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色馆藏与特色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袁琳 《图书馆论坛》2005,25(1):105-106,145
传统图书馆存在许多弊端,特色图书馆则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在特色图书馆建设中,特色馆藏是其中最重要的核心问题,也是进行特色服务的基础和工具。在具体工作中,应遵循专业性、实用性、网络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2.
吴辉 《新闻与写作》2002,(11):35-36
穆青同志是我国当代享有盛誉的名记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都有催人奋进的新闻通讯力作问世,这些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意义,而且闪现着灿烂的艺术光辉。穆青的成功与其不断开拓创新的品格是分不开的。作为一位名记者,他一面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记录时代的脚步,另一方面,在新闻写作上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尝试用散文笔法写新闻就是其中的一笔。他说:“对新闻写作的某些要求我们不必过分拘泥。”“我国有很好的散文传统,我们应该继承这种好传统,充分吸收散文写作中那种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精练的表现手法。”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穆青的新闻作品集,取名为《穆青散文选》,由此可见,这些作品不仅是精彩的新闻报道,而且是优秀的散文华章。综观穆青各个历史时期的新闻通讯作品,它们的散文特色主要表现在结构自由;感情丰富;文采飞扬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中医医院是继承、创新、展示、传播中医中药文化的重要基地,中医医院不仅要满足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要求,而且担负着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和中医医院服务文化的责任.因此,中医医院文化建设是对中医药文化的坚持和体现.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到中医医院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建设有特色的中医医院文化,以文化引领医院发展,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提高中医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为了建特色中医文化创特色中医医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学报特色的实现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杨丽君 《编辑学报》2003,15(2):96-98
论述高校学报的特色的重要性,认为特色是高校学报的生存之根、发展之本。阐述实现学报特色的途径,即:发挥学科优势,尽量体现特色;依靠地域优势,积极弘扬特色;借助名人影响,努力增强特色。论述编辑在实现学报特色中的能动作用,指出应该刻意挖掘、积极扶持,树立特色;严格遴选,精心编排,凸显特色;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5.
杨智 《图书馆学刊》2005,27(6):134-135
结合实际工作,从坚持传统信息资源、加大电子信息资源、强化网络信息资源三个方面,着重阐述了本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的情况;针对水利科研的需求详尽分析了特色服务对水利科研的支撑作用,指出了未来水利专业图书馆面临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6.
黄山市正在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如何在城市建设中传承文化、保持特色是摆在城市管理者和设计师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特别是在国际化进程中,地域特色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在消失,在以全球化的借口破坏传统文化,这种对传统破坏的广度和深度超出历史上任一时期。该文就弘扬徽派建筑文化,保持黄山城市特色进行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7.
树特色意识,办特色出版社本刊编辑部高校出版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一个突出任务,即如何从实际出发,逐步办出各自的特色,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具体说来,一是高校出版社进一步贯彻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办社宗旨的需要;二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图书市场竞争中,高校出版...  相似文献   

8.
论文提出树立图书馆品牌形象是超越传统图书馆的发展策略,营造特色服务是图书馆活力所在,并结合温州市图书馆工作实践阐述如何深化特色服务。  相似文献   

9.
对于报纸副刊来说,散文可谓是个“大户”,它占的版面最多,作者最广,读者也最广,历来是报纸副刊的“拳头”项目。在几届中国新闻奖评奖中均有上乘的散文佳作登榜,在第十届中国新闻奖评奖中,解放军报的散文《说说儿子向群》脱颖而出,独占鰲头,荣获一等奖,再一次显示出散文的传统优势。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年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尺度也随之变化,作为生活真实记录的散文也在求新求变,逐渐突破昔日描景、状物、抒情的传统,尤其是在记人叙事的现代题材上日益凸现,成为散文园地中又一引人入胜的景观。《说说…  相似文献   

10.
曹虹  陈玉峰  王丹 《兰台世界》2016,(17):91-92
曾国藩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和举措集众家之长,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又独树一帜形成了以培养读书明理的君子为目标,家庭道德教育中以因材施教为原则,以严谨丰富的家书教育为手段,注重知、情、意、行的全面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1.
尹海鹰 《青年记者》2012,(26):102-1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必须与时俱进,要进一步以发展的眼光、历史的使命感创新与发展。继承传统优势,扬弃传统模式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继承和发扬行之有效的传统方  相似文献   

