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论述评价撑杆跳高“自由起跳”技术的指标,从而使得撑杆跳高“自由起跳”技术的评价,有一个统一的指标评价体系,为客观评价优秀撑杆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提供统一的指标。为更多研究撑杆跳高技术的学者提供统一的评价和交流平台。撑杆跳高“自由起跳”技术,是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有一个短暂脱离撑杆约束的运动瞬间,技术动作要求运动员的踏跳点严格地控制在静态插穴时,上手握点的投影上。由此论述产生几项评价指标,如最后两步助跑至起跳完成这一过程的速度情况、起跳角度、上握手的投影点距起跳点距离、起跳及插穴时间、起跳时杆弦角以及起跳时杆弦的缩短量等。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对三名最优秀女子撑竿跳运动员进行动作分析,讨论其技术的合理性及特点。研究方法:横向与纵向结合的扫描摄影法。主要结果与结论:(1)蔡维燕采用先起跳后插穴的技术,其他二人采用先插穴后起跳的技术;(2)蔡起跳时躯干较垂直,其他二人后倾;(3)蔡的展体效果较好;(4)三人在推竿后没有进一步腾空。建议:最好使用同时插穴起跳的技术,起跳时保持躯干正直,并应加强上肢力量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5.60m水平以上3名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助跑起跳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现阶段我国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同世界级运动员差距不大,但助跑节奏存在问题,倒三步重心速度变化不合理;倒一步步长受限于起跳点,刘飞亮和杨雁盛助跑阶段最后两步步长变化不合理;刘飞亮采用“自由起跳”的起跳方式,“自由起跳”属于“跳插同时”型,主要技术特征表现为握竿高度高,翻竿时机早,起跳距离远,插穴时间充分,撑竿表现为“反弓”弧度明显,在起跳离地瞬间“正弓”才开始出现;建议杨泉和杨雁盛增加起跳距离,改进翻竿时机,刘飞亮提高最后两步节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教立定跳远时,会发现不少学生出现“二次起跳”的现象。“二次起跳”简单地说就是起跳前双脚或一只脚先原地向上跳一次再跳出,若不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必然影响学生的成绩和动作技术的掌握。  相似文献   

5.
三级跳远技术性强,“支撑强度”很大,在初学三级跳远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以便更好、更快地掌握其技术,并为取得优异成绩打好基础。1.不要先学跳远,再学三级跳远。跳远的起跳角度大于三级跳远第一跳的起跳角度才会取得好成绩,在学习跳远时会自觉不自觉地采用大于三级跳远第一跳的起跳角度。如果形成习惯以后再学三级跳远,则容易发生由于第一跳起跳过高而导致的在落地时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乃至腰部的损伤,不利于三级跳远技术的掌握和进一步从事三级跳远训练。对三级跳远  相似文献   

6.
1 前言 花样滑冰跳跃动作是由界限明确的各技术阶段构成,一个动作可分为助滑、缓冲、起跳、空中、落冰五个阶段,其中起跳阶段的技术最复杂,最难掌握。 起跳阶段是指身体重心从最低点开始,上升到刀齿离冰的瞬间为止。起跳可分为“刃”起跳和“点冰”起跳两大类,这两类起跳在技术上有一致的地方,也有差异,各自有明显的规律和特点。本文将对“刃”类型起跳为重点进行分析和研究。 “刃”类型起跳分为向前滑行和向后滑行起跳。向前滑行起跳的动作包括:3字跳、一周半跳、两周半跳、三周半跳……,统称为阿克赛勒跳。向后滑行起跳的动作有:后内结环跳(一、二、三、四周),后外结  相似文献   

7.
一、“翻正反射”在跳、转、扣动作教学中的运用(一)对“翻正反射”的理解:当动物被处于仰卧或側卧时,它马上就会翻正过来,这种反射叫做翻正反射。体育运动中,很多动作是在“翻正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运动技能,都要先转头,而后再转上体、下体。通过视觉,首先是头部先定位。(二)跳、转、扣动作教学中的难点1.技术难点:在起跳中身体必须完成跳、转、扣、摆等技术动作,使身体在空中转90°,背对横杆。但在教学中实际上多数练习者身体转不正,上体过早后倒,形成身体斜着过杆。2.产生毛病的原因:臂、腿提摆的同時摆动腿又要向内扣,动作比较复杂、不易掌握;  相似文献   

