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同学们的说话和作文中,常常看到这样一类句子:“请你等一等,我劳完动和你一同回家.”“我学完习就同你去打球.”“昨天我游了两个钟头的泳.”“他工起作来很积极.”“李老师吗?他出了发.”“为了这件事,我们讨了三次论.”“怎么?你头痛?一定是感了冒了.”“解放后,他一家人都有工有作了.”这类句子有一个共同的语病,就是把一个完整的词分开来用了,应诊断为“词儿分家”病.“劳动”、“学习”、“工作”、“讨论”、“游泳”、“出发”、“感冒”等等,它们本身是一个词,表示一种事物或一种动作,把它们拆开来使用,不但  相似文献   

2.
我接任初一级班主任时,有一股热情,决心把工作搞好.谁知一上课,课堂乱哄哄.班里有个全校有名的绰号叫“管不了”的学生,上课时做怪动作,带头起哄.他还和几个同学议论我,说我没有“料”,是“妹子”.我很恼火,很想抓他的“辫子”,整他一顿,杀一警百,看你是“管得了”还是“管不了”.一次他上课打架,我可抓到“辫子”了,新老帐一齐算,严厉地批评了他.没想到,他却和我顶起牛来.一次他又用石头把一个同学的额头打破,我硬把他拉到办公室当众训斥,并吓唬说:“你是一个附读生,再不改,叫你回家.”谁知不到一个星期,他又和同学打起架来.事实证明,靠压服,不仅不能解决矛盾,反而使自己陷于被动.我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要人家服,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压服的结果总是压而不服”的教导.我想,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怎能这样简单粗暴对待学生呢?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作为教师必须以无产阶级感情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无产阶级的红色后代.于是我在班里主动地检查了自己的缺点,和学生一起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批判“四人邦”煽动无政府主义、破坏师生关系的罪行,划清了“师道尊严”与“严格管理”的界限,使学生了解“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  相似文献   

3.
兰子 《良师》2003,(12)
“最大公约数”昂首阔步在数学大街上走着,他十分自豪,以为自己是“最大的”,尽管身旁有群自然数大院的老朋友,可是他仍旁若无人。众人见他一个人单独,十分奇怪。最小公倍数上前打招呼:“老弟,你单独行动会失去你的意义的!”“最大公约数”一看管闲事的是“最小公倍数”,已先有几分不悦,爱理不理地说:“难道你要限制我的自由么?”“老弟,不是我要限制你自由,”“最小公倍数”连忙解释,“因为离开了别人,你就不……”“最小公倍数”话还没有说完,“最大公约数”愤怒地打断了他的话:“谁是你的老弟?你这最小的竟然称我最大…  相似文献   

4.
有一天,一个勇士来到了著名的白隐禅师面前。“你是一个著名和了不起的禅师”他说,“所以我要你告诉我真的有天堂和地狱吗?他们真的存在吗?”“你是做什么的?”禅师问。“我是一个勇士”他答。禅师没有半点的迟疑回答道,“什么,就像你这样一个丑陋的人,愚笨的人,也能够成为一个勇士?真的令人感到惊奇啊!”  相似文献   

5.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6.
菁灵姐姐:你好!我是一个热心的女孩,很乐意帮助别人。可事与愿违,我帮助别人,有人说我是讨好他;我不帮助别人,又有人说我缺心眼小气;甚至还有人在背后说我坏话,完全不顾我的感受。每当这时,我觉得特委屈。我该怎样被别人理解?万淑琴你是一个热心、乐意帮助他人的人,非常好。这是做人做事的一个优秀品格,希望你保持下去,发扬光大。你谈到的“事与愿违”、“好心”得不到“好评”,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按理说,“助人是一件好事,为何却引来反感与非议呢?不知你是否想过,他真的有困难吗?他有困难自己可以解决吗?他有困难真的欢迎我去帮他解…  相似文献   

7.
邀请一位教育专家来学校讲学.我和同仁们听得如痴如醉.好的讲座人就像摸着你的脉在讲,你需要什么,他就呈上了什么;甚至他还善于挖掘你的“潜需求”,你一时无力提出的问题,他替你讲出来,并且,他还能将一个妥帖的解决方案和盘托给你,顿时让你觉得自己丰饶极了、强大极了.从这样的讲座现场走出去,你觉得自己换了个人.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矿业大学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若爱一个男生,请你让他去采矿工程系;你若恨一个男生,还是让他去采矿工程系。的确,若想“折磨”一个男生,把他扔到“男子军团”的采矿工程系,一定有一种“报复”之后的快感。但是,你也必须得接受这样的现实,他经过中国第一、世界领先的采矿工程专业4年的冶炼和修行后,会变得更加成熟稳健,而且博学多才。  相似文献   

9.
“可怜的小利比,我的好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这是小珊迪临死前对“我”所说的一段话中的最后一句.廖建华老师曾就此在《小学教学参考》1998年7、8期合刊上发表了题为《是“他”不是“你”》的文章.文章说既然小珊迪此时说话的对象由“我”转向了小利比,就应当把“你”改为“他”.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因为这里用“你”不用“他”,并非如廖老师所以为的“人称混乱”.  相似文献   

10.
一个孩子摔了一交,哭了.你要他不哭,他不听.你说:“小猫在笑你呢!”他可能不哭了.一个孩子没做完作业就来看电视,你赶他走,他不一定听.你如果给他说一个《小猫钓鱼》的故事,他就会高高兴兴地做作业去了.我认为,这就是儿童化教育的威力.  相似文献   

