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信息污染,是现代社会信息化集成度不断提高所出现的一种新公害。它不仅给科技、经济和整个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而且还给人类的行为与射心造成极大的危害。为此,本文依据信息科学的有关理论,深入探讨了信息污染的形成、信息污染的本质、信息污染的类型、信息污染的途径等诸问题,同时就信息污染的治理也给予了一定阐述。  相似文献   

2.
信息污染与治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信息量的剧增在给人们带来更多有用信息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个日益明朗化的问题:即如何治理信息污染.大量的信息垃圾湮没、污染了极少量的有用信息,严重地降低了人们信息处理的效率.本文就信息污染的类型、信息污染的危害及如何治理信息污染作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日趋严重的信息污染问题已严重困扰信息产业的发展,构建信息污染指标体系是实现对信息污染程度进行实时监控的有效手段。针对信息污染的各种表现形式,本文提出了设计信息污染指标体系必须遵循的几项原则,给出了该体系的几项通用指标,强调了信息污染指标体系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伪经济信息的辨别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毅 《情报杂志》2002,21(11):19-20
伪经济信息的存在,对经营信息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导致决策者作出了错误的经济决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着重探讨伪经济信息的辨别方法,从而谋求科学的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5.
信息污染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淑云 《现代情报》2009,29(2):68-70
信息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就是信息污染。信息污染主要表现为信息超载、信息垃圾和计算机病毒等方面。信息污染妨碍信息使用者对真实、正确信息的及时获取和利用,严重干扰国家的信息化建设,阻碍信息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对于信息污染,必须严格加以控制和治理,控制信息污染,主要从信息技术、制度规范和用户防范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伍松  李军松 《科教文汇》2009,(26):64-64
信息污染对大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健康直接造成负面影响,防治信息污染是当前高校教育必须面对的挑战,我们必须不断提高高校教育者与大学生的素质,以控制信息污染的危害范围与程度。  相似文献   

7.
信息传播中的负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玉宁 《情报科学》2003,21(1):19-21,32
在信息时代,信息量的剧增和信息共享给我人带来更多有用的信息资源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隐患,信息污染就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文对信息传播中由于信息污染问题所带给人们的种种负效应进行分析,并从信息传播角度和环境角度论述信息污染的原因,从宏观与微观调控提出对信息隐患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新焦点:关注网络时代的信息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璐 《现代情报》2004,24(8):205-206
网络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但也带来了信息污染问题。文章分析了网络环境下信息污染的成因、表现形式及其造成的危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李明 《情报杂志》2001,20(11):24-25
如今大量的信息充斥着社会时空,信息泛滥甚至造成信息污染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邮件已经成为愈演愈烈的网络信息污染的主要媒介。通过对目前电子邮件造成信息污染的主要种类进行分析,探讨了控制电子邮件信息污染的主要手段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培养良好信息意识,防治网络信息污染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贾芳华 《现代情报》2002,22(7):62-63
信息污染严重危害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防治网络信息污染迫在眉睫。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是防治信息污染的根本途径,信息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为了构建信息污染测度指标体系,首先要采集信息污染源样本数据.文章将信息污染源大致归纳为四种主要类型,针对信息污染源的不同类型,将信息污染源的采集范围划分为内容范围、时间范围和地域范围.根据信息污染源的类型、特点和内容,针对分析信息污染的对象和目的,将信息污染源的采集方法确定为文献调查、社会调查及Web文本挖掘等几种方法,从而为定性和定量分析信息污染程度提供可靠、准确、实用的样本数据.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我国信息污染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日  琚兴 《现代情报》2011,31(8):169-173
文章运用文献计量等方法,统计分析了近十年我国信息污染研究的发文情况,分别从文献数量、期刊分布、作者、研究主题等方面揭示了我国信息污染研究的现状,归纳了信息污染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信息污染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信息污染研究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等方法,从数量、期刊分布、作者、研究主题等多方面,对我国有关信息污染研究成果的发文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指出信息污染研究的核心期刊、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发现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推进我国信息污染研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科学研究中的不规范行为与信息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小元 《科学学研究》1998,16(4):104-106
信息污染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导致信息污染的原因很多,其中科学研究中的不规范行为是导致信息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侧重分析了科学研究中不规范行为与信息污染的关系,指出这类信息污染对科学信息的传播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信息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分析了信息污染测度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设计原则、构建方法.通过确定1个目标层、4个控制层和20个具体指标,探讨构建一个系统完整、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信息污染测度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网络信息污染成为网络社会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但目前研究中对这一问题的定性描述,难以让公众形成正确的认知。为了解信息污染的分布和变化趋势,本研究基于内容分析法,以12321互联网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9年间发布的70份报告为分析样本,从网络信息污染的来源、类型和变化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统计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来自移动终端的恶意手机APP已经成为网络信息污染中的突出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信息污染治理的工作重心应当向移动互联网倾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信息异化的分析,本文认为信息异化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信息的过度依赖和盲目崇拜,以及由此产生的信息恐慌、信息癖、信息强迫、信息至上等现象;二是人们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利用信息以达到牟取私利或满足自己某种欲望的目的,此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信息污染、信息犯罪、信息安全等.鉴于此,本文从异化概念的分析入手,阐述了信息异化的内涵及表现,剖析了信息异化产生的主体根源,提出了基于主体因素的信息异化问题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8.
信息污染理论研究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The theoretical studies on information pollution in recent years are described.The emphases are put on the achievements,problems now existent,and the direction for future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