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汉青 《青年记者》2004,(10):64-66
“广告是报纸的血液”,这是站在报纸的角度来谈广告;如果将角度换至读的话,可以说“广告是可以在报纸上看到的必要的资讯”。《纽约时报》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读口味千千万万,基于众口难调的考虑,可以推断,容量越大,内容越丰富的报纸“广告大餐”越有可能对读“有用”。以2004年6月16日(《纽约时报》为例,当天该报广告版面至少约占总版面的  相似文献   

2.
丹璐  黄丽媛 《新闻传播》2009,(12):62-62
版面语言是实现报纸价值的重要手段。当今社会步入读图时代,报纸版面语言是否具有视觉冲击力,能否在“三步五秒”之间就吸引受众的眼球。已经成为各大报纸竞争的关键。尤其是在重大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报纸更是推陈出新、妙笔生花,努力做到版面与新闻事件合二为一。本文以《人民日报》、《北京晚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CHINA DAILY》五家报纸在2009年国庆60周年期间的报道为例。对报纸版面语言进行分析解读.体会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版面语言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做好电视宣传,办好报纸版面,《中国电视报》以读者为“本”,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活动。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报纸版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调整,取得了“读者满意.市场认可”的预期目的和成效。  相似文献   

4.
肖玉清 《新闻窗》2009,(4):108-109
一份报纸从内容构成上,大致可以分为新闻版面和副刊版面。对于信息时代快节奏生活的人们而言,新闻版首先是他们关注的部分。但是能够带给读者文化享受的却是副刊这部分。所以报界才有“新闻招客,副刊留客”的名言。凡是严肃的有影响和品位的报纸都很重视副刊的建设,并不惜篇幅,呕心经营而使其成为名版名栏,使得报纸各具特色。远的如《申报》的“自由谈”,《新闻报》的“快活林”,鲁迅的许多杂文就发表在“自由谈”副刊上。近的有《人民日报》的“大地”,《光明日报》的“东风”、“文化周刊”,《解放日报》的“朝花”,《新民晚报》的“夜光杯”,《羊城晚报》的“花地”,  相似文献   

5.
2002年3月11日这个版面,看起来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的确,这一天的《大众日报》一版与2000年8月28日的《大众日报》一版(见本刊今年第四期《视觉重心与图片一一获奖版面得失谈之一》),在设计思路上如出一辙,仅从上半部看,都是报耳区放组照向报心区下垂,都堪称“报耳活,全版活”的样板。这本来就是非通栏报头区的报纸吸引眼球的看家本领。在四栏报头的固定框架下,想把版面做得好看些,变来变去,就那么几套招式。  相似文献   

6.
2005年3月29日,《新京报》刊发普通人逝世新闻的版面“逝者”版.被称为中国讣闻报道的突破。其突破点是把目光从名人和官阶,延伸到普通百姓.并由简单介绍生平,转化到特色和亮点的生动报道。之后。一些有影响的大报相继推出了这样的版面。2006年2月24日.《牡丹江晨报》推出“逝者”版面。这不能不说是地市级报纸在这一报道领域的一次探索。经过近一年的运行.产生了一些切身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孙吴 《青年记者》2000,(2):40-41
新闻出版报》1999年10月28日二版刊载的《杭州报纸流行横题风》(作者肖力),引起了我这个“报纸组版学”研究者的思考。报纸版面对报纸来说,事关重大。范敬宜同志在《人民日报版面备要·序》中指出:“版面,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当然,更是一种政治。”“人民日报的版面无小事”。报纸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政策解读类报纸的版面设计因其特殊的角色.与肩负的职能,常常难有突破,但是《黑龙江日报》从2006年12月4日起推出大型系列专题报道《贯彻全会精神、建设和谐龙江》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组报道被认为是“在版面安排上进行了突破和创新”,“有声势、有效果”,“充分显示了省委机关报在宣传报道省委重大决定、重大决策方面所具有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是一次较成功的大型专题报道”(2006年12月20日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本文就以《黑龙江日报》的这组大型系列专题报道为例,谈谈报纸政策解读类版面设计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9.
副刊初探     
大凡报纸、杂志大都办有副刊,如《人民日报》的。大地”副刊,每周一个版面,《求是》杂志的“绿野”副刊,每期12个版面。副刊文艺属性强,文字活泼,有“文”、“杂”、“短”、“活”的特色。由此,有人把副刊称之为“文艺副刊”,把主持副刊工作的部门,称之曰“文艺部”,或曰“副刊部”。虽称谓殊然,但副刊的概念应当是:报纸杂志上登载除新闻体裁外的其他体裁短小精悍的作品和艺术作品的固定版面。但是,辞书上对副刊的概念解释有失偏颇,例如,《辞海》:“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或理论文章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期出版,多数有专名。报纸的副刊一般要求与新闻、评论起配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吴名 《记者摇篮》2005,(11):46-47
伴随着媒介市场的发育和媒介竞争的不断加剧.“版面革新”的浪潮正席卷中国报界。大家已经认识到,要想在争夺受众中获胜.不仅要在新闻本身的质量上下工夫.还必须高度重视报纸的“第一眼效应”,即想方设法把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版面的吸引力。许多报纸都在色彩、图片、标题、版式等版面因素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于是我们看到了浓眉大眼的《北京青年报》、精巧细致的《新民晚报》、清雅挺拔的《南方日报》等。  相似文献   

