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也没有多少才气。搞文学创作凭的是一股傻劲、真诚和信心,也可以说是“乌龟精神”。就是不管兔子跑得多么快,我不追风、不赶潮,不为名所动,不为利所驱,认定目标不慌不忙,一步一步走下去。二十多年来,写了大约二百万字的作品。有中篇小说十五部,长篇小说两部,还有数十个短篇及报告文学、戏剧、电视剧之类。 为什么写作?写什么和怎么写?是每一个作  相似文献   

2.
作为武侠大师,金庸武侠小说的结构艺术在《笑傲江湖》中得到了最为完美的体现。在这部小说中,早期金庸武侠小说中那种雄壮基调已经全然逝去,这不仅仅意味着金庸心境的转换,更意味着金庸对侠义文化认识的深入,以及由此带来的莫名绝望。可以说,金庸的《笑傲江湖》正是以一种让人无可挑剔的武侠小说常规制式表达出一个让人永远无法平静的文化主题。  相似文献   

3.
小龙女是金庸名著《神雕侠侣》的女主角,白色是金庸赋予小龙女的代表色,也是小龙女的象征。本书中,小龙女几乎总是与“白衣”同时出场,金庸大量运用“白衣”妆点小龙女的形象,意味着“白衣”是通过小龙女形象折射出的金庸女性理想中的一种“意象”。它与女性形象的纯洁密切相关,它指涉着女性从肉体到精神的无瑕,它代表了金庸性别乌托邦世界对女性纯洁的渴望与守护。  相似文献   

4.
常用字探源     
十 金文中多作。文字学家马叙伦认为:古结绳时代以一条绳表“一”,而于一绳之中间作结表“十”。“十”字源于此是无疑问的,是个会意字。许慎在《说文》中说:“十为数之具也。”在解释章字时又说:“十,数之终也。”“数之具也”与“数之终也”大体相同,表示数字告一段落的意思。我们数数,数到十就结束了,再从头十一、十二往上数。《说文》讲的并非字源,而是对“十”所包含数字多少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在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宏篇巨著《人间喜剧》中,高老头占着一个特殊的位置;而在《高老头》里,高老头又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形象。首先吸引着我们的,便是高老头对他两个女儿的超乎寻常的爱,即所谓“基督父爱”,或曰“父性基督”。  相似文献   

6.
诗词漫谈     
壹 关于诗词格律 (一) 我有一个写传统诗词的亲戚,快八十岁了。八庚、九青、十蒸三个韵部,他从不混用。比《佩文韵府》还《佩文韵府》。堪称是“顽固派”。这类老先生恐怕今天也很少见了。但他对别人邻韵通押不反对,甚至再进一步放宽韵脚按今音押韵,他也赞成。这又是他的开明之处。因此我们可以“和平共处”。 但有一种意见认为今人写传统诗词务必以传统的平上去入为音韵标准,谁超越了“平水韵”范围谁就破坏了传统格律,从而也就破坏了传统诗词。就带点儿霸气了。汉语语音历代  相似文献   

7.
金庸先生在《鹿鼎记·后记》中写道,其小说的“技巧和价值”“长篇比中篇短篇好些,后期的比前期的好些”。五大卷1400多万字的“封刀之作”——《鹿鼎记》,在金先生心目里自然是最好的。我国近年来出版的金庸小说评论集子中也不乏这样的观点:“《鹿鼎记》是金庸的最独特、最深刻也最成功的史诗性作品,是他的炉火纯青的集大成之作”;“《鹿鼎记》就是金庸的《堂·吉诃德》”等等。另外,金先生在回答“《鹿鼎记》是不是别人代写的?”这一读者来信所提出的问题时,还明确地说:“《鹿鼎记》已经不太像武侠小说,毋宁说是历史小记。”  相似文献   

