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战线》第2期《读者论坛》登有一篇《“杀”出来的思索》,批评去年11月经济日报上一篇来信的题目《为奶奶买上衣苦杀我也》,说“杀”字用错了,应该用“煞”。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杀”和“煞”字通用。现代汉语词典举例说:“杀”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例:气杀、恨杀、笑杀人。因此,经济日报这则题目中的“杀”字没用错。该文作者的立意是好的,强调文章题目不要用错字、错词;  相似文献   

2.
去年11月16日,经济日报在二版《读者中来》专栏中,发表一篇来信,题目是《为奶奶买上衣苦杀我也》。这个“杀”字使我大吃一惊。“杀”字本该是这个“煞”。出此差错,是作者的水平低,还是编辑的疏忽?由此使我想起去生8月湖北一家晚报,在报道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再结伉俪之事时,消息题目赫然为《赵侠燕再结伉俪》。大名鼎鼎的  相似文献   

3.
去年11月16日,经济日报在二版《读者中来》专栏中,发表一篇来信,题目是《为奶奶买上衣苦杀我也》。这个“杀”字使我大吃一惊。“杀”字本该是这个“煞”。出此差错,是作者的水平低,还是编辑的疏忽?由此使我想起去生8月湖北一家晚报,在报道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再结伉俪之事时,消息题目赫然为《赵侠燕再结伉俪》。大名鼎鼎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怎么改名“赵侠燕”了?  相似文献   

4.
“莘莘学子”不等于“学子” “莘莘学子”严格说并不是成语,许多成语词典都没有收录。《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汉语大词典》等都只收录“莘莘”一词,然后举“莘莘学子”为例。  相似文献   

5.
“抓问题”是新闻报道中说得较多的词汇,新闻照片抓问题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要说明这个新闻专用词汇,首先得弄清“问题”两个字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对“问题”的释义, 有四层意思:1、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2、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3、关键、重要之点。4、事故或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首都各报均在显著报面开辟了“新闻速写”专栏。如《经济日报》的“现场速写”、《光明日报》的“新闻速写”等,《人民日报》虽未正式挂名,但也时常发一些这类新闻。新闻速写正以其短小精湛的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新闻实践者,以适应当代读者的新闻需求。“速写”本为绘画专业术语,《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说,速写是“绘画的一种方法”,指“一边观察对象,一边用简单的线条把它的主要特点迅速画出来”;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该所1978年编的《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作了较大修订,不仅增收了许多新词,而且对一些词的词义和用法作了改动。以下举报刊中常用的两组词“象”与“像”、“帐”与“账”为例作一说  相似文献   

8.
陈原说他从未编过词典;又说,他是词典的“接触家”,“接触”了一百多种大中小型词典、字典。这些工具书享誉文化界,影响了几代人,而陈原做的都是幕后工作——策划、组织工作。陈原关于词典活动的正式开始,缘于一场大批判。1974年3月,由姚文元发动、迟群布置,开始对内部发行的《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进行大批判活动,诬蔑这部词典是“封资修的大杂烩”,是“出版方面修正主义路线回潮的一个典型事例”。编写《现代汉语词典》是1955年10  相似文献   

9.
目前,商务印书馆在报纸上发广告《敬告读者》,“郑重声明:《新现代汉语词典》和《新编新华字典》所用的书名与我馆的《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类同,但并不是我馆的出版物,也不是受我馆和原编者委托编纂的我馆《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的换代新版本。”市上出现了书名雷同的词典、字典、希望读者们分辨清楚。  相似文献   

10.
内容,《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事物内部所含的实质或存在的情况”。内容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可摸可触的而不是虚无飘渺的。一篇新闻有内容,读者就有兴趣阅读、有兴趣剪贴、有兴趣传阅。反之,就会像笑话中所说的一样:“谁  相似文献   

