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宗元谪居永州时的心态,处境对他的山水游记的创作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他因处境险恶而心态悒郁,因心态悒郁而求诸山水,并创作出了垂诸青史的山水游记.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大师,他的创作成就是多方面的,尤以散文见长,对后世影响很深.就散文而言,他的政论文、寓言小品、短篇传记、山水游记,无论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记”体散文,在刘禹锡替他编的《柳河东集》里分作记官署、记亭池、记祠庙、记山水四类.本文笔者想就他的山水游记(比“记山水”范围稍大一些)谈一点粗浅看法,就教于诸位学者和专家.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创作了大量的山水游记。在这些游记作品中,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的自然维度在某种程度得到了弥补,丰富和发展了当时文学创作的题材。他的山水游记是其人生体验的独特书写,具有重要的审美作用,同时也构成了他文学创作的一次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4.
游记的议论     
游记是描写旅游见闻的一种散文,它总是叙山水之胜,状见闻之奇,或记探幽寻胜中的情趣.游记属于记叙文的范畴.“记者,记事之文也.”(吴讷《文章辩体序题》,下同)记事之文,以善叙事为主.我国最早的“记”体散文,都以记事为主,山水游记也是这样.但是,“后人作记,未兔杂以议论”,或者“专尚议论”,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游记中有大篇议论,是否就成了议论文?正像小说中有议论不失其为小说、书信中有对山水风景的描写还是书信一样,这都不能改变它们体裁的性质.有的人把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当作议论文来分析,不仅忽略了文学的艺术形象,而且混淆了体裁的分类,犯了常识性的错误.游记散文本来“兼备各体”,或记述,或考据,或议论,或抒情,意之所至,笔之所从,神从笔游,舒卷自如.所以张相在他编的《古今文综》里把山水游记分为记实、考据、议论和抒情四类.当然,这种分类是就它们的主要特色而言的,好的游记,往往是记述、议论和抒情三味浑然一体,达到了一种相互结合的完美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以其清新隽美的山水游记文独领当时文坛,开创了独特的山水游记文的写法.其山水游记文有着意境优美,富于动态的特点,是为模山范水之祖。同时,又由于柳宗元坎坷的生活经历,其山水游记文寄托了柳宗元内心深处始终无法释怀的孤独悲愤之情,带有孤独苦闷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袁宏道游记散文呈现出来的多样统一之“形”的灵动美,是与他先进的审美观和“爱奇尚异穷新极变”的审美意识及心灵里那些“丑的格式塔”驱动的任性适意美相对应的。袁宏道提出的类似格式塔心理学的异形同构的观点,揭示了审美经验的形成过程和游记散文的“物化”规律。他自觉地大量地运用这一重要原则指导自己的创作实践,从而把山水审美心理化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袁宏道游记散文“图底”结合构成的格式塔,显示出了一种独特的“力感”美。他描绘的市井风光画面,具有较高的审美心理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满井游记》是一篇清新明快的山水小品,字里行间浸透着早春的芳香.全文仅二百多字,但其文学主旨的体现,语言的清新明快,写景的生动细腻,抒情的自然意韵,无不令人拍手叫好.初读《满井游记》,便被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技艺所折服.  相似文献   

8.
《格列佛游记》发表于1726年,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讽刺小说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所写,并征服世界文坛的一部长篇小说。在《格列佛游记》中,乔纳森.斯威夫特以他独有的政治视角,严谨的写作态度,和令人钦佩的丰富想象力,用它尖锐而锋利的文笔,影射和讽刺了当时腐败的英国社会现实。在小说《格列佛游记》中,他以幽默的语言丰富了故事的道德含义,以荒诞的剧情讽刺了现实社会。乔纳森.斯威夫特的生活和个人经历中,使他了解到爱尔兰人民被剥削和奴役的事实,基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小说《格列佛游记》,成为了一部不可多得的伟大讽刺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柳宗元的论说文、传记散文、寓言、山水游记、诗歌、辞赋等文体的艺术特点的分析,展现了柳宗元反映社会现实,在艺术上要求革新的主张,成就了一种全新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10.
论《徐霞客游记》的美学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霞客游记》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把写真景抒真情,作为观赏山水的审美标准;把山水客观化审美化,使其成为科学与美学的结晶体;并把写出主体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愉悦,作为美的升华和创造。  相似文献   

