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岳拳”,又名“岳家拳”或“岳家教”。传说,是宋代民族英雄岳飞传授下来的一种虎形拳。“岳拳”的特点是:集虎之威,取虎之式,刚柔相济,攻守兼备。在套路中,有一只虎、下山虎、落地虎、双飞虎、二虎斗、五虎落山等等。在  相似文献   

2.
虎鹤双形拳是岭南洪拳的著名套路,而它的对练套路更被珍为不传之秘。现在本人将它整理公开,使大家全面理解虎鹤双形拳。图中甲方穿白衣者为本人,乙方穿黑衣者为陈志明。  相似文献   

3.
十大真形是心意六合拳的典型之作,是取龙、虎、鹰、鹞、燕、猴、马、蛇、猫、鸡十种动物的灵性与本能,象其形而取其意,立法为拳。重在取其内在的劲意,万不可取其外行而成拳,如是那心意六合拳的十大真形的真字内涵全失。《水氏家传武术谱》日:拳有十大真形,龙、虎、鹰、鹞、燕、猴、马、蛇、猫、鸡。说法:龙有搜骨之法,虎有纵  相似文献   

4.
八极拳功法修炼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清海 《武当》2007,(12):32-33
本文所议八极拳功法系列,乃原南京国术馆教练魏鸿恩老先生所传,亦为八极拳人之秘笈。八极拳,原名为"巴子拳"(见金一明著《五当拳术秘诀》,一七《拳术总论》)。所谓"巴子"一词,在巴语中乃老虎之意。即"虎拳"【愚生刚至秦皇岛时,尚有称八极拳为虎拳者。据传,清代有一大内张姓八极拳高手(张四成)即为川人;另外从八极拳基础"金刚八势"之"虎跳"步形看来,也酷似巴人(土家人)集体舞中领舞者之步伐。】  相似文献   

5.
虎鹤双形拳     
虎,以勇猛刚烈而闻名;鹤,又灵巧轻盈为其特长。虎鹤双形拳是模仿虎鹤之动作及其特长的一种拳。它是广东南拳五大流派中洪家源中的一种,目前,此拳不但在全国广泛传播,而且不少海外武术爱好者也对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武术团到国外访问中表演的南拳,被外国人誉为防身健体,内壮外强的一种  相似文献   

6.
佛山少林派     
提起佛山,我们立刻会想到黄飞鸿,想到黄飞鸿的踢遍天下的无影脚,想到工字伏虎拳、铁线拳、虎鹤双形拳。  相似文献   

7.
所谓跆拳道,跆(TAE),意为以脚踢、摔撞;拳(KWON),以拳头打击;道(DO),是一种艺术方法。跆拳道是一种利用拳和脚的艺术方法。它是以脚法为主的功夫,其脚法占70%。跆拳道的套路共有24套;另外还有兵器、擒拿、摔锁、对拆自卫术及10余种基本功夫。跆拳道是经过东亚文化发展的一项朝鲜武术,以东方心灵为土壤,承继长久传统,以"始于礼,终于礼"的武道精神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形意拳虎形     
张世杰 《精武》2007,(6):26-27
形意拳在五行拳之外,还有十二形的套路拳及杂式捶等适合于表演和技击的打法。我所写的虎形就是其中一套,它是由李存义老先生所传。尚云祥和傅剑秋这两支的传人所练基本差不多,其练法动作较复杂,式子比山西、河北派所练的多,不单单是虎扑和虎撑两个动作。老虎是森林之王,非常威猛,扑食之劲霸道之极,尾巴打扫之力可将人或一般的动物扫个跟头或打昏。古书曾写过,虎有一扑、二掀、三剪尾(摆尾)之功。虎扑之凶猛,可将任何被食动物扑倒,使其无反抗能力。如果扑击落空,随后便用后腿或胯的掀撞;掀再未果,虎便用摆尾之法扫打,将被食者打倒击昏。老虎剪尾之力可将树杈击断,何况人怎能接得住。另外,虎之跳跃速度和距离也比其它动物强出很多。我们所练的虎形就是根据它的生活习性,扑食之规律编排的套路。  相似文献   

9.
“十大形”是戴氏心意拳的基本拳法。内容是“龙、虎、蛇、猴、马、鹰、燕、鹞、鸡、熊”,是模仿动物搏斗动作,取其锐击之意创编而成。十大形如同五行拳,也是单练拳势;左、右势式。同是母型拳法,依附母型还有诸多子型拳势。所不同的是,五行拳是遵循自然规律产生内在的变化;十大形是“像形取意”呈外沿  相似文献   

10.
跆拳道(Taekwon-Do)起源于朝鲜半岛,已有千年历史,原称"花郎道"或"唐手道",近代定名"跆拳道",是以脚踢为主,手脚并用的一项竞技运动。"跆"意为用脚踩、踏、踢,"拳"即用拳击打,"道"指道理、道德、修养;运动员身穿白色跆拳道道服,腰系代表不同段位的腰带进行比赛或训练;比赛时按  相似文献   

