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教材用30%蔗糖溶液作质壁分离剂进行实验,质壁分离现象当然明显。但是,学生实验时难免要把蔗糖粘附在显微镜机械部分甚至镜头上,而蔗糖具有粘性,不易用纱布或擦镜纸把蔗糖揩净,且毒菌在蔗糖存在下极易繁殖,而使镜头表面极易发霉长雾,因此,对显微镜有一定的损害作用。 为此,我们能否找到一种不具粘性且易擦净的物质代替蔗糖作质壁分离剂呢?一般地说,无机盐是没有粘性的,且从理论上看,用植物细胞含有的元素所组成的无机  相似文献   

2.
生物玻片标本是指微细的生物或从生物体上切下来的微小薄片,经过一定处理,封存在盖玻片与载玻片之间制成的标本,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种微生物的结构等,是生物实验教学的常用教具。据调查,在普通中学中,一方面由于条件所限(显微镜或全套的玻片标本尚未完全配齐),另一方面一些生物教师对玻片标本在生物教学中的地位认识不够,现有的玻片标本并未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显示其独特的作用。尤其在农村中学,一部分玻片标本被长期搁置不用,连规定的相应实验也很少开设,这无疑是对现有实验条件的浪费。 我校充分利用校办厂(张家港市生物制片厂),这一有利条件,把玻片标本充实到初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我校高考生物平均成绩均超张家港市平均水平,1987年曾获张家港市第一)。下面就结合我们的实  相似文献   

3.
观察布朗运动 ,是学习分子运动理论 ,研究热学现象的基础之一 ,在教学中一直是个难点。近两年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较大的改进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改进主要在显微镜装片的制作和观察方法两个方面。制作被观察液体的装片 :①过去我们都是按照生物课上的一般方法 ,将一滴配好的被观察液体滴在载玻片上 ,再把一片盖玻片盖上去 ,放在显微镜下观看。观察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被观察液体定向流动的现象 ,而不能观察到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我们分析 ,液体定向流动的原因 ,除载物台不水平外 ,还有载玻片与盖玻片压的不紧、液体蒸发快、空气流动、热对…  相似文献   

4.
生理卫生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材料用具显微镜、消毒牙签、载玻片、盖玻片、0.9%NaCl溶液、碘液、实验报告纸、3H和HB铅笔各一支(学生自备)。示范镜演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在示范镜旁放两张图,一张为人的口腔粘膜细胞模式图,标注其结构名称。另一张为示范镜内实际观察图,标注其结构名称。实验二用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材料用具显微镜,每一实验小组配置一套四种组织的切片,装在一个切片盒内,每个切片写好序号,其中每种切片的序号统一,这样便于老师组织教学。(每套切片盒内至少包括生理卫生课本第10~11页图4~7所示…  相似文献   

5.
实验目的学会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了解叶绿体的形态及分布情况。实验材料可选购新鲜的菠菜、青菜、萝卜等叶片;也可买正发芽的蚕豆,种于花盆内两周后,采其叶用;夏、秋季可采摘玉簪的叶片为材料。实验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清水滴瓶。方法步骤1制片 用镊子的尖头撕取叶的下表皮,置于已备好的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展平并盖上盖玻片。2镜检 先用低倍镜观察:视野是叶的下表皮,由形状不规则的表皮细胞构成,其间镶嵌有气孔;气孔的周围是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细胞内有绿色、扁平的球形或长卵形…  相似文献   

6.
实验目的借助观察细胞质中的叶绿体移动状况、理解活细胞中细胞质是不断流动的。这种流动不仅加速细胞与外界物质的交换 ,也促进细胞内营养物质的运输。材料用具黑藻小枝或鸭趾草的雄蕊毛、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水槽、水温计、清水滴瓶。方法步骤1.观察黑藻叶细胞采捞池塘中新鲜的黑藻小枝 ,养殖在水槽中 ,置于向阳处或用 4 0 W白炽灯照射 ,水温维持在 2 0~ 2 5℃之间。实验时 ,将黑藻枝捞出 ,用镊子摘取幼嫩的小叶 ,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 ,盖上盖玻片。先低倍后高倍镜观察 ,可以看到叶绿体正随着细胞质缓缓地流动。注意观察每个…  相似文献   

