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协整、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以产业结构和社会投资水平为控制变量,从金融效率和金融规模两个角度考察金融发展对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效率能够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但是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度小,而金融规模的扩大加剧了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目前安徽省的金融发展结构仍然有待改进,需要通过降低农村金融服务门槛,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等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
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一直以来被学术界广泛关注。本文采用1985-2016年汕头市金融经济发展状况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实证分析和阐述了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之间存在的动态关系,并得出了金融规模的扩大加大了汕头市城乡收入差距的结论。从金融角度出发,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建议,力争为制定地方经济政策提供研究依据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教育差距的协整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协整理论对我国1990~2004年间城乡收入差距与教育差距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教育差距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对协整关系的偏离需要较长时间予以修正,当期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前期城乡教育差距。  相似文献   

4.
利用197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广东省金融发展规模、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表明,金融规模的提高显著地缩小了城乡收入不平等,二者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但金融效率的改善却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这与农村金融改革滞后密切相关.解决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1978~ 2008年城乡收入差以及城乡恩格尔系数数据,分析二者之间的协整关系,发现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居民消费起抑制作用.同时,通过居民边际收入倾向发现,城乡收入的差别影响城乡间的消费结构,造成城乡消费结构断层,这将不利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影响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国内外相关文献,我们发现金融发展影响收入分配差距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即: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与收入差距;金融发展的降低贫困效应与收入差距;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效应与收入差距。本文按照此逻辑对这些研究作理论概述,以拓宽我们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7.
按照传统经济理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规模和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扩大。以往的研究往往只做了定性的研究,运用规范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二者进行了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劳动力流动规模和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估计出城乡收入差距对劳动力流动规模的弹性是0.0377。城乡收入差距是促成劳动力流动的格兰杰成因,但反之却不成立。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河北省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河北省城市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二者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并不存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也不是很显著.可以说,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应该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改革户籍制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9.
建立VAR模型对1992-2012年我国股票市场资本化率、周转率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模型进行了数据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股票市场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关系,其中股票市场的资本化率与收入差距呈正相关,而股票市场的周转率与收入差距呈负相关。这表明随着我国的股票市场的规模不断发展将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而通过不断提高股票市场资金流动性可以有效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在此基础上从股票市场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越来越多学者关注到在经济发展不平衡下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在对湖北省2000-2018年数据分析时,以城镇化、经济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为内生变量,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变量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后,发现变量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在格兰杰因果检验后得到城镇化进程是城乡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原因,城乡收入差距是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并在进一步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动态研究中发现,区域经济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而城镇化建设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从安徽省农村金融自身发展的现状出发,以农村金融发展涵义为基础,设计相应的指标,从农村规模、效率、农村经济增长以及城市化水平四个方面来衡量农村金融发展。采用VEC模型实证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所存在的潜在关系,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农村经济增长以及城市化水平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是较大的,而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却并不突出。为此,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减少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安徽省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利用我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通过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得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异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通过构造F统计量选择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分析了我国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从弹性角度分析,东部地区弹性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短期预测及长期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衡量的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经历了缩小与扩大的交替螺旋式的发展轨迹。ARMA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在短期内,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趋于缩小,但期间略有反复。基于时间序列的收敛性分析表明,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时间序列趋于收敛,即在长期内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缩小。  相似文献   

14.
陈秋锋 《惠州学院学报》2012,32(4):74-76,102
日益扩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章主要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分析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研究成果,认为:文献研究理论上的创新不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选择和测算方法还存在缺陷;忽视动态角度的研究;忽略地区、省区的研究,涉及家庭层面的微观数据比较少等等。  相似文献   

15.
农村改革的成功,使得20世纪80年代期间农民收入迅速增长,曾经一度缩小了城乡居民的差距。但90年代中期以后,农民收入增长开始乏力,而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相对迅猛,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而且速率加快。据有关测算结果显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决定收入总体差距的第一位因素,其贡献率在60%左右。所以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探索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其原因出发,重点分析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进程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非线性和阶段性,为了检验这种理论预期,运用我国2000-2012年省级门限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非线性效应。当城镇化水平低于34.77%时,城镇化的推进有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介于34.77%和53.49%之间时,城镇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程度有所降低;而超过53.49%水平,城镇化的推进则不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而此时城镇化的推进需要注重城镇化质量、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城乡户籍制度以及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改革,以此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河南省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日趋明显,已严重制约着河南经济协调及可持续发展。利用河南省13年的经济数据资料,研究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基本特征,并采用皮尔逊(Pearson)分析法,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比较劳动生产率、城乡收入比和城市化水平是影响转型的主要因素。根据影响因素特点,提出了加快河南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城镇化率逐渐提高,随之而来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研究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化效应非常重要。通过对河南省2005-2017年的数据进行整理,对人均GDP、城镇化率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及实证分析,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来与城镇化建立联系,剖析城镇化视角下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率的提高能够缩小城乡收入相对差距,且降低城乡收入绝对差距的扩大速度,从而对城乡收入差距起到积极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