11.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给报纸吹来一股清新之风。这几年,被人们称之为“视觉艺术”的报纸版面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照片大了,标题活了,版面语言丰富了,报纸表情生动了……总之,报纸的脸面比过去靓了,被报业人士称之为报纸的一次“换容术”。报纸版面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变化。近年来,我国报业飞速发展,目前全国的报纸已达到2000多种。报刊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各家报纸对版面的内容、形式和定位都要进  相似文献   

12.
卢铮  胡同珍 《新闻知识》2006,(1):77-78,71
本文选择上海三家主要报纸媒体:《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文汇报》,对其从2005年10月9日到10月21日“神六”报道的主题内容和版面编排等方面进行比较,解析三家报纸专题报道的差异,探讨报纸媒体对重大系列专题的策划、组织和报道。  相似文献   

13.
香港《文汇报》作为一张历史悠久的报纸,几十年来遵循一体化的版面结构的基本标准、报眉的标准、正文的用字标准、副文的用字标准、用色标准、图片的摆放标准等。这些标准按照一定的秩序协调组合,就会构成一份报纸的总体风格标准。笔者重点选取了2011年7月到2012年2月这段时期的香港《文汇报》,集中研究报纸头版的版面结构、版面要素,深刻剖析报纸头版设计技巧和布局特色,总结梳理它的版面创新之道。  相似文献   

14.
一版是一张报纸的龙头和窗口。“丢大石头,起大波澜”,是大众日报一版多年来一以贯之的风格化的版面传统。本作参与或独立策划、设计的大众日报2000年8月28日一版、2001年7月14日一版、2002年5月11日一版、2005年10月16日一版,连续四届蝉联山东新闻奖一等奖。这组“获奖版面得失谈”,通过对四个获奖版面的剖析,在总结经验,找出不足的前提下,透视大众日报在版面编排理念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以及省报一版版式的走势预期。在版式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的今天,希望这组稿件能给报界同仁带来启示、争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时统宇 《青年记者》2007,(11):76-76
今天,研究报纸的版面特色多少给人以“老气”的感觉,至少算不上是“显学”,因为一说起报纸的特色,要不说说厚报、广告、发行量、报业的冬天……似乎就太传统,太不与时俱进,太难吸引人们的眼球和鼓动人们的耳膜。而我对《深圳特区报》版面特色的定量分析的目的,实际上是想说明这样一个定性结论:媒体永远是内容为王,内容为王是媒体的第一要务。厚报、广告、发行量、报业的冬天……  相似文献   

16.
王军杰 《传媒》2008,(12):73-74
前几年,“厚报时代”到来的声音一度成为报纸发展的主基调,似乎报纸的出路就在于厚起来。《今晚报》作为天津市发行量较大、影响力较强的报纸也一度受到这一理论的影响,在广告加版的推动下,报纸不断加厚。特别是2006年上半年,版面数量激增,印刷发行成本以千万元计快速上升,引起了今晚传媒集团领导层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7.
版面研究历来是报纸研究的重点。2007年10月8日至22日,《人民日报》的《喜迎党的十七大特刊》和《欢庆党的十七大特刊》(以下统称“十七大特刊”),共出版14期。分析十七大特刊,仍有必要从其版面为切人口。  相似文献   

18.
贴近基层,保持鲜明的基层特色,是军区军兵种报纸赖以生存的基础。《人民军队》报改大报一年多来,仍然把办报方针的定位放在“面向连队,以战士为主要对象”上,报纸虽然变大了,但始终如一地坚持办报方针没有变,版面虽然容量大了,但贴近基层的特色没有变。保持这种不变,有许多工作要做,本文仅以编辑部用版面引导作者深入基层写基层的尝试,谈几点感受。我们这里讲的版面引导,主要是对作者而言的,也就是办报者通过版面上所登稿件的形式、内容以及编辑思想、版面语言,来引导作者采写什么样的稿件和写多长篇幅的稿件。这种引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纽约时报》的版面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君言 《新闻导刊》2004,(5):42-42,44
《纽约时报》创刊于1851年,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纽约时报》传统的版面风格高贵、严肃,但拘谨保守,版面上一片灰色,被称为“灰贵妇”。  相似文献   

20.
所谓“厚报”,即“成叠的报纸”。厚到什么程度 ?以报社的实力和实际需要而各有所厚。如今,一份报纸已经由过去 4个版、 8个版,转眼间发展到 40个版、 80个版,甚至 100个版以上,如《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深圳商报》;国外的报纸如《今日美国》、《费加罗报》、《太阳报》等都是厚报的典型。可以这样说,当今读者需求的多元化和报业竞争是厚报出现的必然结果,当然,这也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不断向信息化迈进的标志。   一、厚报时代的版面特点和形式要求   报纸越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