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幼儿园的保育与教育是紧密结合,难以分割的。只有树立科学的保教观,保教有机结合,才能跟上现代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才能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现在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依赖性较强。重复性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特点,在每天的进餐、盥洗、睡眠、入厕等生活活动中,可以使幼儿学习最基本的生活经验。一、在盥洗活动中,教幼儿学习正确的盥洗方法。我们教孩子按正确顺序洗手,洗手后用自己的毛巾擦手,并在老师的提醒下,养成饭前、便后和手脏时随时洗手的习惯。在组织幼儿盥洗时,我发现幼儿一是不易掌握正…  相似文献   

2.
张丽霞 《教育》2015,(4):55
午餐是幼儿在园内每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包括餐前分餐、餐中管理、餐后整理三部分。一直以来,为了避免午餐过程的杂乱无序,教师总是会让孩子们坐在一旁等待,把所有的一切都完全安排好才让孩子过去吃饭。这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帮助幼儿分饭菜、组织幼儿洗手、帮孩子发筷子、拿毛巾、收拾碗筷、整理桌面……由于这段时间教师比较忙碌,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导致幼儿会有很长的一段等待时间。更重要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状态让幼儿对进餐感到无趣,养成了"坐享其成"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通常,午睡起床后,幼儿园都进行一些集体活动,如集体收拾床铺、盥洗、吃午点。如果有的孩子不能跟着做,我会反复提醒"快点,就等你了",惟恐孩子们不一致,会出什么差错。全班30多个孩子都聚集在我的身前,等我挨个儿检查完衣服、鞋子是否穿好,再走进盥洗室洗手,然后坐在位子上安静地吃午点,这时我才会暂时松口气。我认为,老师只有这样,才是责任心强;孩子只有这样,才是常规好。在培养幼儿主动学习过程中,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对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过多地组织集体活动有了一些思考,并尝试着减少对孩子的一些不必要的要求。今天…  相似文献   

4.
寒风乍起,如何正确地做好保育工作,使孩子健康地渡过寒冷的冬天,这是家长和老师都很关心的问题。我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冬季保育工作的“十字口诀”:“洗净喝足睡脱衣多晒太阳勤练体”一、洗净洗净,是指幼儿一日三餐及手脏时要勤洗手,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感染,预防感冒。要教给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将手湿透、洗净并擦上护手霜,防止冻伤和裂口。据我观察,一部分孩子洗手时只是将手淋湿便罢,有的甚至手还没全淋湿就算了。湿不透、洗不净,不能促进手部血液循环,加之手部长时间洗不净结成硬皮,经冷风一吹,很容易皲裂,给…  相似文献   

5.
在吃饭时,可对孩子进行一些必要的教育,归纳起来有以下八个方面。1.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吃饭前,家长督促孩子一起洗手,言传身教,使孩子从小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2.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品质。临吃饭,可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情况,叫孩子擦桌凳、摆碗筷等,饭后收拾碗筷,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相似文献   

6.
儿歌与镜子     
孩子上学以后,家里的一切都变成了快节奏,孩子从早到晚一直处在被催促之中。在家里,家长总是催促孩子快点起床、快点吃饭、快点写作业、快点练琴……在学校,老师也是不停地嘱咐学生,要带齐学习用品,要记好作业要求……天天如此。家长、老师觉得累心,孩子觉得烦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原因之一是孩子不会有计划有条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在午餐这一环节上,针对幼儿吃饭速度、数量上的差异,我们进行了“分人定组”实验。 “分人”即班上两位老师一位保育员明确分工,两位老师分别负责一半幼儿的菜和汤,保育员负责全体幼儿的主食;“定组”即按吃饭速度把幼儿分为四组,每位老师负责两组。餐前准备时,吃饭较慢的幼儿可先洗手用餐。 经过一个星期的实验,有了可喜的成绩。吃饭慢的幼儿是过去养成了边吃边玩的坏习惯,现在,老师有针对性地照顾他  相似文献   

8.
洗手     
每次吃饭前,都要求幼儿去洗手,可有的孩子到水房转一圈就回来了,有的则打开水笼头一冲就算完事了。我曾多次强调洗手的重要性,要求孩子们洗手要打肥皂,可他们有的还是因为贪玩偷懒不打肥皂。为了能让孩子们清楚地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我让孩子们做了一个小实验。首先,我把玩了一下午的孩子分成两组,让一组孩子到水房认真地洗手,另一组则不洗手。然后,我准备了一个削好皮的苹果,把它一切两半,分别让两组小朋友去摸半个苹果。摸完后,有的孩子发现“这半个苹果有点黑了”,接着,孩子们都纷纷过来看,果真,没洗手的那组小朋友摸过…  相似文献   

9.
一天,去幼儿园接儿子,看见一个小朋友正向老师告状:“老师,小文尿拉在衣服上了。”老师把小文叫到身边,看了看她的裤子,面向全班的小朋友说:“小文,告诉老师,是不是你刚才洗手不小心弄湿了衣服?小文是个讲卫生的乖孩子,知道大小便时要上厕所,对吗?”那个叫小文的孩子用一双漂亮的大眼睛望着老师,使劲地点了点头。老师帮小文换上干净的裤子,说:“下次洗手一定要小心,不要再把水弄到衣服上了啊。”“知道了。”小文说着蹦蹦跳跳地跑开了。细心的老师用美丽的谎言解除了幼儿的尴尬,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同时又用鼓励性的语言暗示幼儿大小便要上厕所,不要再有类似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小班家长会上,李老师播放了孩子在园一日生活的录像。家长看着小宝贝们自己吃饭穿衣、洗脸洗手、收发碗筷,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们纷纷向老师历数宝贝在家的种种“劣迹”:吃饭要喂,穿衣要帮,从来不收拾自己的玩具……听了家长们的抱怨,李老师提了几个问题,和家长一起讨论并达成了某些共识。孩子做事,你放手了吗?阳阳妈妈:阳阳在家从来不自己动手吃饭,每次吃饭时嘴翘得能挂上油瓶,拒绝拿勺子或筷子,非让大人喂着吃不可。我们想,为了保证孩子的营养,喂就喂吧。李老师:阳阳小时候是否对筷子、勺子产生过兴趣?你们放手让孩子尝试了吗?阳阳妈…  相似文献   