8.
1.合理的技术节奏是三级跳远训练的核心问题。这里所讲的技术节奏是指整个技术过程的节奏,它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快跑快跳的技术节奏;慢跑慢跳的技术节奏;快跑“慢”跳的技术节奏。在上述的三种技术节奏中,快跑快跳和慢跑慢跳都容易做到,但要想做到快跑“慢”跳,关键要抓好两点:一是在技术训练中要强调第一跳起跳后应把起跳腿留在垂直部位,让运动员逐步做到慢交换,晚交换,只要第一跳的节奏能控制好,就有利于形成快跑“慢”跳的完整技术节奏;二是加强着地技术的训练,使运动员掌握积极主动的“扒地式”着地技术,这对形成快跑“慢”跳的完整技术…  相似文献   

9.
跳远的关键技术是起跳技术,检验起跳技术最直接的方法是腾空步技术的好坏。这就是体育教学中以腾空步为跳远技术教学重点和难点的依据。单纯的技术教学不仅效率低而且记忆不牢,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呢?通过教学实践笔者的教学经验是:巧用迁移规律,强化关键环节。1跳远技术从跳跃“小水沟”开始在跳远技术教学前,先让学生跳跃距离2—3米不等的数条平行线──意即“小水沟”2—3次,学生练习时,教师提问:怎样才能跳得更远而不至于“落水”呢?学生就会回答:“快点跑”、“快点跳”、“向上摆腿摆臂”、“腾空时间长点”等,这时教师要恰…  相似文献   

10.
在排球比赛中,要实现“高、快、变”相结合的进攻战术,离不开跳,在运用扣、拦等得分技术时,也离不开跳。跳:包括起跳和弹跳两项技术环节。而起跳技术对更好地发挥技术,实现战术及其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排球技战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分析、研究它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第一个任务:学习和掌握最后两步助跑和起跳技术一、利用支撑竿做原地迈步(上一步)放踏跳腿的练习。两脚前后开立,摆动腿在前,重心落在后脚,同侧臂持竿(比肩稍高)放于脚掌侧前方20—30厘米处(图一)。当摆动腿向前跪膝时,起跳腿向正前方迈步,用脚跟先触地。  相似文献   

12.
在撑竿跳高教学过程中,起跳技术是教学的重点,跑跳结合则是教学的难点,“推插”起跳有利于使助跑和起跳协调连贯,也有利于金属竿向玻璃纤维竿转化,对体育系学生实验性教学,运用问卷调查、现场测试、数理统计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推插”技术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  相似文献   

13.
跳跃项目,是典型的速度和爆发力相结合的运动。它要求运动员具备高速助跑和完成强有力起跳的能力。本文就以改善跳远起跳能力,研究一种改进的新方法——“水平助跑,坡下起跳”。 我在少年跳远教学训练中,采用了“水平助跑,坡下起跳”这种练习方法。其实用性很强,能更直接有效地改善跳远的起跳能力(如图)。练习方法和要求: 一、全过程应以正确的跳远技术动作(助  相似文献   

