管怎么说,辜鸿铭在清末民初是一个有趣的人物。我对他基本的文化立场,如服膺古圣贤经训、尤笃信孔孟之学、以为中国唯君王专制最合国情等,持坚决的否定的态度。但对于辜鸿铭本人的嬉  相似文献   

6.
周怡  李帅 《国际新闻界》2012,(3):109-114
近期发现辜鸿铭与英租威海卫最高行政长官、汉学家骆克哈特部分英文信札(1884-1921),涉及到诸多学术问题的探讨以及未曾刊发的原始稿件,包括辜鸿铭与在华外文报刊的复杂关系以及有关新闻当事人的涉外案件,骆克哈特在当中扮演了推荐人与调停人的角色。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篇投往《字林西报》的《辜鸿铭六十寿辰讲演》中文底稿中,记载了辜鸿铭的生日,可以更正目前学界的不同说法。这些信札第一次面世,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客观介绍了辜鸿铭围绕翻译工作的一生,总结了其翻译的基本思想,并对辜鸿铭翻译作品中的部分代表作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窥探辜鸿铭的道德教育思想,如何以一种文明对话的方式,将中国人独有道德力量的产生、目的、价值等方面作了充分论述,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相似文献   

9.
《军事记者》2001,(9):46-46
一、填空:(略) 二、问答: 1.结合个人体会,谈谈写言论要经过哪些步骤﹖答:言论写作一般要经过下面几个步骤:第一,选题。一篇言论的产生,一般是作者在日常生活中,从耳闻目睹的某种现实情况(如新发生的事件、某些有倾向性的问题等)中,发现具有普遍性的批评、教育、劝导、激励意义的问题,然后把对问题的认识、看法和见解与群众普遍关心、与之息息相关的问题联系起来,从中发掘、提取“纯金”,即找到值得议论一番的焦点和中心论点。这一步往往是言论成败的关键。第二,定标题。在选好题的基础上,明白进一步写什么,针对何种现象,…  相似文献   

10.
言论在县级新闻中应有一席之地。认识不到位,言论这面旗帜就扬不起来。现在,县级广播电视台站不重视言论的情况较严重,有的把言论阵地当作雷池而不敢向前迈人半步,有的怕评不好,论不清而将其弃置一边,这是认识上的偏差之一。另一个认识上的偏差,是对言论缺乏正确的认识,言论具有两重性,一为褒扬,二为批评。把言论看成是“评坏不评好、评劣不评优”、“只贬不褒”的挑刺活,实质是把言论与批评性报道混为一谈,这是某些县级新闻单位长期不敢涉足言论园地的重要原因之一。认识上的第三个偏差,就是自以为有自知之明,认为写言论作品…  相似文献   

11.
楚楚 《湖北档案》2007,(4):40-43
曾以一袭破旧的马褂、一顶瓜皮小帽压着的长辫,以及关于缠足、纳妾等奇谈怪论闻名于世的中国近代史文化名人兼奇人辜鸿铭,字汤生,1857年出生在马来亚槟榔屿的一个华侨世家。他从小就接受西方教育,曾被一对英国夫妇收为义子。他13岁即赴欧洲求学,十余年中游学于英法德意诸国。  相似文献   

12.
《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会演说辞》之再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超在《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会演说辞》中,表现出一个知识分子的理性立场。他不仅回应了鲍士伟有关在中国建立公共图书馆的言论主张,还鲜明的阐述了独特的务实的图书馆学思想,今天听起来其意义之回声依然没有被历史的幕障所遮蔽,从中传播出来之梁启超的图书馆学思想仍可视为中国近代当代图书馆学的宝贵遗存。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报的言论包括企业报上的社论、评论、编者按、编后、杂文等。它们同一切报纸言论一样,具有新闻言论的共性特征。也总是及时地针对现实中的问题发表议论,具有言论的新闻性特征;所论及问题常常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行为,具有言论的政治性特征;所采用形式是就事论理的方式,具有言论的论理性特征等,然而,企业报毕竟不同于其他报纸,它的特殊性又决定了企业报言论的写作在一般言论共性的基础上具有自己较为突出的个性。 直接写职工关心、议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备忘     
非常言论去年在拍新歌的音乐电视片时遭遇了一场车祸,让我感到了生命的珍贵——女歌手陈琳5月15日至5月26日将驾车横穿山高路险的青藏高原我不怕批评 就怕误解凡牵涉商业经营的我一个字也不会写。——近日有宾馆请赵忠祥题词,笑容可掬的他一口回绝  相似文献   

15.
<正>清末民初的中国在政治上十分混乱,但在思想文化界却十分活跃。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如严复、胡适等,为寻找救国的出路而主张向西方学习,这是思想的主流。而另一些人如辜鸿铭等,则大力提倡和宣  相似文献   

16.
初识丁雪峰,你很难把他和他所获得的荣誉联系起来,身材清瘦,长相平常;言语不多,电话不少;既是领导,又是骨干,请示、请教、汇报,让他连安心接受采访的时间都没有.还好,年轻,作为80后的他应对自如.  相似文献   

17.
张晗 《青年记者》2012,(31):62-63
传播媒介对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是我们都承认的,只是很少有人把它与文明的兴衰挂上钩,而英尼斯把传播媒介与文明发展这一宏大的主题联系起来,试图告诉我们媒介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的"媒介与文化"的思想精髓深刻展示了世界文明兴衰中的一个关键原因——传播媒介。他认为:"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回首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我报在开展批评报道方面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先后有言论、通讯、消息三篇稿件在陕西省好新闻评选中分获一、二、三等奖。下面,谈谈自己对企业报如何开展批评报道的浅见。一、企业报开展批评报道的难度。批评报道对于身处企业的企业报来讲是难上加难。因为,他所批评的单位、人和事都在本企业,他们同报社以及编辑记者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被批评单位同是企业的中层机构,对报社工作有很多制约。被批评单位的主管厂级领导,同时也是报社的上级。因此,上  相似文献   

19.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没有言论的报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报纸,言论水平不高的报纸是档次不高的报纸。企业报由于规模、人员的限制,往往对言论稿件重视不够,或者把言论当作报纸的陪衬或者点缀,想起来了发几篇,想不起来扔一边,或者在言论的组织、撰写、编发上力度不大,没有长远的计划,没有规范的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报的质量和水平。《河南石油报》从全面提高报纸质量、报纸品位出发,把加强言论编发、提高言论档次当成一项追求,苦心经营报纸言论,在言论稿件的组织、撰写、编发,在言论作者的培养提高等各个环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我…  相似文献   

20.
批评报道是否属于正面宣传?如何看待批评报道在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中的必要性?我以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应该把批评报道是否属于正面宣传与以正面宣传为主时该不该重视批评报道分开;把批评报道的属性与批评报道的作用分开;把宣传报道分类与宣传报道艺术等人为因素分开。《正确的新闻批评也属于正面宣传》(见《新闻战线》1991年第4期)与《批评报道不能列入正面宣传》(同上)两文,从题目来看是对立的,但从内容上看,所引论点、论据却基本相同,只是各自作了不同的发挥。前者之所以得出那样的结论,问题就出在没有注意上述三个“分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