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礼貌和得体是语言交际成功的原则和保障。本文从leech的礼貌原则入手,结合了语言使用的得体性要求,采用了英汉对比的办法,分析了英汉交际中的一些具体的语用失误,提出交际中要得体地使用礼貌语言的要求,为礼貌原则提供了补充和深化,同时也为成功的交际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2.
黄忠电 《科教文汇》2012,(17):119-120
随着国际间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在跨文化商务语境中如何得体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人们语言交际需要遵循的语用原则。本文论述了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以及它们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礼貌原则是语用学,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语用学的一个指导成功交际的重要原则。注重目的语与母语在礼貌原则上的不同之处,遵守目的语的礼貌原则,了解并掌握这两种语言、文化在思维方面的差异,避免语用失误,才能提高在不同语境中进行有效、得体的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礼貌原则是人仳顺利进行言语交际的基础,在不同的文化中表现出各自的特点。本文对英汉两种有代表性的礼貌原则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两种礼貌原则的差异及原因,从为有助于人们成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  相似文献   

5.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使用的会话方式、交际风格不同。即使在同一语境下,不同语言使用相同的言语方略可能导致截然相反的语用效果,产生语用失误现象,进而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这是由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社会各自相异的主导价值观、信仰或群体语用特征等因素所决定的。从礼貌原则在英汉交际过程中的应用这一视角,试图论述礼貌原则的内容、中西方对礼貌原则理解及运用的相异之处,以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规避语用迁移,达到有效交际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礼貌原则是每个社会和个体所广泛使用的交际手段,但是不同的文化赋予礼貌不同的内涵,所衍生的礼貌原则的内涵、方略及侧重点有所不同.这些差异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书哪里进行.简要回顾了中外学者对礼貌原则的研究过程,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比较中西方礼貌的差异,揭示出中西方礼貌原则及策略的差异在本质上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指出造成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交际双方没有获得文化认同.因而文化认同原则是促使跨文化交际成功的语用原则.  相似文献   

7.
陈昂 《科教文汇》2009,(4):239-239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人们语言交际中需要遵守的语用原则。合作原则可以使人们的言语交际顺利进行。礼貌原则则解释了人们为什么在说话的时候有时候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本文论述了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以及它们在人们言语交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浅谈英汉委婉语的相似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英汉委婉语进行对比,揭示出英汉委婉语在语用功能方面的相似性,都具有避讳、雅化、礼貌、掩饰功能。只有认知委婉语在不同背景、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方式,才能够调整好礼貌程度,从而把给对方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达到成功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9.
朱琳  张发祥 《科教文汇》2009,(28):273-274
通过收集真实的语料,对跨国公司内部中国员工所使用的英文电子邮件进行研究,以发现公司员工如何遵循得体准则,采用礼貌策略实现请求言语行为,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确保工作有效进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陆艳芳 《内江科技》2008,29(4):167-168
课堂是弥漫着言语的环境,实现英语课堂互动是英语课堂走向素质教育的唯一途径。在交际教学英语课堂情境下,师生互动存在着现实的困难,表现为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不高,成效也不显著,导致课堂互动成为一种形式。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试图运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即礼貌原则来指导课堂互动,帮助教师成功地引发和保持互动,提高互动质量;同时,因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性,在课堂情境中的礼貌语言和礼貌策略会对学生产生隐性的影响,使得学生提高礼貌意识,应遵循礼貌原则进行成功交际。  相似文献   

11.
霍晓磊  张弛  王欣  陶杰  王文娟 《科教文汇》2013,(28):67-67,69
通信原理是我院电子类专业本科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目前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型信息化装备的列装到位,如何结合新技术和新装备,探索出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成为通信原理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曹芳 《科教文汇》2014,(27):72-73
“电视原理”作为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在国内外各大院校已广泛开设。本教研论文从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并结合作者自身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信息素养课程目标体系的分析与确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群志 《情报科学》2006,24(4):561-565
运用泰勒(Tyler.R.W)原理和课程目标分类理论,对信息素养课程目标体系进行了分析与确定,目标来源确定为:信息学科、信息社会和信息人材三个方面。信息学科目标定位于信息知识与信息技术领域,信息社会目标定位于信息交流和信息问题解决领域,信息人材目标定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每一领域的子目标又分别由三个学习水平确定。从而完成了整个信息素养课程目标体系的分析与确定。  相似文献   

