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位名师说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所以教师应该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就要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那么,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又是怎样的教学境界呢?笔者就自己在语文课堂中的思考与探索,与同行们交流.  相似文献   

2.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教材教"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与传统的"教教材"不过一字之差,其内涵却有霄壤之别。正是在这一教学思想的指引之下,语文教学更加"开放",向课外拓展延伸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我们在欣喜于这种变革的同时,也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忽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过多地补充课外内容,甚至脱离文本随意"拓展"。"用教材教",重视拓展了,还需要"教教材"吗?本期的三篇文章,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自己也是"追星族"的一员,但是,我追的"星"不是影视明星,而是于永正、孙双金、王崧舟、孙建锋等名师.自己也曾有幸聆听过他们的课堂教学,总能被他们那先进的教学理念,精妙的教学设计,纯熟的教学艺术,还有那真诚的师爱所深深折服!当然,每次听完课、取完经之后,我也总会"学"上"一招半式",将名师的教案照搬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很想自己也"过把瘾",然而每次总是事与愿违,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学预设相去甚远.为什么呢?我的教学设计与名师们是一样的,甚至连名师们的过渡语、评价语都一字不差地用上了,怎么会这样呢?到底应该学名师的什么呢?又应该如何去学习呢?  相似文献   

4.
走出"课外拓展"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教材教"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与传统的"教教材"不过一字之差,其内涵却有霄壤之别。正是在这一教学思想的指引之下,语文教学更加"开放",向课外拓展延伸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我们在欣喜于这种变革的同时,也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忽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过多地补充课外内容,甚至脱离文本随意"拓展"。"用教材教",重视拓展了,还需要"教教材"吗?本期的三篇文章,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怎样教好数学?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其中"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之类的教学问题,作为教学一线教师,我们对这些教学问题必然有一些思考,同时伴随几多疑惑.所幸读到陈柏良老师著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这本书,它以"简约而不简单"的方式回答了中学数学"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对数学课堂教学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内地语文教师的认识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课文只是载体,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只是"例子",用课文这一载体或"例子"教学生学会语文,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教学尤其到了高三,应该怎么做?如何从根本上提高高三学生语文的实战能力和竞技水平?如何让学生卓有成效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复习?我有自己的理解和方法。1.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的营造是高三教学的有效保障首先,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重点。"教学相长"说明了这一点,教师的"教"影响到学生的"学",同时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会促进教师的"教",而且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内容"问题,是语文教师每天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但是,语文教学"教什么""学什么",一篇课文"教什么""学什么",通过一次活动"教什么""学什么",答案的获取似乎并不容易,甚至很不容易. 由于诸种因素乱麻般地纠结,"语文教学内容"问题,几乎成了一个超级难题! 在诸种因素中,有客观的、教师个人难以左右的因素,比如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建设,确定性程度较高的语文教科书编撰,优质语文课程资源的供给,语文考试"考点"的清晰、考试信度和效度的提高等等.但其中也有一些主观的、语文教师通过努力可以把握的因素.我们就后一方面来讨论.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为名师的课堂教学精彩所折服,也常会套用名师的教学设计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艺,但往往难以进入佳境,难以达到名师课的教学效果.为什么同样的设计,效果却迥然不同呢?我想,教师在借鉴名师经验开展教学时,除了"形似",还要"神似",要注意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与常态课堂相比,之前我是极不情愿接受赛课或者叫"秀课"的观点的,觉得这是对课堂教学的曲解。但倘若把优质课视为名师对潮流的引领,以优质课引领常态课,进而实现常态课的优质化,那赛课就具有了更大意义。下面就以赛课为例,谈谈个人对于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评价一堂语文课,标准之一是"符合教材特点,使教材得到有效使用"。教材有何特点?怎样用教材方为有效?这是个必须思考却往往被忽略的问题。关于"教什么",  相似文献   

11.
<正>徐梦吟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镇江市十佳教师2010年,乘着江苏省丹阳市教育局"努力建设教育强市,打造教育品牌"的东风,"徐梦吟名师工作室"扬帆起航了。导师徐梦吟是长期担任班主任和从事一线语文教学的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均来自教学一线,这是典型的草根名师工作室。"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但他们有坚实的课堂土壤,有"孩子第一"的教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一线教师对于"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一教学原则存在模糊的认知和实际操作的困难.结合课标和四位名师《皇帝的新装》的优秀课例,以其教学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展现各位名师对语文教学中"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一原则的理解.以为一线语文课堂教学中提供一个理解"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新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13.
"教什么"和"怎么教"是语文教学中非常值得关注的两个问题.许多教师反对学习课文时盲目拓展,认为此举削弱了学生对文本的关注,造成"走过文本"而不是"走进文本".我非常同意这种观点,并且认为对文本正确的解读方法应是"人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循环往复.一味地"入乎其内",会使学生的思维认知如井底之蛙,这样的"囿于文本"无法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而光是"出乎其外",当然会造成课堂教学的天马行空,也必然造成语言学习的弱化.只有把握好教学中的"出"和"入",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10期)讨论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有资格教语文?"一个"教"字,曾让我们倍感亲切并体味了不尽的荣耀和尊敬,但今天却是这样刺目.我们有资格"教"吗?一个老师只有"教",够吗?想到"担任语文教学"、"做语文教师"时,又觉得"资格"不妥了."资格"似乎是一个客观标准,于是干脆谈一下语文教师最需要什么吧.  相似文献   

15.
<正>向45分钟要效率,这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所在.课堂上教师如何教,教什么?学生如何学,怎么学?如何构建一个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教学更加有效?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笔者根据梅里尔教授提出的"首要教学原理",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认识,也提高了效率。首要教学原理也称五星教学模式,它主张教学应该围绕"以问题为中心",分别经历"激活原有知识"、"展示论证新知"、"尝试应用练习"和"融会贯通掌握"四个有效教学阶段.  相似文献   

16.
看完韩军老师的授课实录,我们就可以详细界定"教"基于"习"和"教"促进"习"的教学原则,并可以联系着实录,来说说什么样的课堂算是贯彻了此项原则,课堂教学应该怎样正确处理"教"与"习"的关系,才算是体现了语文教学属于科学世界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7.
"快乐教育"是北京一师附小20多年一直坚持的教育实践,主张以教师的"善教"促学生的"乐学".让每一个学生学有实效,学有乐趣,已成为我们课程的价值取向.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践"善教",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我认为,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不能仅仅把眼光盯在课堂,教师的"善教"要从"四个实效"做起,即课前准备有实效、课堂教学有实效、课后作业有实效和评价措施有实效.  相似文献   

18.
如何构建一个可用的阅读教学内容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该教的没有教,不该教的乱教",这就是所谓"语文教学内容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理想的做法是,由专家们开发出阅读教学的"课程内容体系",然后由教材专家将"课程内容体系"转化成"教材内容体系",老师们则依据"教材内容体系",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体系",最后在这个体系框架内,结合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有老师反映,近几年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一会儿随着学洋思,一会儿又让学杜郎口,一会儿实施目标教学,搞得自己都迷糊了。"糊涂了!""越来越不会教语文了!"轰轰烈烈的课改,导致部分老师陷入了"课改高原期",出现了众多迷惘:语文到底该怎么教,教什么?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体验"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语文教学以灌输为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其实质是教帅的理解(抑或就是<教学参考书>的理解).教师虽强调学生"揣摩""领会""体验",但在以讲授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