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由于 Na2 CO3/Al2 O3吸收剂的活性成分 Na2 CO3与 CO2反应活性较低,选用 TiO2作为掺杂剂,采用浸渍法将其添加到 Na2 CO3/Al2 O3吸收剂中进行改性,研制一种新型具有高反应活性的钠基固体吸收剂。利用小型流化床反应器进行了14次循环脱碳/再生试验,并对吸收剂进行了 XRD 和氮吸附表征。结果表明:掺杂 TiO2后,吸收剂与 CO2的反应速率加快,特别是在碳酸化反应的前10 min 内;反应前后除 TiO2外无其他含 Ti 化合物生成;碳酸化反应产物为 NaHCO3和 Na5 H3(CO3)4;14次循环反应后吸收剂仍保持稳定的微观结构。采用 XPS 和 FTIR 分析了 TiO2对 Na2 CO3/Al2 O3吸收剂脱碳特性的改性机理。  相似文献   

2.
采用 Aspen Plus 软件对基于化学链高温空分制氧技术(CLAS)的 O2/CO2燃烧电厂全过程进行建模,对化学链高温空分单元进行运行参数及功耗分析,并对化学链高温空分单元、锅炉热力发电系统和烟气冷却压缩单元(CCU)进行耦合并优化,确定高温烟气抽取温度及抽取流量.结果表明,O2/CO2燃烧系统的净效率为39.2%,仅比不能进行碳捕集的常规电厂低3.54%.然而,基于深冷空分技术的 O2/CO2燃烧系统会使得全厂净效率下降8%~10%.当采取优化措施后,O2/CO2燃烧系统效率能够提高1.65%.烟气冷却压缩单元能耗占总能耗的59.7%,泵能耗占27.1%.化学链制氧单元的供氧浓度为12.2%.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CO2水玻璃砂用改性水玻璃对不同硬化方法的适应性,分别对CO2/酯法、CO2/热空气法和CO2/烘干法进行了研究,获取了不同硬化方法的有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CO2/酯法工艺能更好地发挥改性水玻璃的粘结效率,提高粘结强度,但型砂的可使用时间缩短,适用于气温较低冬季;CO2/热空气法使型、芯获得较高的强度,硬化所需时闻缩短,能改善型、芯的存放性,兼具热空气法和CO2法的优点;CO2/烘干法可获得较高的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4.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莪术挥发油萃取率大小的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CO2流量3个因素进行了研究,最佳工艺为: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25MPa,CO2流量30L/h,萃取率为8.44%;同时进行了水蒸气蒸馏,挥发油得率为2.31%。并对两种方法提取所得挥发油进行GC—MS成分分析,应用ABTS和FRAP法对两种方法提取莪术挥发组分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检测及比较,结果显示超临界CO2提取物的成分、得率不同,其抗氧化能力均强于水蒸汽法提取物。  相似文献   

5.
相平衡与CO2在水中的扩散速率--CO2排水集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相平衡等的有关计算可知,常压下CO2溶于水的过程为物理吸收,CO2的饱和水溶液为稀溶液,而且溶液里碳酸的生成和电离可以忽略不计。CO2在水中的扩散系数非常小,其数量级为10^-5cm^2/s,在CO2排水集气法操作中,CO2气体不被水吸收。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CO2浓度成为水环境安全的重要指标。针对传统CO2浓度探测器智能化程度低和信号分析能力差的问题,应用非分散红外(NDIR)新型CO2气体检测系统,持续不间断地测量水体表面的CO2浓度。系统以单片机STM32为控制芯片,电路是基于热电堆的气体传感器,利用了非分散红外(NDIR)原理。该电路针对CO2浓度测量进行优化,通过采用不同滤光器的热电堆之后亦可精确测量多种气体的浓度。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采用太阳能、天然气联合驱动的扩散吸收式冰箱空调复合机总体设计方案,对其中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论述,重点对扩散吸收式制冷机工质的选择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扩散吸收式系统常用的NH3/H2O,NH3/NaSCN,NH3/LiNO3吸收制冷工质对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在综合考虑系统的性能系数、最低制冷温度、溶液结晶、溶液比热和粘度等因素后,以选用LiNO3/NH3/He作为复合机中扩散吸收式制冷机的工质为好。  相似文献   

8.
中学化学出现的气体有:H2、N2、O2、O3、F2、Cl2、He、Ne、Ar、Kr、Xe、CH4、NH3、HF、SiH4、PH3、H2S、HCl、HBr、HI、CO、CO2、N2O、NO、NO2、N2O4、SO2、C2H6、C3H8、C4H1O、C2H4、C3H6、C4H8、C2H2、C3H4、C4H6、HCHO、CH3Cl等.  相似文献   