11.
“图文并茂”不等于“图文并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文并茂”与“图文并重”虽只一字之差,其内涵却大不相同。“图文并茂”,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图画和文字都很丰富精美的意思;按照1999年版《辞海》的解释是图与文都“美盛”的意思。这两种解释可以用美丽、丰盛来概括,即有图片,有文字,形式美观,丰富多彩。“图文并重”一词目前尚未见到收入词典,但“并重”两字,《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不分等次,同等看待(2000年版改为“同等重视”)的意思。据此,“图文并重”可以解释为图片、文字不分等次,同等看待、同等重视。“美丽、丰盛”与“不分等次,同等看待、…  相似文献   

12.
抓“两点”爆“冷门”──谈谈怎样选择新闻报道点子湖北《襄阳报》韩书成有一位老新闻工作者说过这样一句话:“消息靠点子,通讯靠情节”。就是说一篇新闻报道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报道点子的选择。什么是新闻报道点子呢?点子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关...  相似文献   

13.
我特意找了国内权威的工具书——《辞海》、《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这些词典都说生物是进化的。这已经成为约定俗成,但它的定义就是错的,说“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从简单到复杂”。  相似文献   

14.
《采写编》今年第一期上《“垂手”怎得?》一文中认为“垂手可得”是“唾手可得”的误用,其实是作者搞错了。 翻开修订本《现代汉语词典》第200页,上面赫然有“垂手可得”一词条。其意为:“形容不费力气即可得到。也说垂手而  相似文献   

15.
黄鸿森 《传媒》2002,(2):49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简称“高考”,行用多年。这一简称,《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本)已列为条目,释文为:“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考试:参加~。”在此以前,商务印馆1990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补编)》已收此词,释文和1996年版相同。由此可知,“高考”这个简称的应用已有十多年的历史。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近三四年出现了另一简称:高招。下面是笔者读报时偶然记下的几则用例。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出版工作者,每次读图书清样时,总是抱着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就像年轻人做事要以德高望重的老者为楷模一般。遇到拿不准的字和词,只要查查《词典》,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时间长了,竟发现这位“老者”的言行举止并不那么规范,甚至有些“法”让人无所适从。以前常用“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或是“无错不成书”来安慰自己,心想等到再版时编者会把这些  相似文献   

17.
三年前我写过一篇同名的论文,就我们使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谈辞书编撰的规范性。后来因故未能参加第5届语文辞书研讨会,但是把论文发给了主持修订工作的诸位先生,希冀对《现代汉语词典》的修订尽一份绵薄之力。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出版后,我逐一研读核对,发现我在那篇论文中所提到的大多数问题在这一版词典中都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18.
上海辞书出版社一月告发海南出版社侵权。据称,海南出版社即将出版《新辞海》,正在全国征订。海南出版社前曾出版《新编新华字典》、《新现代汉语词典》,抄袭拼凑,加了一个“新”字,  相似文献   

19.
最近有幸获读安子介先生的巨著《解开汉字之谜》,此书原为英文写作的五厚册,三千二百四十四页;我所见到的是简缩本中文版,亦有一千一百三十六页之多,堪称为一部汉字研究方面的绝妙大书。笔者用“绝妙”两个字来形容这一巨著,那是因为安先生用了一类与传统文字学不同的新观念、新方法去研究现代常用汉字,对于近六千个汉字作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从而作出了大量的、与传统说解不同的、令人惊奇、赞叹的精妙的说解。例如“实验”一词中的“验”字,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给出了三条解释:①察看、考查的意思,如验货、验血、查验、考验、试验等。②产生预期效果的意思,如灵验、应验、屡试屡验等。③义为预期的效果,如效验。一一以上这些解释是很周详、准确的,但却没有跟这个具体的汉字“验”的形体构成联系起来。我们只能死记词典所给出的条文,要花许多力气。  相似文献   

20.
沈燕  林立 《编辑之友》1995,(6):51-53
关于《现代汉语词典》的再评论沈燕,林立【上海】编者按:本刊已经发过几篇对《现代汉语词典》的批评文章,这里再发两篇。对这样一本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汉语工具书的评论,其目的绝不只是就这本词典找些毛病──其实,这些毛病由于历史的或其他的原因也是难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