8.
客观地说,金庸先生的小说在我国有着庞大的读者群,加上与小说同名的影视片的宣传作用,“金庸热”在较长时间内不会衰退。如何对待和评价它,这是个有趣的课题,值得认真研究。 一前年,一位学生完成文学硕士研究生学业后来看望我,并赠送了金庸的几部小说,建议“抽时间研究研究”。我不以为然。一次信手翻阅,竟被迷住,掉进了“金庸热”的漩涡,逐渐改变了原来的偏见,关心起小说的评论来。首次笔谈难免粗鄙,倘有唐突之处,祈望方家权且视若刍荛者之言。  相似文献   

9.
《醉醒石》是继“三言、“二拍”之后文人创作的一部比较优秀的拟话本集。它作为明清白话短篇小说林中的一部代表作品而被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2年收入“十大古典白话短篇小说”丛书。  相似文献   

10.
良心如枕     
一个人能对自己的行为完全负责,这不是一件小事。———高尔基午后,倚于床头闲翻杂志,看到一个句子:“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我就随手记在纸上,细细体味。这个句子让我想起一些事来。这件事是发生在我母亲身上的。夏天晚上,我们在院中纳凉。一只半大的白兔从门缝跑进我家,赶之不去。母亲说:“天这么晚了,让兔子往哪儿去呢?弄不好会让什么给吃了。先留它一夜吧,明早谁吆喝,再还给谁。”我就找出一个笼子把兔子安置下来。到了第二天,并没有人吆喝少了兔子,又过了好多天,还是没人找。兔子在我家一天天过下来,母亲却日益感到不安。“瓜…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人学外语必须学好中文我自幼爱看“闲书”,至今看“闲书”已数十年才悟出“书到用时方嫌少”的含义.书越读越觉得自己孤陋寡闻、知识浅薄,故拼命地买书、看书,只恨日月苦短,一味率性而读.因为我觉得我读的书必须是我所欣赏的.从阅读中可以获得最大的乐趣,书所赋予人的思想远比现实生活更加生动、迷人.  相似文献   

12.
建国后,思想政治工作在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确实出现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左”的失误走向“右”的失误的倾向。使一些党员、干部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程度不同地受到影响,有的人甚至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在这样或那样的片面性之间摇来摆去,给党和人们带来了严重的损失。那么,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就在于我们还没  相似文献   

13.
70年代末,中国社会开始了重大历史性的转变,“四人帮”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宣告结束,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然而,年轻的共和国从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接连走了一程又一程的弯路,特别是“文革”十年给中国带来的地震般灾难,使这块古老的土地久久呻吟不止,举国上下百废待兴而又积重难反。作为时代的产物与时代精神表现,70年代末期复苏的现实主义文学便不断冲出长期以来形成的遮蔽着人们视线的教条主义和极左思潮的迷雾,大多数作家能以理性的目光去烛照那段扭曲变形的历史,伤痕文学便在这一回眸中流了泪。“文革”中的“老右”,有一些曾蹲过监狱,因此,文学描写的对象少不了他们,少不了隔绝两个世界的那堵大墙,大墙文学在伤痕文学的画卷里理所当然地占据了一定的篇幅。  相似文献   

14.
在整个小学数学的学习中,“计数单位”是认数和计算的根基。唯有把握这个根基,才能使学生的认知经历螺旋上升的过程,从而建立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体系。本节课教学中,笔者直观渗透计数单位“一”的概念,让学生充分感知数数的过程就是计数单位运用的过程,为后续《11—20各数的认识》中,由“10个一就是1个十”引出新的计数单位“十”,奠定了清晰的脉络基础。  相似文献   