14.
采用运动学和动力学相结合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对跳高运动员下肢肌的承受能力进行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①跳深纵跳练习可以作为提高跳高运动员起跳能力的专项练习;②跳高运动员起跳腿的承受能力直接影响缓冲和蹬伸过程,并最终影响起跳效果;③膝关节和踝关节,尤其是踝关节是二级跳高运动员下肢承受能力的薄弱环节。同时膝关节是最大缓冲时刻的“关键性环节”;④二级跳高运动员产生最大反跳高度的适宜高度为(35.0±4.56)cm,最大反跳高度为(48.00±3.78)cm;⑤适宜高度跳深的冲击载荷与摸高成绩、适宜高度跳深纵跳的反跳高度与助跑摸高成绩均呈高度相关,两者均是评价运动员起跳能力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视频拍摄和解析、实地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董子昂进行研究。认为,(1)其技术特点为:助跑最后2步步长稳定、步速快且保持能力强和质心不断升高;起跳过程中H0与H1较高,起跳着地时已获得向上的垂直速度,起跳时间短;起跳腿着地膝角较大,腿部肌肉弹性和超等长收缩能力出色;摆动腿摆动速度快。(2)其技术不足为:助跑速度、节奏和点位不稳定;起跳腿支撑能力差;起跳阶段速度转化率低,垂直速度慢、腾起角小和质心垂直工作距离短;过杆经济性差。(3)其失败跳次成因为:助跑速度过快超出自身可控范围;助跑节奏和助跑点位发生改变;起跳阶段速度转化能力降低;摆动腿摆速降低,离地时刻折叠程度和制动高度不充分;起跳腿蹬伸幅度小,离地时髋关节和膝关节未充分伸展。对青少年跳高运动员的训练提出建议:(1)助跑阶段训练中,在提高助跑速度前应先评定运动员起跳阶段速度转化能力;在提高助跑速度的同时注重助跑节奏、助跑点位及助跑稳定性;关注髋关节在助跑过程中的相对位置。(2)起跳阶段训练中,除训练运动员起跳腿支撑能力和蹬伸能力、摆动腿的快速摆动和高摆制动...  相似文献   

16.
跳远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助跑和起跳,助跑和起跳的动作技术越好,成绩也就越好,因此,我们在训练跳远项目时应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助跑和起跳训练上。但发现学生在起跳时,要么身体腾不起来,要么就是两脚过早落地,究其原因,是弹跳力即腿部的爆发力不够,以及腹肌力量差。为提高学生的弹跳力和腹肌力,我利用了“跳深”这一提高跳远成绩的方法,练习一段时间后,效果较明显。1.练习方法跳深:即人从低处通过摆臂(两臀同时上摆)和屈膝两脚同时蹬地,给人体一个向上的力,向上跳起,同时两膝尽量靠近胸部,这样跳到高处,然后跳回,这样反反复复地跳上跳…  相似文献   

17.
起跳时的摆动腿技术是跳高技术的重点,也是技术难点。良好的摆动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跳高训练法”一书中将其总结为以下5点:(1)可以提高起跳离地瞬间的身体重心高度H1;(2)迈步放脚时由于摆动的作用,可减小水平速度的冲击力;(3)向上的摆动反作用力可以加大支撑反作用力;(4)摆动动作的突停,其制动惯性力可增大垂直速度;(5)摆动动作是完成起跳动作的先导,是身体腾起后绕纵轴旋转的动力。可见,摆动技术在起跳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训练实践中我们应该选择有效手段加强摆动腿的技术训练。一、合理的摆动腿技术特征1.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在起跳腿尚未…  相似文献   

18.
<正> 六、三级跳三级跳远的成绩与助跑速度、各跳的起跳技术及三跳长度比例的长短有关。三级跳技术的发展可分以下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时,采用的第一跳或第三跳的技术,而把第二跳(跨步跳)作为一个必要的衔接单元。在30年代中,日本人发展了当时的三级跳技术。他们强调高的水  相似文献   

19.
一、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后沿直线连续进行三次跳跃的一项运动。第一跳叫“单足跳”;第二跳叫“跨步跳”;第三跳叫“跳跃”。三级跳远的成绩取决于助跑时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和起跳产生的垂直速度,同时还与每个动作完成的质量,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和三跳的比例有关。二、三级跳远的类型1.弹跳型(亦称高跳型):第一跳跳得既高又远,且每一跳都相对跳得较高,三跳比例约为:38%左右、30%左右、32%左右。2.速度型(亦称平跳型):第一跳  相似文献   

20.
评价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动作,裁判员首先考虑关于落地区的分界面问题.插斗的区域是一定的,运动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将跳高架向前移动80cm和向后移动40cm,而落地区的分界面是由插斗前壁内沿上口的垂直面所确定的(见图箭头所指处),起跳时和起跳前运动员不能超过这个平面接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