9.
CO2 通入Na2 CO3溶液会有NaHCO3沉淀析出吗 ?这是一个问者容易答者难的问题。问者何易呢 ?第一、Na2 CO3溶液显碱性 ,CO2 是微溶于水的酸性气体 ,两者相遇肯定会有NaHCO3生成。第二 ,饱和CO2 水溶液 ,其浓度约为 0 .0 1mol·L- 1 ,pH =3.98;0 .1mol·L- 1 Na2 CO3,c(OH- ) =4.2 2× 1 0 - 3mol·L- 1 ,pH =1 1 .6[即使是Na2 CO3 浓溶液 ,c (Na2 CO3) =1 .32mol·L- 1 ( 1 4% ) ,pH =1 1 .76]两者相遇 ,无疑会发生酸碱反应 ,生成NaHCO3。第三 ,从溶解性考虑 :Na2 CO3 的溶解度( 2 0℃ ,2 1 5 g)。NaHCO3的溶解度 ( 2 0…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作为最大产品生产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面对发达国家关于中国承担CO2排放的责任过轻的指责,只有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论证,才能给予客观而充分的回答。本稿运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了中国1997年和2007年的对外贸易中CO2排放量,在出口贸易额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由此诱发的CO2排出量增长速度远低干出口额的增长速度,说明中国不但满足了世界市场的需要,而且为CO2减排目标作出了积极努力。然后,分析了中国1997年和2007年对外贸易中CO2排放结构的变化,进出口诱发的CO2排出量基本处于平衡,从对外贸易中获得了CO2排放量减少的益处,同时也减少世界CO2排放量。  相似文献   

11.
Intheapplicationsofindustrialandcommercialrefrig erationsystem ,iftherequiredrefrigerationtemperatureisverylow ,theconventionalvaporcompressionsystemisdiffi culttomeettherequirementbecausewhenthedifferencebe tweentheevaporatingtemperatureandthecondensingtemper atureissohighthatitishardtofindarefrigeranttomeettheneedsasthecondensingpressureisnottoohighandtheevap oratingpressureisnottoolow .Whentherefrigeratingtemper atureisverylow ,thecascaderefrigerationcycleissuitabletobeused .Itcannotonlysat…  相似文献   

12.
Mechanicalvapourcompressioncyclesaremainlyemployedinmostrefrigerationsystems .Chlorofluoro carbons(CFCs)orhydrochlorofluorocarbons(HCFCs)aregenerallyusedasrefrigerantsinthesesystemsdrivenbyelectricityfromburningfossilfuels ,whichresultsino zonedepletionduetotheleakageandpoorrecoveryofthoseman maderefrigerants,andglobalwarmingowingtoCO2 emissionfrom powerstationsandthereasonisthatCFCsorHCFCsarepowerfulgreenhousegases.Inaddition,otherenvironmentalissuesarealsocausedbytheNOx,SO2 andpartic…  相似文献   

13.
随着对环境问题的关注,CO2以其优良的热物性,成为制冷剂中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天然工质。本文通过介绍CO2制冷剂组成的热泵系统采用跨临界循环的方式为汽车冬季供暖的分析,讨论此种方式的优缺点及改进方法。此外,还对汽车空调冬季供暖节能方法进行了可行性探讨。  相似文献   

14.
针对跨临界CO2制冷技术,根据毛细管的能量守恒、动量守恒、质量守恒,采用集中参数为跨临界CO2制冷系统建立了动态数学模型,运用Matlab进行数学计算及求解,选取了冷凝器冷凝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蒸发器入口温度作为输出参数,对毛细管长度和直径发生改变时的制冷系统进行了仿真,再对其数据进行分析与参数调整,使得制冷空调系统的能效比和制冷性能达到最佳.从而为工业设计和开发节约时间和物力.且该模型能够完整地反映跨临界CO2制冷系统的多输入多输出关系,研究控制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CO2制冷系统的优化设计和优化控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碳低温制冷循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两种不同的二氧化碳双级压缩低温制冷循环进行了分析.得到在一定的蒸发温度和冷却器出口温度下.一次节流不完全中间冷却二氧化碳双级压缩循环COP较大、最优冷却压力较低、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温室CO2施肥技术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就CO2施肥的历史和现状、CO2施肥的增产效应及机理、CO2施肥的主要方法等作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温室CO2施肥的科研和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分别用草酸盐胶态共沉淀法和碳酸钠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Cu-Mn/ZrO2催化剂,发现催化剂的前驱物及其制备的均匀程对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影响很大,均匀沉淀法促进了催化剂的分散及组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明显提高了CO加氢合成甲醇的反应活性。三种元素之间的协同效应对合成甲醇反应的活性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发现反应可能是一个受扩散影响较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针对两种不同双级二氧化碳制冷系统进行[火用]分析。低温系统下二氧化碳双级压缩循环的[火用]分析表明节流阀的[火用]损失所占比例最大,而蒸发器[火用]损失所占比例最小。同时模拟计算结果表示低温系统下二氧化碳双级压缩循环存在一个最优的蒸发温度使其循环的[火用]效率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