11.
“老师,他说他喜欢我!”“啊!是吗?……有人喜欢不好吗?”“老师,不是那个意思,是那个意思……”“到底哪个意思?无论什么意思,我认为有人喜欢总比没人喜欢好,难道你希望没人喜欢你吗?我倒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我,themorethebest.”“老师,可是,可是,……我又不喜欢他。”“你看你看,你不喜欢的人都喜欢你,你喜欢的人肯定会更喜欢你这么多人喜欢你,难道你不高兴吗这说明你是一个多么出色的好学生啊!老师也喜欢出色的学生!”满脸泪痕的她开始破涕为笑了。“可是,他还说因为喜欢我而无心学习。”“这可不太好。但你烦恼什…  相似文献   

12.
我的同学肖洒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胖子。你瞧,圆圆的脸,圆圆的身子。走起路来一摔一摆的.鼻梁上还架着一副金边眼镜。颇有“学者风范”。他是我们班的团支书,平日里可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哪位同学有困难.他抢着帮助.哪位同学不舒服。他总是嘘寒问暖.凡是能管的他都管。我们私底下叫他“雷锋部长”。然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肖洒教我打蓝球的事。  相似文献   

13.
在说话或写文章的时候,同学们常用到“自己”和“我”这两个词。你是否以为“自己”和“我”是一回事呢?如果你有这种认识,就不对了。为什么呢?请看下面的几个例子,你就会明白了。1.他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代指他)2.邓小平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党和人民。(代指邓小平)3.你把自己的课本都忘在学校了。(代指你)4.西湖啊,你真会打扮自己啊!(代指西湖)5.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代指我们)6.会写错自己名字的人是很少的。(代指所有的人)上面6个句子中的“自己”都不是指“我”,而是分别指“他、邓小平、你、西湖、我们、所有人”。仔细琢(zuó)…  相似文献   

14.
一位软件公司的老总在接受一个大学生面试时,拿出了一个魔方说:“请你把它弄成六面六种颜色。你看着,我来示范一遍。”不一会儿,魔方就呈现出六面六种颜色。“看到了吧,你也来一遍。”看到大学生面露难色,这位老总说:“你可以拿回去考虑,我可以等到周五。”大学生走后,站在一旁的朋友问这位老总:“这对你选拔人才有什么帮助吗?”这位老总自信地说:“我可以据此为他们安排合适的职务。”“你有什么奥秘吗?”“很简单,如果他周三前就可以拿回来,说明他请教了别人,他很有人缘,可以胜任客户服务部的工作;如果他当天就可以把魔方拿回来,说明他非…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在中小学呆久了,“夸奖”便会被练就成一项坚实的基本功。因为普教界普遍迷信“夸奖”乃是促使学生健康向上的“利器”,以至于“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句话已成了流行于中小学的一句名言。有位叫卢勤的儿童教育专家更是将教师对学生的褒贬与学生成长之间的关系阐释得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般顺理成章:“打开孩子的心灵有个秘决,当你说他棒的时候,他就棒给你看;当你说他笨的时候,他就笨给你看!”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的芝加哥市,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警察在街头抓到一个喝得醉如烂泥的酒鬼,问他叫什么名字。他醉醺醺地回答:“我叫酒鬼。”警察怒喝道:“我知道你是酒鬼!我是问你叫什么名字?”那醉汉也不示弱,嚷道:“我不是告诉你我叫酒鬼吗?”警察半信半疑地查他的身份证,他的名字果然叫“托帕”(Toper)。原来人名Toper(托帕)与单词toper(词义是“醉汉、酒鬼”)的发言和拼写正好一样,只是大小写不一样。大写Toper和小写toper使对话产生歧义。请看他们的英文对话:警察:W hat’s your nam e?醉汉:I’m Toper.警察:I know you are a toper.B ut …  相似文献   

17.
我有一个“书虫”老爸。在我们家的一面墙上。有一个“藏宝地”。那就是老爸放他那些“宝贝书”的壁柜了。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老爸只要一出门。或是下班回家的时候,就要买书。有一次,当妈妈看到爸爸又带回了本新杂志时。她开始唠叨起来:“哎!你说你成天买书往家拿.也没见你在哪儿发表过几篇文章。如果你还要买书的话,必须在一个月之内赚100元钱稿费。否则的话,不但不让你买书.而且要把你所有的书卖给收废品的!”可也就怪了,  相似文献   

18.
杰克有一个爱钱如命的朋友,有进无出,从不给人一点东西。一天,他同朋友们在河边走着,突然滑进河里了。朋友们都跑过去救他,其中有一个人跪在地上,伸出手并大声喊道:“把你的手给我,我拉你上来。”可是吝啬鬼宁愿给水淹得两眼发白,就是不肯将手伸出来。这时,杰克走过来喊道:“拿  相似文献   

19.
在一次轻松的聚会上,一位很有名气的青年经济学家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这故事是他给EMBA学员上课时列举的有关“撮合”的基本训练的例子:在美国乡村,住着一个老头儿,他有个儿子,儿子和他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儿,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儿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儿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儿想了又想,终于被让儿子当“…  相似文献   

20.
前段时间,我到一家美发连锁店洗头,碰到我9年前的学生章恒,他在那里做理发师,看见他,我不禁想起9年前的往事。 那年我刚调进五中,接手一个全校最“烂”的班,其中有一位学生叫章恒,是班上“金刚”人物之首,原任班主任告诉我,一定要先给他一个下马威,先训他一顿,把他的老底都揭出来,他就不敢欺负你了。然而还没来得及思考这番话,在第一天就职演说时,我的演讲就因他被迫中断了好几次。我喝道:“你给我站起来!”他却挑衅地说:“我不站,你又能怎样?”班上有几个学生在坏笑,有一个还向他竖起大拇指,就职演说就这样在尴尬中草草收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