11.
陈丽霞 《考试周刊》2013,(86):189-189
部分保教人员往往“重教轻保”,新老师不知道保育工作有哪些内容。小班是孩子进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很多孩子会不适应.小班老师和保育员在日常活动中要注重保教结合.更细致地开展好保育工作。作者在小班阶段以“幼儿生活保育”为专题进行了研究.从教研学习、教研活动等方面促进保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幼儿刚入园时,好心的老师为了他们不至于吃不饱、吃不好,往往亲自动手喂饭。我认为,这样做对孩子有害无益。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摸索。 一是启发幼儿自己动手吃饭。幼儿刚入园,大多数不愿自己吃饭,我们就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有意识地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向好孩子学习,吃饭时都主动自己吃。  相似文献   

13.
活动目标 1.大班幼儿和小班幼儿结对活动三天,引导小班幼儿愉快地上幼儿园,初步培养小班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2.小班幼儿在大班幼儿的示范下,学说"老师早""再见"等礼貌用语,学习正确地洗手、吃饭、午睡、如厕,并乐意参加各类活动.  相似文献   

14.
在午餐这一环节上,针对幼儿吃饭速度、数量上的差异,我们进行了"分人定组"实验. "分人"即班上两位老师一位保育员明确分工,两位老师分别负责一半幼儿的菜和汤,保育员负责全体幼儿的主食;"定组"即按吃饭速度把幼儿分为四组,每位老师负责两组.餐前准备时,吃饭较慢的幼儿可先洗手用餐.  相似文献   

15.
每月话题     
等待中二班只有3个水龙头,每天饭前孩子们都要轮流洗手。汪老师为了不让大多数幼儿等待,总要不停地忙着组织没轮到洗手的幼儿一起做手指游戏或说儿歌。您认为这样做好吗?还有什么建议学会有秩序地等待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许多场合,都需要人们等待。这是每个人都...  相似文献   

16.
在幼儿园里,幼儿的生活常常需要成人的照料。笔者发现本班即将入小学的幼儿也存在过多依赖成人的问题。如:幼儿玩过玩具后,总把玩具到处乱放,等着老师去收拾;他们不会整理学习用具,不会削铅笔,不会叠被子。为了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就必须加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呢?笔者做了如下一些工作,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一、创设条件,调动幼儿生活自理的积极性  首先,我从创设精神环境入手,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他们自我服务的愿望。以前我们班上的孩子做事总是等老师去提…  相似文献   

17.
莫燕丹 《广西教育》2008,(19):90-90
对于幼儿期的孩子,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主要从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着手。独立生活能力主要表现为自理能力,如穿衣、吃饭、洗脸洗手、收拾东西等自我服务性的劳动。另外,家长应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和机会,如帮忙递东西,擦桌子等等,让孩子做大人的小帮手,从而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让孩子的手“多动”起来呢?我觉得,家长和老师的育儿思想和教育行为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唐田 《家教指南》2006,(5):25-26
幼儿园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不同之处就在于保教结合,即幼儿园教育是保育与教育相结合,因此幼儿园教师中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保育员,也叫生活教师,主要负责幼儿的生活照顾、营养卫生以及教育教学的配合工作。之所以这样配置,是因为幼儿的身心发育还很稚嫩,在生活、学习、交往等方面的独立和自理能力还不完善,处于正在发育的过程,所以教师不但要教孩子学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怀幼儿吃饭、喝水、睡觉等基本生活需要以及适应集体生活的基本情感需要。这一特点要求教师与保育员要相互配合,让孩子在优质的保教结合中得到快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谁叫××     
“谁叫××?”年轻的母亲愤恨得像头狮子,拉着孩子怒冲冲闯进教室。 正在教室里吃饭的幼儿被吓呆了。这位泼辣的妈妈不顾老师的解释、劝阻,旁若无人地冲着一位4岁大小的幼儿吼道:“你叫××,告诉你,今后再敢欺负我们孩子,我就把你送公安局去!” 望着这位舐犊情深的母亲,教室内的老师真不知说什么好。 本来,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小朋友一起玩,难免有个磕磕碰碰,但  相似文献   

20.
幼儿生活能力培养是幼教工作极为重要的一个内容。“三岁幼儿会弹钢琴不会系鞋带”,引发了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下面介绍我们对低幼儿基本生活能力辅导二则:洗手:小班幼儿不会洗手。如果老师只说一声“小朋友去洗手”,许多小朋友会跑到洗手间打开水管子冲一冲就回来了。如何正确地洗手,这需要老师认真地教,还应作出示范。让其先用水冲一下手,再打肥皂,挂一搓手心,再用一只手搓另一只手的手背,然后反过来再搓另一只手的手背,最后用流动水冲洗。进餐:吃饭时常常看到这种现象:孩子们认为放下了碗就等于吃完了饭,为了早放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