11.
山水休闲体育因其独特的魅力在杭州人的休闲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山水体闲体育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中利用山水等自然资源秉赋所进行的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和愉悦身心为主要目的体育活动.杭州的山水休闲体育文化因其无与伦比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内涵,一直影响着杭州人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行为特点和心理定势.因为杭州山水休闲体育彰显出"生命本身"体悟自由的目的;浑洒着"野选"的品格;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符合中国城市民众的思维方式、精神面貌、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而被大众崇尚,是杭州民众休闲体育的主要选择内容,也成为杭州特色的休闲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2.
古人春游记     
王皓玥 《阅读》2024,(27):50-53
<正>春光明媚,杨柳青青,天气和暖,春天是一年中最惬意的时节。我国的春游传统由来已久,古代时人们就喜欢在春天外出游玩,寄情山水,赏景寻乐。那么,古人春游去哪儿玩、玩什么、怎么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瞧瞧古人的春游记吧!  相似文献   

13.
网络游记等非结构化数据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旅游研究的重要资料.现有基于网络游记的研究都忽视了其时空性特点.基于此,以蚂蜂窝上赴新疆旅游游客的游记为样本,结合聚类分析发现其在新疆具有六种旅游轨迹.基于网络游记的时空行为研究可以作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形象学就是研究一国文学中对于"异国"形象的塑造或者描述,而游记为比较形象学提供了丰富的文本。本文通过18世纪末期不同的形塑者们的游记和信件分析了歌德、赫尔德和佐伊姆因为各自不同的身份、背景和视角,塑造的各自眼中不同的"他者"意大利的形象,构成的形塑者对于他者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15.
评介欧美游记的名著名篇,分析欧美游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并对中西游记的一些名篇进行比较,以领略欧美游记的神韵风采,为我国的游记理论研究和游记创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江奈生.斯威夫特是十八世纪英国杰出的讽刺作家,其写作特点以讽刺手法的大量熟练运用而闻名。但在其小说《格列佛游记》中,运用得较出色的写作手法还有对比。通过对比,作品完成了人物自身性格之间的转换和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角色替换。  相似文献   

17.
余秋雨的散文历来以其深邃的文化内涵,丰厚的人文情怀著称。在其旅中旅外游记中,作家通过对历史的选择性阐释,重新建构了一个广袤时空下的人文山水。既表现出一个精英文化知识分子对中国当前文明状态的隐忧,又通过对照性比较对当前中华民族的历史前记忆进行了另种导向,重构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8.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关学意蕴。主要是主客体高度默契,诗情画意的有机统一。他的诗在寄情山水田园中显示归隐心态,把对禅和生命的理解化入对山水的观照之中,真正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9.
董其昌是元代文人画兴起到明清繁荣时的关键人物,其中主要原因是他的"文人画"、"南北宗论"理论.他的绘画实践主要是围绕"笔墨"进行,力图寻找出文人画的精神品质与笔墨韵味之间的关系.清初四王是他理论衣钵的主要继承者,受到清代统治阶级的推崇,从而使清代山水习气一直笼罩在董其昌理论的阴影之下.近代国画大师黄宾虹也是笔墨的推崇者,他一生从事笔墨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王维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他以清新淡远、空灵流动的诗风在诗坛上独树一帜,其诗通过空美幽寂的禅意营造了物我相融的意境和相融相谐的禅趣。王维山水田园诗有着诗中有画、幽寂静谧、禅意盎然、朴素清丽的艺术特征,对后世山水田园诗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和诗歌所反映的客观物象的完美统一,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从审美意境出发探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点,以求对王维山水田园诗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