7.
在“观察材料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 ,在实验材料的选用上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有的地区做实验前较难觅到新鲜的紫色洋葱 ,或因学生撕取洋葱外表皮较难操作 ,影响了实验效果 ,本文就一些替代材料与洋葱内、外表皮在实验中的效果进行对比 ,分析这些实验材料在实验中的效果。还尝试用 4 0 %蔗糖溶液进行实验并观察效果 ,以期找到一些更合适的实验材料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1 实验过程( 1 )将新选择的材料分别按课本要求制成临时装片。现以花瓣表皮临时装片为例 ,将制作方法介绍一下 :取一片新鲜花瓣于食指和拇指间 ,用食指和拇指稍用力…  相似文献   

8.
在人教版《生物》第一册中,《生物组织中可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其方法是将花生的子叶切成薄片,在薄片上用苏丹Ⅲ染色,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后,再制成临时切片进行观察。由于学生所切的花生子叶较厚,观察到脂肪颗粒现象不明显。为此,我们经多种方法尝试,将花生的子叶在载玻片上制成涂片后,进行观察,学生观察到脂肪颗粒现象非常明显。1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因此,可以根据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鉴定生物组织…  相似文献   

9.
生物显微镜是生物教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精密光学仪器 ,由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两部分组成。机械系统包括 :镜筒传动部分、物镜转动部分、载物台、压片夹和遮光器的转换部分 ,镜架和底座的转动部分等。光学系统包括 :目镜、物镜、聚光镜和反光镜等1 维护和保养(1 )整体保养 :生物显微镜要放置在干燥阴凉、无尘、无腐蚀的地方。使用后 ,要立即擦拭干净 ,用防尘透气罩罩好或放在箱子内。(2 )机械系统的维护保养 :使用后 ,用干净细布擦净 ,定期在滑动部位涂些中性润滑脂。如有严重污染 ,可先用汽油洗净后再擦干。但切忌用酒精或乙醚清洗 ,因为这…  相似文献   

10.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方法的改进,共分三步。 第一步,先后用低、高倍显微镜观察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结构。 第二步,用30%的蔗糖溶液浸泡葱表皮标本,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壁分离。 第三步,用清水换去标本中的蔗糖溶液浸泡标本,镜观质壁复原。 其中第二步按课本中用30%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两侧进行反复滴吸浸泡标本和第三步用清水在盖玻片两侧进行反复滴吸换去标本中的蔗糖浓液浸泡标本的操作方法,使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都很迟缓。不仅效果差,而且仅这两步实验即占用了近40分钟,在当堂完不成实验教学任务。这是因为(1)蔗糖浓液在盖玻片下较难扩散,(2)用清水在盖  相似文献   

11.
1 简单玻片的制作人教版自然十一册《细胞》一课中 ,要求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 ,为此需要学校配备大量的细胞玻片。使用成品玻片要占用学校一定的资金 ,并需要不断的保养以防止玻片的损害。同时使用成品玻片教学 ,学生有时会产生“这是我平时看到的东西吗 ?”的疑问。为了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 ,更加吸引学生 ,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可信的观察前提 ,我尝试让学生自己制作简易玻片。(1)具体方法以洋葱表皮玻片为例 :用镊子取下洋葱表皮 ,轻放在透明胶带上即可。 (注意 ,洋葱表皮不要太大 ,小于 1平方厘米最佳。)使用时可把胶带的…  相似文献   

12.
一、玻璃仪器的洗涤化学实验用的仪器是否净洁,直接影响着实验的效果。在化学实验室的工作中,洗涤玻璃仪器不仅是一项必须做的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也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1.洗涤玻璃仪器的一般步骤:玻璃仪器用完后要及时清洗,以免溶剂挥发后污物干涸或在空气中发生变化生成难于清洗的物质。洗涤仪器的一般步骤是:先用自来水冲洗,然后把水倒净,用蘸有洗衣粉或洗涤剂的毛刷刷洗,最后用水冲净。必要时,还要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玻璃仪器被洗净的标志是器壁上不挂水珠。凡是已洗净的仪器的内壁,绝不能再用布或纸去擦拭。2.洗涤玻璃仪器的几种…  相似文献   

