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翟青 《现代语文》2007,(3):74-7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探索和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只有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主动地去理解、去思考、去用心感受,才会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去做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研究性学习的开始,只有学生对某些事物产生了兴趣,才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去学习、去探索、去寻求,找到解开这些谜团的金钥匙。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地、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如何在教学中设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学习,是研究性学习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和保持一个人行为的强大的内部动力,同时,“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促使你去克服一切困难,去努力追求,去达到目的。”因而,体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非常强调对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怎样研究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玩的形式中学习、锻炼,在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中实现体育教学的课程目标,是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习兴趣。引导求知欲望。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思维的动力”。当学生对某件事物产生极大的兴趣时,好奇心就会驱使他们去模仿,去学习,去问个究竟。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这种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是来自生活实践,来自学生活动环境的影响。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激发关键是对所学教材是否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学生创造和求知的原动力,只要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不懈地去追求、去实践、去探索。因此,要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就必须顺应其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征,从转变学习态度、增进学习情感人手,循序渐进,导其志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热情,使其由机械、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英语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随之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去学习。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创建兴趣,既给学生创建“写”的兴趣,又给教师自己创建“教”的兴趣,让兴趣激发教师去“教”,让兴趣引导学生去“写”呢?  相似文献   

8.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养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顺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导其志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相似文献   

9.
黄华 《绥化学院学报》2003,23(3):139-141
一、激发兴趣——自主探究力量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努力去钻研;只有对望知产生了渴求,才会主动去探究。实践证明,兴趣是驱使小学生自主探究的力量源泉。因此,我们首先就应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来促使他们有效地进行学习,并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来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其主要途径是。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学生对作文产生内在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去探求,发挥聪明才智,进而提高写作水平。近几年来,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做为一名教师,他的创新,就是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一切方法、手段和设施,尽可能在去制造快乐,让学生们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快乐地去说,快乐地去想、去看、去做。本文就如何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扼要探讨.  相似文献   

12.
小学美术实行开放式教学是让学生把课堂变成快乐的场所,让学生去探究、去实践、去获得,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3.
彭洪涛 《江西教育》2001,(12):32-32
学习兴趣也叫认识兴趣,它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积极趋近的倾向。如果说:“勤奋出天才”的话,那么,“兴趣又是勤奋的动力。”当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话,他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而不会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否则,学生就可能只是形式地、勉强地去学习,此时,教师若不改进教学方法,不去关心学生,鼓励学生,必然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对数学学科产生厌倦情绪。如何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呢?现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从学生错误中进行引导。课堂教学中难免会碰到学生演板时不少的错误,如…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一种学习品质。青少年正处在兴趣的高峰时期,好动、好学、好模仿,对许多问题都感兴趣。兴趣的驱动,能给学生以学习的原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细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津津有味地去学习。努力创设情境,点燃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知识,是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呢?在以下几方面笔者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5.
在田径教学中,教学效果与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直接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提高田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一、运用兴趣引导使学生趋于和谐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如学生自身没有积极性,教师的作用就会降低。所以,只有运用好兴趣手段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才能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师要热情洋溢,兴致勃勃地上课。情绪是极有感染力的,教师自己不感兴趣就不可能使学生发生兴趣。其次,兴趣产生于“知”、“谜”,只有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才能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追求;兴趣来源于“知”、“谜”,在“知”、“谜”…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要想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除了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提升数学教师个人的素养外,以学生为本位的数学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来源,以下就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我对此的感悟。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进而展开思维和想像的翅膀去主动探索,获得新知。认知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最直接意识到的学习动机。教师的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使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去阅读,积极去思考,才会热爱阅读;相反,如果课外阅读没有兴趣,那它必然会成为一种乏味的、令人厌倦的、低效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陈清雅 《陕西教育》2007,(1):128-129
新改编的初中英语新教材具有更强的直观性、情境性、内容贴近实际生活,图文并茂,这对学生学习英语能产生很大兴趣.然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大程度上需要教师去激发、去培养,如果教师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照本宣科,就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终究会离他而去。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我在教学中着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喜欢英语,使其兴趣持久,  相似文献   

20.
兴趣即人们对事物喜爱的情绪。兴趣是成就人材的必要基石,是人们从事某件事通往成功大厦的跳板。人们只要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便会持之以恒地去学习,去钻研。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吸引其注意力、提高其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小学艺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艺术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注意培养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提高,在兴趣中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