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周险峰、谭长富教授等合著的《教师流动问题研究》不久前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的研究主体成果。通览全书,该书对教师流动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视角独到,勇于创新。全书以教师流动问题为经,以理论研究、群体分析为纬,详细论述了教师流动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及研究的背景、历程、现状、趋势与意义,并以中小学女教师、骨干教师、民办学校教师、深圳代课教师为代表,从流动的背景、现状、影响因素、产生原因、解决对策等方面对不同教师群体的流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应该说,目前学术界对教师流动问题的研究很多。不同背景的研究者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  相似文献   

2.
在各个城郊结合部,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投身于基础教育事业,但没有正规的人事编制。他们不同于以往的代课教师,因为他们水平资质大都在其之上。为了同本校既有教师(正编教师)区别,有些地方把他们称作外聘教师。实质上,由于工作地点和时间极不稳定,他们不过是流动教师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3.
辛琳  苏琴 《教育探索》2012,(10):13-15
教师流动研究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深化期三个主要阶段,研究主要涉及教师流动内涵、教师流动现状、教师流动影响因素、教师流动障碍以及教师合理流动策略等方面。研究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也存在着基本概念模糊、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视角较狭隘等方面的缺失和不足。今后的研究应重视内涵界定、拓宽研究视野和丰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教师的无序、单向流动导致优质教师资源过于集中,不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政府应当对教师流动予以宏观调控,加强教育省级统筹,提高农村学校的吸引力,改革教师编制和人事管理制度,建立教师交流激励机制,以制度引导区域内教师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5.
城乡教师流动对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重庆和成都两地教师城乡流动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教师能正确认识城乡教师流动的意义.然而,由于相关制度缺失,教师对于参与城乡教师流动存在顾虑.进一步研究表明,不同区域、不同性别、不同学校和不同职称的教师群体在参与城乡教师流动的意愿上存在显著差异.城乡教师的合理、有序流动,既需要从正式制度层面确立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加强保障制度建设,又需要从非正式制度层面不断提升教师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6.
教师流动已是当今教育界的热点话题,但目前多数学者关注的是教师流动所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不良影响,而对教师流动与教师专业发展之关系的论述很少。文章将教师流动分为自主型流动、政策援助型流动和区域内走教型流动三种形式,并分析了应然层面上各类型教师流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厘清了实然层面上阻碍流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电脑》2011,(5):6-9
倘若评选中国最稳定的职业,首位是公务员的话,那么其次,大家就会想到教师了。在教师这个相对稳定的群体中,“流动”之策掀起了不小的震波。  相似文献   

8.
教师流动伦理是指在教师流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道德理念、道德法则、价值规范。教师流动伦理历经了政治伦理主导与经济伦理主导两个时期。当前教师流动存在着政策伦理缺失、主体道德病态、流动程序伦理偏差等困境。为实现教师流动的伦理转向,需要从教师流动政策、主体、程序等维度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9.
当前流动教师(特别是流入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师)的角色适应面临人际、政策乃至心理上的困境,造成了对教师流动理想效应的羁绊。究其原因在于,教师的专业情意、政策制度保障体系以及学校教师群体文化场域等层面还存在欠缺。因此,帮助流动教师更好地适应流入学校的教学工作,需要激发流动教师自身强烈的专业情感,健全政策制度保障体系,营造和谐包容的学校教师群体文化。  相似文献   

10.
教师流动制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的教师流动政策缺乏对"人"的关怀,过分彰显教师的群体性,消解其类特性和个体性。教师流动制需要在人学视野下构建,以满足教师的个体需要,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化成长,实现教师类主体的超越。  相似文献   