12.
《史纲》强调文学主体意识的发展和变异,如称“汉代的散文是对先秦散文的总结、继承和发展”,但“它不是在乱世的大辩论中形成高潮,而在治世的价值竞争中形成高潮的”。在叙述魏晋诗词散文发展时说这个时期散文特色之一是“散文的文体意识的增加和延伸”。这是考察中国散文发展的新视角,在《史纲》中成为贯穿全书的主线,因而使全书纲举目张,脉络清楚,有新鲜的见解,有说服力和启发性。 其次,《史纲》虽然以时代为序叙述散文的发展,但不以封建王朝的更迭作为分章的依据,如第六编叙述元、明、清三代散文的发展,下分三章,一章以“散文的徘徊” 为标题,叙述元及明中叶以前的散文;一章以“散  相似文献   

13.
中小型图书馆纸质文献和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网络通信对于信息传输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对于广大中小型图书馆来说,仍然要从自己的馆情出发,切实把握本馆的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注重纸质文献建设,做好传统业务工作,在此基础上规划自身的发展方向,注重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做出特色服务,以保持中小型馆在网络信息冲击下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宿迁是一个成立只有六年的地级市,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经济工作和档案工作基础薄弱。立足这样一种市情,要实现宿迁档案事业的突破性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吸取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采取切实措施,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具体说来就是要扬长避短,特色取胜。我们没有市级档案馆,但可以多投入精力把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抓好一些;没有历史档案,但可以在现行文件利用服务方面多动脑筋;馆藏不多,负担不重,就在现代化管理方面走快一些。要加大收集和征集工作力度,将那些到期应该…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的管理模式、经营机制和员工的思想观念、行为理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严重的不适应性,必须建立一套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大胆创新;既要系统化,又要制度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和渗透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和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6.
战国是我国古典散文发展的辉煌时期。出现于此时的诸子百家,如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都是古典散文的杰出作家。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主要人物,由于儒学在整个封建社会的独尊地位,所以有着亚圣之称的盂子的散文对后世的影响比起其他诸子来似乎更大更广泛。刘熙载《艺概》说:“韩文出于《孟子》”,“昌黎接孟子知言养气之传”,“东坡文亦《孟子》,亦贾长沙”,“王介甫文取法孟、韩”。可见韩愈、苏轼、王安石等这些唐宋古文大家的优美散文,也大多取法《孟子》,与孟文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这不仅仅是因为后世的文章家因好孟子之道而爱孟子之文,更主要的是因为孟子散文确有其独特的风格特色,足以成为后世文章家的典范。下面具体谈谈孟子散文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社会分工与图书馆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社会分工为图书馆规定的社会角色--通过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并提供借阅流通来达到传递知识和信息的目的,说明“借借还还”这一服务形式是图书馆的服务特色,而图书馆界把借借还还作为被动的、封闭的服务形式,与各类新的信息服务相对立,是图书馆改革中一种观念的异化,事实上,新的服务形式是传统的借借还还这一服务的开拓和延伸,只有在做好基本的借借还还工作基础上进行的改革才能保持持久。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以编辑出版学为研究角度,以首都图书馆收藏的《万象》杂志作为基础史料,从编辑理念的转变、栏目的设置及其特点两个方面对上海沦陷时期《万象》期刊编辑特色进行分析研究。以期通过分析使编辑工作者能更好地继承传统期刊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9.
试论区县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明确“特色馆藏”内涵的基础上,本文首先阐明了区县图书馆建设特色馆藏的必要性;其次,重点论速了区县图书馆建设特色馆藏应采取的具体对策;最后,提出”区县图书馆唯有办出特色,才能得以生存、发展,才能在信息时代显示存在价值和重要地位”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方申华 《大观周刊》2012,(45):120-1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批判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在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彰显出历史传承性、内涵的丰富性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性等一系列特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