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迈克尔·戈德海伯在<注意力购买者>一文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非但不是稀缺资源,相反是过剩的,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的资源……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世界的主宰."那么,在教学中要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样需要教师不断寻求吸引学生"眼球"的方法,把注意力作为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本人在近几年的<商品知识>教学中,对此作了初步探索,认为要持久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课所要学或教的知识并不难 ,难的是如何持久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长期以来 ,广大政治教育工作者为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从教学的策略、模式、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改革 ,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总体而言 ,此起彼落 ,不尽人意。原因之一 ,即在各学科的教学中 ,政治课没能持久地竞争到大量的注意力。 1 997年 ,迈克尔·戈德海伯在《注意力购买者》一文中指出 :“在互联网时代 ,信息非但不是稀缺资源 ,相反是过剩的。相对于过剩的消息 ,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  相似文献   

3.
初中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开发智力的钥匙”。学生对地理课感兴趣的时候,往往自觉性强,注意力集中,能和教师积极配合。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一、灵活多变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初中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新课教学之始,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灵活多变,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学生就会以饱满的学习精神和专一的学习态度参与学习。一是设置悬念导入。如在教学《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时,首先提出:为什么我们这里夏季白昼长,气候炎热,而冬季则恰恰相反?为什么一年之中会产生季节的变化?要知道它的原因,就得从地球的公转说起。这种运用悬念导入的方法,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兴趣,引起强烈的求知欲。二是读图导入。这种导入与学习新知识联系密切,过渡自然。通过读图活动,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情境。三是运用景观图片导入。如在教学《西亚和北非》一章时,首先让学生观看课本前面的《尼罗河的风光》《也门清真寺读可兰经的人》等彩图,把他们的注意力直接引入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世界,引起学习本章内容的兴趣。二、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引...  相似文献   

4.
英语课堂教学中,切入新课是一门艺术,精彩的导入形式能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眼球。在上新课的第一环节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成功的导入是上好新课的关键。英语老师在备课时,要结合新课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心理特征,找准最佳切入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学生感兴趣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为完成有效的课堂教学作好铺垫。  相似文献   

5.
政治课难上,中专政治课更难上。一是因为政治课理论性强,过于抽象;二是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政治课不像专业课那样有实际应用功效;加之中专生没有升学压力,失去了学习的内在动力。那么如何上好政治课呢?笔者从近十年的中专政治课教学中感到,要想上好政治课,必须善于把握“热点”,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一、抓住“热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谓“热点”,就是当时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青年学生思维活跃,接受信息快,“热点”往往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抓住“热点”,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上。如上经济课,讲第…  相似文献   

6.
许颖 《教师》2013,(36):64-64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具体场景或者氛围,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方面要“落实教材”,另一方面要“结合生活”,因此,教师要创设学生乐学的学习情境,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地进入学习氛围,以饱满的激情投人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教学中的艺术包装是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心理积极性和生理器官活动,使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和创造,实现“要我说”向“我要说”的转变。在口语教学中如何进行“艺术包装”。达到交际效果呢?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是培养多种能力的前提,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兴趣不仅能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而且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在自然教学中,生动活泼地学习常识以至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是非常重要的。a.把握好每节课的开头,培养学生对自然课的兴趣。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如果能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开头,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如教《杠杆》这课,我设计先让学生讨论几个注意力不够集中的…  相似文献   

9.
陶彩萍 《考试周刊》2010,(15):124-125
英语著名语言学家Dick Allwright指出:“如果语言老师能组织一些活动来吸引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意义上.使用所学的外语,通过交流来解决问题,那么,语言学习就会自然发生。”《新英语课程标》要求教师尽量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结合英语课实践性强的特点,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初中英语教学活动就是要促进学生在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自觉地把注意力从语言形式向语言意义转向信息和情感的交流,主动运用语言结构进入语言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政治课难上,职业高中政治课更难上。一是由于政治课理论性强,过于抽象;二是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政治课不像专业课那样有实际应用功效。加之职业高中学生没有升学压力,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对此,笔者认为要想上好政治课,教师必须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把握“热点”,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抓住“热点”,理论联系实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所谓“热点”,就是当时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青年 如何提高政治课学生思维活跃,接受信息快,“热点”往往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抓住“热点”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上。如讲…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入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在教育的过程中,就不仅仅是传授简单的书面知识,关键要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开展生动的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实现学生兴趣的提升,就成为教学工作的重心。  相似文献   

12.
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过:“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深切地缅怀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本课中有很多震撼人心的细节描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抓住细节描写.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并体会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3.
《实验版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情境,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创设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所以在课改以来,教师千方百计地为课堂教学创设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谓“无课不情境”。但是随着对课改精神的践行和摸索,很多一线教师提出一些所谓的情境是伪情境,是为了情境而情境,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创设和谐、生动、自然的学习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2004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把广告词作为考查对象。全国卷要求以“公民义务献血”为内容,江西、河南等省卷要求以“说普通话”为内容撰写公益广告词。广告在当今世界无处不在。英特尔前总裁格罗夫曾说过:“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21世纪的主宰。”广告是艺术和科学的融合体,而广告词就是它的灵魂。正如美国著名广  相似文献   

16.
教师要善于广泛地利用教育教学资源,设置教学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尝试探索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个性化的、合作交流的、培养情感意志的学习过程,探索能够创新。在学习中形成的“主动地尝试探索”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终身的学习、发展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英文歌曲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是抓住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一、引导学生发现美的世界,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都有探求知识奥秘的天性,恨不得囊括天下知识,获得真才实学.语文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桃花源记》吸引学生去“问津”人世间的桃花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让学生去想象火热的战斗生活,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唐睢不辱使命》把学生带到唇枪舌剑的辩论中……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教师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去发现语文中美的世界,就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孔乙己》中有“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基础》是“三校生”高考农学类考生的专业课考试科目,涉及内容广、跨度大。面对学习行为习惯和学业基础偏差的职高学生,如何在一学年的时间完成大容量的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显然是个棘手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要在短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问题是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科学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注意力放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上来,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控制,解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科学性问题,使学生能自觉地、高兴地学习和科学地、高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20.
居红英 《考试周刊》2010,(19):49-50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落实新课标所述新理念,新理念如何演绎新课堂?我认为,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要使语文课堂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就必须关注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