15.
“DINK 家庭”——新的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INK”即英文.“Daple In No Kiddy”缩写的中文谐音.“丁克夫妇”是英文DINK的音译,特指双收入、无子女的夫妇.它代表着一种崭新的“家庭模式”——具有生育能力的夫妇自愿不要孩子,而组成一个个自由自在的“两人世界”.六七十年代,欧、美、日本等国曾流行着这样的“两人世界”,并称之为“丁克家庭”或“丁克夫妇”.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丁克夫妇”这一家庭模式带给社会一个崭新的现象.一、“DINK家庭”冲击神州本来,丈夫、妻子、孩子,这是普天下公认的最标准的家庭结构,而中国的生育观念受小农经济的制约,追求的是传宗接代,多子多孙.然而,曾几何时,在当今中国的一些城市也开始出现了“DINK家庭”,而且数量与年俱增.当中绝大多数人是年轻人.十年前,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的“不生育文化”,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同样有了市场.据北京的一次调查表明,在1984年以来的结婚  相似文献   

16.
对“尚左”、“尚右”的解释,历来说法纷纭.中学教材中,《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句中“虚左”的解释是;“左,左边的位子,是上位.”而《陈涉世家》“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句中“闾n左”的解释是:“古时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闾左就是用来指贫苦人民”《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句中“右”的解释是:“上.秦汉以前,位次以右为尊.”汉魏以后称世家大族为“右姓”,古时称重要职位为“右职”、称有声望的大族为“右族”.“右望”、也是以右为尊.看来,对“左”、“右”孰为上,解释确乎不一.那么,“尚左”“尚右”究竟如何分辨呢?.  相似文献   

17.
我国齐梁时代的著名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写的《文心雕龙》,是一部系统而又精深的古典文学理论名著。这部名著,自问世后一直为人们所推崇和赞许:“深得文理”,“议论精凿”,“体大而虑周”等。它对当时和后代的文学创作及文学理论的发展都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对这部巨著进行较系统地论述,并着重于指其要点进而阐发和论述,以期弘扬这部在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有着相当重要地位的宏著。  相似文献   

18.
1、0、-1在数学教学中屡见不鲜,但它们的应用至关重要。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注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抓住一般,而且应该不放过任何一个特殊,这样才能使我们在教学中不因特殊而出错,掌握了1、0、-1这几个特殊数在解题中的应用,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难题变易。  一、“1”“1”是一个既特殊又非常重要的数,小学数数时就是从“1”开始,学习数字时也是从“1”开始,“1”可用在数学教学中的计算、化简、证明中。“1”与任何数相乘仍得原数 a·1=1·a=a任何数除以“1”仍得原数 a÷1=…  相似文献   

19.
《天龙八部》是金庸所有武侠作品中最令人感慨万千的一部。小说中的风风雨雨、恩恩怨怨以及那整体密布着的人间鬼狱般百结愁肠和郁闷情怀令人感受到的是金庸对苍茫人生的深刻顿悟与灵魂超脱的心静如水。事实上,《天龙八部》不仅显示出金庸作为武侠大师想象能力的出类拔萃,更道明了这位旷古奇才那感人伤世的仁恕之心。可以说,在《天龙八部》中,金庸以无法摆脱的偶然和近乎命定的绝对向人昭示着生命的悲哀和无望。  相似文献   

20.
福建船政的辉煌在于学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办于1866年的马尾船政局是当时我国最大的制造新式轮船基地,也曾是远东最大的造船企业,在我国近代化进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然而,它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具有重大意义、产生深远影响的则是它的船政学堂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在近代教育史上写下了辉煌篇章。 一、创始之意不重在造而重在学 马尾船政局的首倡着左宗棠于1866年12月明确阐述了兴办部政的指导思想:“兹局之设,所重在学造西洋机器以成轮船,俾中国得转相授受,为永远之利。”~①“夫习造轮船,非为造轮船也,欲尽其制造驾驶之术耳;非徒一二人能制造驾驶也,欲广其传使中国人艺日进,制造驾驶展转授受,传习无穷耳。”~②而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则进一步指出:“船政根本在于学堂”,“当初创始之意,不重在造,而重在学”希望“十数年之后,人才蒸蒸日上,无求于西人矣。”~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