14.
余晓泓  詹夏颜 《资源科学》2018,40(1):185-194
巴黎气候大会再次明确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作为碳排放责任划分的基本原则。在现行以生产者原则为主流的碳排放责任核算体系具有缺陷的背景下,对中国主张排放权及发展权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聚焦学者们新提出的碳排放责任划分原则——“收益原则”,构建基于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戈什模型,以中国为主要研究对象,核算1995—2011年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及其他国家组的收益侧碳排放及收益侧碳排放转移。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内中国收益侧碳排放远小于直接碳排放,并且净进口的收益侧碳排放规模逐步扩大。俄罗斯、德国、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向中国净出口的收益侧碳排放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收益原则能够纠正生产者原则的部分偏差,建立以收益原则为基础的碳排放责任核算体系有利于建立更加公正和有效的碳减排方案,本文的研究为中国主张合理的碳排放责任划分原则和制定有效的碳减排政策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Research Policy》2019,48(8):103716
Crowdsourcing challenges are fast emerging as an effective tool for solving complex innovation problems. The main strength of the crowdsourcing model is that it brings together a large number of diverse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o focus on solving a problem. This openness, however, results in a large number of solutions that are not appropriate, and this inhibits organizations from leveraging the value of crowdsourcing efficiently and effectively. It is therefore essential to identify ways to increase the appropriateness of solutions generated in a crowdsourcing challenge. This paper takes a step towards that by exploring what motivates the crowd to participate in these challenges and how these motivations relate to solution appropriateness. Drawing on data from InnoCentive, one of the largest crowdsourcing platforms for innovation problems,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various types of motivation driving crowd members to participate were related in different ways to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solutions generated. In particular,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appropriateness whereas for learning and prosocial motivation the relationship was negativ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ocial motivation and appropriateness was not significant. The result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how to better design crowdsourcing challenges.  相似文献   

16.
任丹 《科教文汇》2013,(30):64-66
礼貌,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有关礼貌原则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主要停留在对其概念的援引、应用和验证上。本文将详细介绍礼貌原则的产生及其发展,简要探讨Leech的礼貌原则所存在的不足,并根据礼貌原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来说明礼貌的存在具有相对性。  相似文献   

17.
张玲 《科技通报》2011,27(4):474-478
探讨了压缩映射原理在求数列极限、判断矩阵可逆、求近似值、微分方程存在唯一解问题以及非线性方程求解方面的某些应用,阐明了压缩映射原理在数学各分支应用的灵活性和广泛性.  相似文献   

18.
跨文化交际中有许多潜在的障碍。从语用学的角度看.遵循礼貌原则是有效推进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然而,札貌原则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我们必须研究这些特点,才能使跨文化交际更好的进行。本文从比较中西文化对礼貌原则的评判标准和实施方略的不同入手,详细论述了中西文化中谦逊准别与赞同准则,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以及语境对执行礼貌原则的不同影响。阐述了礼貌原则对跨文化交际的指导意义。通过论述,在文章结尾得出结论.文化认同是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原则,是执行礼貌原则的前提。只有寻求文化认同,才能更好地利用礼貌原则为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服务。  相似文献   

19.
《数据结构》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基础课,也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习《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和《操作系统》等课程的先修课程。通过对《数据结构》课程考试方案的改革与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我校计算机本科专业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以后学习其它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玻尔和海森伯对量子力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以他们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做出的解释却引起了爱因斯坦等许多物理学家的长期争论。20世纪50至70年代,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开展过一系列批判哥本哈根学派量子力学诠释的活动,对玻尔的互补原理和海森伯的测不准原理进行了反复的批判。这种活动影响了人们对于这个学派量子力学思想的正确理解,不利于物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文章系统地考查了这种批判活动的历史过程,分析了进行这类活动的历史原因,讨论了批判的具体内容及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