13.
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必备的常用仪器 ,属于精密的光学仪器。在使用和存放过程中 ,如果不注意保养和维修 ,很容易出现故障而无法使用以至报废。下面就光学显微镜的日常维修与保养方法做一介绍 ,供大家参考 :1 光学显微镜的维修(1)常用维修工具 尖头镊子、尖嘴钳、洗耳球、大、中及小号螺丝刀、木条 (用牙签代替 )。(2 )材料和药品 软毛笔、纱布、脱脂棉、二甲苯(化学纯 )等。(3 )常见故障及维修①目镜、物镜内沾有尘埃而影响观察效果。当目镜内部有尘埃时 ,可旋开丝扣 ,用毛笔刷去灰尘 ,再用纱布沾少许二甲苯揩拭透镜 ,以除去…  相似文献   

14.
实验教学对学生掌握与巩固理论知识、对基本概念的形成以及使学生初步学会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生物实验用的玻片标本供不应求,或因质量低劣,不能满足生物实验教学的要求.现介绍几种操作方法简便、实验材料易得和实验效果较好的临时玻片标本制作的实验方法,教师在准备实验时可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 ,也是生物实验教学中最基本的仪器之一 ,在应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过程中 ,常常因显微镜出现一些故障 ,从而影响观察效果。因此 ,了解显微镜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①镜筒下滑 ,调节升降时有跳动或轮空感。通常双手握住左右两侧的粗准焦螺旋 ,向正反相对的方向适当用力对旋 ,直到调好为止。②斜关节过松或过紧。用显微镜维修专用工具 ,如尖嘴钳插入关节上的二孔调节松紧。③用低倍或高倍物镜观察物体浑浊不清。若不是调节不正确所致 ,可查找镜头螺旋是否松动 ,旋紧即可排除 ;或因镜片…  相似文献   

16.
新编高中物理理教材中,增加了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的学生实验.所用器材有学生电源,灵敏电流计、导电纸、测电笔、电极、导线及图钉、木板等.其中导电纸、测电笔、电极等自制.导电纸是用较厚而光滑的纸(如牛皮纸、道林纸等)和碳素墨水来制作,方法是用毛刷均匀地将碳素墨水涂在牛皮纸的光面,要使碳素沉积有一定的厚度.刷好的纸要阴干不要曝晒,以防止卷曲.只要碳素墨水干了后不出现明显的一道深一道浅不均匀的痕迹,就可使用.也可将较好的书画墨用砚台研磨后,用刷子均匀涂在纸上来制作.  相似文献   

17.
话说OK     
王荣荣 《阅读》2007,(7):67-67
小朋友们,我们将右手拇指与食指指尖相对,形成一个“O”形,其余三指自然伸开,这个手势表示“OK”。在日常生活中表示“好、行、可以、同意、顺利”的意思。这个手势语,通常在不便口头交流或对话双方距离相距较远时使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证明空气受热体积膨胀。 实验器材:烧瓶、有喷嘴的玻璃管或细口径玻璃管、带孔橡胶塞、水槽、热水、红水。 实验步骤:1.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2.将玻璃管吸满水(红色更好)后,用食指  相似文献   

19.
正1教具装置图(见图1)2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①利用LED灯的强光代替自然光作为光源,使显微镜呈现的图像更清晰。在阴天或停电的黑暗环境中更能体现其优势所在。②将显微镜的目镜用自制的显示屏代替(或直接投影在投影仪上)后,图像放大显示在显示  相似文献   

20.
1.常规实验的分析 牛顿环是证明单色光干涉的普遍采用的实验,它的实验装置见图1.光源采用发单色黄光的钠灯,它所发的单色黄光到达半透明的光束分裂片后,经反射到达一个平放在玻璃板上的平凸透镜的凸面上。黄光的一部分从透镜的凸面上反射,另一部分透过透镜,到达底玻璃板,由玻璃板上表面再反射回来。两部分反射光透过光束分裂片后进入一台低分辨率的显微镜(低倍显微镜),就能在这台显微镜中看到明暗相间的环纹——牛顿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