11.
刘旭 《中学教育》2010,(2):43-46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呈现出一种不合理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教师外部流失、教师内部流失以及教师流动纠纷。从教师自身进行剖析,试图在法律上通过制定教师工资标准、明确教师职业性质、规范聘任制度来保障中小学教师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2.
西北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呈现出频繁单一逆向流动、教师暂时性流动不多的特点,县域招考制度是教师流动的主要政策依据。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客观上为教师流动创造了条件,但县级教师分配和流动制度缺乏合理性与完备性,稳定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相关政策缺失,以及农村学校教师整体待遇偏低等是造成目前教师流动现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人口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近年来产生了因教育而流动的群体。但流动对学生学业能力的影响到底如何,人们的认识并不统一。本文在厘清流动儿童、留守儿童、随迁子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概念的基础上,根据流动的主要目的是否涉及教育,区分了主动教育流动群体与被动教育流动群体,并探究主动教育流动对学业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的数据可以发现,主动教育流动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业能力,相较于不同对照群体,提升效果在0.06至0.08个标准分之间;主动教育流动通过家长教育期望与家长参与对学业能力产生了直接与间接的影响;主动教育流动对不同户籍群体和不同流入地存在异质性作用。研究试图分离出流动效应中具有积极影响的部分,为流动正名,给不同背景家庭制定流动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教师流动更多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等重大议题保持紧密联系。而中国当前却面临着教师流动总体频率偏低、国际流动方向单一、国内流动渠道不畅、近亲繁殖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又带来了学术职业的无序竞争,从而影响学术职业的健康发展。全球范围内普遍缺乏有关大学教师流动规律的研究。本文结合一手调查数据,就中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流动的频率、路径和类型展开研究。研究发现:中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流动频率整体偏低;不同类型高校教师流动频率差异大;流动主要归为六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大背蒂下,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劳动力资源配置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而教师资源流动是教育领域内劳动力资源配置的问题。中小学教师资源的合理有序流动也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教师流动的不同概念入手,揭示了中小学教师无序流动的原因,提出了合理有序配置教师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大背景下,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劳动力资源配置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而教师资源流动是教育领域内劳动力资源配置的问题.中小学教师资源的合理有序流动也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教师流动的不同概念入手,揭示了中小学教师无序流动的原因,提出了合理有序配置教师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宁夏城乡义务教育教师一体化流动机制存在的问题为,教师参与度不够,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决策惩治力度不够,协调手段过于单调;教师个人经济资本和人际关系影响流动行为选择;教师流动意愿普遍偏低,选拔标准不合理;农村教师物质性收益较少,教师流动缺乏人文激励,农村教师培训问题严重。需要从决策,公平效率,选拔和激励四个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教师流动政策的合法性缺失及其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各地教师流动政策的实践,从政策合法性视角来看,教师流动政策存在政策执行主体权限不合法、政策内容合法性缺失、政策内容与《教师法》等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相违背、政策对象不认可等问题。合法性制约着有效性,也影响着政策价值选择的实现。在肯定教师流动政策合理性的前提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该通过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合理界定政策要素、完善政策内容、变"强制"为"引导""主动"、政策执行过程中积累有效性等途径重构教师流动政策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9.
教师流动制度是以形成合理有效的流动秩序为目标,以公正性为根本价值取向,要求各项子制度能够完善自身构建,共同作用于目标实现。当前教师流动制度的困境体现在:教师流动制度理念强制,制约着流动主体主动性的发挥和流动效果的达成;教师流动制度各项子制度还未能在具体领域内切实发挥作用;教师流动制度设置本身还未能真正起作用。摆脱这些困境,就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理念、构建合理有效的运行体系以及设置公平正义的制度。  相似文献   

20.
城乡教师合理流动,能有效解决城乡之间师资不均衡的问题。当下国内师资流动混乱,优势教师资源向城市集中,造成城乡教育差距越拉越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家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流动机制,流动环节未形成有效监督,以及教师路径依赖障碍的影响。城乡教师流动有效实施可以从明确教师身份、形成科学流动机制、建立监督问责机制以及完善流动保障制度四个方面入手,以保障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