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酒神精神"是尼采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意向,影响了后世无数文坛巨匠,"五四"时期的郭沫若即是其中之一。从郭沫若对尼采"酒神精神"的接受,在酒神精神状态下营构自己的艺术宫殿,以及作品中包涵的"酒神精神"等几个方面来看,尼采的"酒神精神"对郭沫若创作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尼采的哲学思想发轫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尼采试图通过从古希腊研究中获得的悲剧世界观来克服这种悲观论。进而,他提出了强力悲观主义,同时,自然而然地由它引申出酒神精神,并将此作为其哲学的核心。尼采的酒神精神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肯定生命;毁灭是种大喜悦;超越善与恶。酒神精神是尼采哲学思想的秘密。  相似文献   

3.
酒神精神是尼采哲学的核心。郭沫若及其诗集《女神》体现了个性解放及“五四”时代精神,其中所表现的对生命强力意志的张扬,重估一切价值破坏与创造及其诗作中表现的迷狂与醉境都体现了尼采的这种酒神精神。  相似文献   

4.
《木木》是俄罗斯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品。小说讲述了一个忍辱负重的农奴在地主婆的欺压下最终走向反抗的故事。主人公格拉西姆的复杂性格,具有非凡的艺术感染力。本文试图通过对尼采的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的理论的分析,来阐述主人公格拉西姆的复杂性格。  相似文献   

5.
唐婷 《文教资料》2014,(31):83-85
尼采说:“希腊悲剧在其最古老的形态中仅仅以酒神的受苦为题材,而长时期内登场的舞台主角就是酒神。”①不同于希腊悲剧,王尔德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中关于酒神受苦,即其承受个体化原则而所做的反抗,涉及较少。作者更多地是展示了日神因各种原因不在场后,酒神的大行其道,及其带来的不可阻挡的摧毁力。本文通过对《道林·格雷的画像》这一小说中酒神轻易出场原因的分析,探讨酒神性质的转变问题,并对尼采用希腊悲剧的酒神精神来拯救现代人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6.
尼采对希腊悲剧与神话的理解,直接与他对希腊哲学精神的理解一致,这中间都遵循了日神与酒神的对立与统一原则。明亮清澈的精神表现为阿波罗日神精神,黑暗的、恶魔的、泰坦式的、野蛮式的世界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世界。荷马、希腊哲学是希腊思想运行的两极。尼采强调了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是希腊悲剧精神的体现者。  相似文献   

7.
李健吾是一位具有独特的美学追求和艺术风格的现代剧作家,他在剧开辟了新的审美领域与表现艺术。运用尼采的戏剧理论、观点,深入考察李健吾的悲剧和喜剧人物的蕴涵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及其融合的不同形态,探讨李健吾剧作中酒神精神和日神梦幻赖以生成、发展的文化渊源,力求开拓李健吾戏剧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尼采对希腊悲剧与神话的理解,直接与他对希腊哲学精神的理解一致,这中间都遵循了日神与酒神精神的对立与统一原则。明亮清澈的精神表现为阿波罗日神精神;黑暗的、恶魔的、泰坦式的、野蛮式的世界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世界。希腊哲学、希腊悲剧是希腊思想在其运行的两极。尼采在此强调了前苏格拉底哲学的生命原则。生命表现在酒神与日神精神的统一,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是希腊悲剧精神的体现者。  相似文献   

9.
尼采将音乐视为艺术的最高形式,视为一切艺术的母胎。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完整地勾勒了音乐形态和音乐精神的演变历程。以音乐形态为着眼点,结合不同时期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关系的变化,可以将《悲剧的诞生》中音乐形态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民歌与抒情诗、酒神合唱歌队与悲剧,以及现代歌剧三个阶段,各个阶段音乐形态的演变反映了音乐精神兴盛衰微的变迁;而从尼采对瓦格纳音乐戏剧前后期态度的转变中,又可以见出尼采对重振音乐精神的不断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10.
汉画像是中国汉代先民留给后人巨大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前辈们通过对汉画像的研究,概括出汉画像的题材谱系:天文图像、升仙图像、历史故事图像、祥瑞图、战争图、狩猎图、庖厨图、乐舞百戏图。在这些纷繁复杂的汉画像中,表面的太阳、酒杯、酿酒、对酌体现着尼采的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深层次地对生命的肯定与对生命的迷狂更加体现着理性的日神精神与非理性的酒神精神。  相似文献   

11.
王青伟的《村庄秘史》具有悲剧的"酒神精神"本质。小说述写一幕幕几近癫狂的情景,通过悲剧的丰富呈现,展示"酒神精神"的本质——直视人生悲剧,不回避人生痛苦,向往超脱和永恒。小说因而达到"形而上的慰藉"的悲剧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2.
赣南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中央苏区时期曾培育创造了艰苦奋斗、创造"第一等工作"等苏区精神;赣南也是世界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客家先民在历经关山、转徙万里的过程中,凝练出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和博大精深的客家精神。在近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赣南师范学院继承和发扬苏区精神和客家精神,培育形成了具有赣南师范学院鲜明特色的大学精神——赣南师院人特有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13.
酒神精神对20世纪中国文学颇有影响,尤其与革命文学叙事纠缠甚深。在革命叙事中,酒神式强力意志与生命的酒神状态均得到表现。由于革命意识形态与酒神精神的价值诉求不同,革命叙事充分改造了酒神精神。但革命意识形态推向极端时,酒神精神将从其非理性一面喷薄而出。  相似文献   

14.
在五千年的发展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传承性与时代性相统一,其核心在历史上早已形成且代代相传,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具体内涵和表现形式又有显著的时代印记  相似文献   

15.
蒲松龄与酒     
酒在蒲松龄的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也对《聊斋志异》的创作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蒲松龄与酒的研究,有利于丰富蒲松龄行迹研究和蒲松龄精神世界研究,同时,也对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聊斋志异》大有裨益。本文拟从蒲松龄的生活与酒、蒲松龄对饮酒的态度、酒对《聊斋志异》创作的影响这三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加强党性修养是党的作风建设的基础,党的作风则是党性修养的外在体现。加强党性修养,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要遵循党性修养的基本原则,不断在工作生活中加以锤炼,最终促成良好作风。  相似文献   

17.
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基本内涵的沂蒙精神,秉承沂蒙优秀思想文化和革命传统。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太行精神等革命老区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沂蒙精神一经形成,即成为沂蒙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沂蒙文化中最深刻、最本质、最内在的东西。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对于推动临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沂蒙精神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既具有人民性,更具有鲜明的党性,是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党群关系建设的实践结晶。山东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作风建设,是党群关系建设的具体表现。当前,弘扬沂蒙精神,其核心要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加强党群关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沂蒙精神蕴含着坚定的政治方向、创造性精神风貌和鲜明价值取向。从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角度深入研究弘扬沂蒙精神的现实要求和践行路径,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沂蒙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有非凡的意义。要从党和人民两个角度研究,才能更全面、更客观地理解和把握沂蒙精神。这样才能凝聚民心,开发民智,调动民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使沂蒙精神大显身手。这也是当今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2013年是哈军工创建的甲子年.哈军工之所以创造了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主要原因是在办学中形成了哈军工精神.陈赓的教育思想、观念,是哈军工精神的核心,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如,“善之本在教育”,突出强调把握教育的方向和根本目的,这是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的前提;“教之本在师”,强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是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的关键;“一切为了学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是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的核心;“尖端集中,常规分散”,强调突出重点,创建特色,这是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