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鲁镇永远是过新年”,“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情是祭祀”。  相似文献   

2.
一提到过年,许多北方人想到的都是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饺子是北方人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俗话说:"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在北方,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全家老小一起包饺子。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的一种特有的方式。饺子的谐音"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过春节吃饺子意味着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  相似文献   

3.
孩子和雁     
正在北方广袤的大地上,三月像毛头毛脚的小伙子,行色匆匆地奔过去了。几乎没带走任何东西,也几乎没留下显明的足迹。北方的三月总是这样,仿佛是为躲避某种纠缠而来,仿佛是为摆脱被牵挂的情愫而去,仿佛故意不给人留下印象。这使人联想到徐志摩的诗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北方的三月,天空上一向没有干净的云彩;北方的三月,"衣袖"一挥,西南风逐着西北风。然而大地还是一派融冰残雪处处覆盖的肃杀景象……  相似文献   

4.
北方的春天     
北方的春天是踏着慢四的节拍,一步一步渐渐走来的。它不像急性子的南方,一夜间催开满树的蓓蕾,染绿江水河川。北方的春天是一位含蓄矜持的姑娘,喜描善绘的手藏在忽隐忽现的三月的风里……北方的初春,颜色浅浅的。偶尔墙角处冒出一两点绿意,枝头蓦然绽出两三朵小花,也是舒舒淡淡的并不怎样浓烈,就像抽象派画家随心留下的几笔舒淡的写意。可这随意却别具匠心,三笔两点便勾勒出一个季节盎然的生机与活力!几阵绵绵细雨,洗净了天幕沉积一冬的阴郁。天瓦蓝瓦蓝的,像在澄澈的海水里漂洗过一般;庸肿的云朵也脱去了灰色的棉衣,换上轻柔洁白的纱裙,与…  相似文献   

5.
<正>人们历来喜欢把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称作"桃李",把老师教育、培养的众多学生称作"桃李满天下"。为什么要把学生称为"桃李"呢?有这么一则故事:春秋时,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时,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的人,后来因得罪了魏文侯,独自跑到北方去了。在北方,  相似文献   

6.
我拿着手中的钱,站在梧桐树下,望着远方,静静地思考。一阵冷风袭来,我捂紧了棉袄,看着这一片冰得透彻的大地,渐渐幻出了一个人影。北方的冬天,零下几度的日子里每每都传来一阵阵吆喝:"卖糖人儿,卖糖人儿,刚出炉的糖人儿!"每次看见他清瘦的身影便不禁伤感。他正值不惑之年,却像个已过花甲的老头,脸上挂满皱纹,  相似文献   

7.
南方的雨,下得缠绵、温柔、纤细、持久;北方的雨,下得豪爽、酣畅、粗犷、干脆。南方的雨,像南方少女的爱,羞羞答答,多情、含蓄;北方的雨,像北方小伙的情,炽烈如焰,热情、奔放。  相似文献   

8.
香猫记(3)     
春迟是"我"的养母,她双目失明,居住在北方。"我"漂泊到南洋是为了在她生活过的地方寻找龙宫翁戎螺,这里面藏着她关于过去的记忆。"我"终于打听到这些螺的下落,却没有钱购买。无意中发现猫消化过的咖啡豆可以卖出高价,于是——  相似文献   

9.
周远喜 《初中生》2004,(36):24-25
南方的雨和北方的雨 (1)南方的雨,下得缠绵、温柔、____、持久; (2)北方的雨,下得豪爽、____、粗犷、干脆. (3)南方的雨,像南方少女的爱,羞羞答答,多情,含蓄; (4)北方的雨,像北方小伙的情,炽烈如焰,热情,奔放.  相似文献   

10.
一、《祝福》 1.“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鲁镇永远是过新年”,“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情是祭祀”。 小说反映的是1911年后农村的现实:辛亥革命依赖由封建官僚地主与军阀所转变的官僚资产阶级,因而农村里封建意识与封建势力仍是主流意识与统治势力。所以,鲁镇一年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封  相似文献   

11.
春秋时,魏国有一个大臣叫子质,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人。后来他因获罪于魏文侯,便独自跑到了北方。在北方,子质遇见了子简,就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培养的人不肯为他出力,以至于流落北方。子简笑着回答说:"春天种下桃树和李树,夏天  相似文献   

12.
春天     
经常会有这样的春天,你待在屋子里无所事事,看着窗子外面的蓝天发呆。鸟一闪而过,去了你永远不知道的地方。你知道在云南北方的冈子上,一树树梨花像白色的火把那样斜插在红土的山地中,猛烈地燃烧,大风吹过,遍地  相似文献   

13.
知足常乐     
生活在这样的社会,我们感到很知足。我们不必像三亿年前的恐龙那样过着危险的生活,也不必像世界大战期间的人们那样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现在的我们,只需安静地生活,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  相似文献   

14.
香猫记(2)     
(接上期)春迟是"我"的养母,她已经双目失明,居住在北方。"我"漂泊到南洋,是为了在她生活过的地方寻找龙宫翁戎螺,这里面藏着她关于过去的记忆。我终于打听到这些螺的下落,却没有钱购买。无意中发现猫消化过的咖啡可以卖出高价,于是……  相似文献   

15.
正冰花,在中国北方称为"窗花"。它是室内的热气与室外的冷气,在玻璃窗、塑料布窗、纸窗户上相遇后凝结成的冰霜图。冰霜构成的画面,晶莹剔透、妙不可言。它虽然不能算是旅游风光,但您在东北地区拍摄旅游风光外景的同时,不妨观察下农家窗户—那冰雪窗花胜似行云流水、银线刺绣,更像水晶镂刻;天地万物,容于方寸之地,犹如万花筒一般。很多北方摄影家  相似文献   

16.
正家庭是一种较为封闭的独立的社会组织形式,中国的家庭尤其如此。中国北方的"四合院",就是典型的中国式住宅建筑模式:高高的围墙、大大的屋顶、大门内外的"影壁墙",把整个家庭围得严严实实,使家庭就像一个个与外界隔绝的"城  相似文献   

17.
春天     
经常会有这样的春天,你呆在屋子里无所事事,看着窗子外面的蓝天发呆。鸟一闪而过,去了你永远不知道的地方。你知道在云南北方的岗子上,一树树梨花像白色的火把那样斜插在红土的山地中,猛烈地燃烧,大风吹过,遍地是白色的火星子。  相似文献   

18.
<正>1985年,刘丽出生在河南义马市。17岁那年,她偶然在网上看到一幅图片:一位外国老人,手里拿着一枚即将雕刻完成的鹅蛋作品,聚精会神地创作着。那一瞬间,鹅蛋上的精美图案像磁铁一样,吸引了刘丽的目光。刘丽很快了解到,蛋雕在国外是相当受尊敬的艺术门类,可追溯到基督教传入欧洲之后的中世纪。2001年底,法国一枚收藏过百年的"费伯奇彩蛋",拍出了近900  相似文献   

19.
你是否观察过字母"A"?你发现过它的某些含义吗? 我觉得,"A"就像一个人.  相似文献   

20.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像"或"不像"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评价用语."像"与"不像"在日常语境和艺术评价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内涵.如果从艺术哲学的视角加以透视,那么,"像"与"不像"暗含的艺术评价观念就是好的艺术必须模仿和再现自然.这种美术评价观在中西方艺术哲学史上都有过流变.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如果仅仅用"像"或"不像"来评价作品必然是存在偏差的,教育者必须在艺术评价观念上保持最大程度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