11.
跆拳道是新兴的竞技体育项目和时尚的健身方式,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跆拳道俱乐部应运而生。北京市跆拳道俱乐部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无论是团体会员还是个人会员在全国都趋于前列,发展状况呈现多元化趋势,俱乐部经营范围、手段、消费群体已趋于稳定,青少年成为参加业余训练或学习的主力军。虽然发展趋势良好,但是在管理上还存在不足之处,相关政策法规滞后,没有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因此,应加强行业管理,采取科学的发展策略,培养出更多的金牌选手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2.
庞俊鹏  彭国华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5):520-521,524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文化学的角度对跆拳道的文化结构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研究。结果指出:跆拳道不同美的体现是跆拳道文化的本质,提升了人的感性认识;跆拳道的礼仪规范、竞赛规则、传授方式、政策法规代表制度层次,是跆拳道的文化内涵;跆拳道的精神是跆拳道文化的灵魂,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净化了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金真永  马德云  金惠京 《精武》2013,(18):89-90
本文首先简述了跆拳道起源的历史背景以及发展历程,进而阐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众传播媒体为跆拳道做出的大量宣传.推广工作,及其对跆拳道在国内、外地位的不断提升所发挥的作用,并分析了跆拳道在韩国民众心中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整理近40年来传播媒介报道宣传跆拳道的有关资料,并结合有关社会现象,讨论对如何利用大众传媒宣传跆拳道,促进跆拳道运动在韩国进一步发展,及如何使其更加国际化。  相似文献   

14.
苏建波 《体育科技》2010,31(4):26-30
采用文献资料、访问、逻辑分析,对武术爱好者和学生进行随机调查。从跆拳道礼仪和中华武术的武德教育之间的道德礼仪动作、宣传力度、场地设施等方面。跆拳道推崇"礼始礼终"的尚武精神。其宗旨是"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挠"。跆拳道给人们留下的较深印象是,跆拳道练习者始终是在的场合行礼鞠躬,这是因为跆拳道练习者始终把"礼"作为训练内容,强调"礼始礼终"。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学习武术过程中及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为目的。在当今的武术训练中,武术只留下一抱拳礼仪。中华武术先要有武德才能让武术立于不败之地,发扬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冲破单一狭隘的道德意识,构成了中华武术尚武崇德的民族精神。通过对跆拳道礼仪和中华武术的武德教育的对比揭示了学习武术武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更好的发扬中华武术武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随着跆拳道项目近几年的发展,小学生已然成为主题,人们通过跆拳道的练习来增强身体素质,磨炼意志,以达到良好的身体素质。本研究采用跆拳道的练习作为干预手段来了解跆拳道锻炼对小学生速度素质造成的影响,为小学开展跆拳道课程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把实验样本分为两个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每个组实验前后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参数,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参数的比较得出预期结果,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通过跆拳道练习后小学生50m跑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统计学分析分别呈显著性差异(p0.05)和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6.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把运动员踝及足部、小腿部分、膝关节部分、大腿等部位在跆拳道项目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跆拳道项目的规律和特点,对于跆拳道训练中或者比赛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从生理特点、各部分病因以及损伤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理有效的恢复性练习方法。指导教练员及时采取各种措施,合理安排损伤后的训练,加速运动员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现代竞技武术套路与跆拳道品势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武术和跆拳道两者有很深的渊源,一直以来人们都将两者比较和作为研究对象。本文试图通过对跆拳道中的品势和中国竞技武术套路的概况、技术特点、价值取向、礼仪礼节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发现二者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些相同和不同点一方面体现了各自的独特性,从另一方面也为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和武术向世界推广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增长、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发展,合肥市跆拳道道馆、俱乐部不断兴建,参加健身的人数愈发增多。这不仅有益于合肥市健身活动的开展,并且对合肥市的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合肥市大众跆拳道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重点探讨合肥市大众跆拳道运动当前在教练员基本特征、学员基本特征、经营者基本特征等方面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科学、规范、合理的对策和建议,以推动合肥市大众跆拳道市场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代哲学“身体”的转向,尼采宣称:“一切从身体开始”,梅洛·庞蒂提出:“世界的问题,可以始于身体的问题”.这一西方后现代主义“身体哲学”转向不仅是对西方传统的思辨哲学的根本纠拔,亦为我们真正切入东方古代哲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因此,重新回归“身体”,思索身体自身的直接的“表现”维度业已成为超越形而上学传统的一条可行途径.体育运动是身体的直接表达形式,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身体哲学视角对跆拳道运动的审美进行相关研究,从作为表达主体的身体、作为展现场所的身体、作为哲学本体的身体三个向度认识跆拳道的身体镜像,可以了解个体,更能直接面对我们的身体.身体哲学丰富的内涵是跆拳道在品势、腿法、礼仪等方面进行审美的前提,跆拳道运动中的主要审美元素诠释着身体哲学并丰富其内容,跆拳道文化精益求精的审美观点促进着身体哲学的发展.跆拳道最终要回归身体,身体才是跆拳道发展的终点.因此,身体哲学引导着跆拳道文化的审美,赋予其丰富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跆拳道这一新兴的运动项目及健身方式备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有效推动了跆拳道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跆拳道兴趣班的教学以品势、腿法等传统跆拳道内容进行开展,较好的吸引了小学生的参与。文章通过对北京西城区小学生参加跆拳道兴趣班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分析,对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可以为跆拳道兴趣班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整理,以便为跆拳道兴趣班的教学和训练打开思路,从而达到促进跆拳道兴趣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