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某作者的一部著作,最早是由山西人民出版社组约的。时隔不久,某出版社以优厚的稿酬和其他物质条件为钓饵,硬把这部著作从山西“钓”走了。类似这种一家出版社从另一家出版社手里“抢”走书稿的实例,笔者在近几年的编辑生涯中,耳闻目睹已非一次。此种手段,实在是不足效  相似文献   

2.
说实话,爸爸写《金陵春梦》的时候,我不过是一个目不识丁、拖着两条鼻涕的“小三毛”。待到《金陵春梦》第一集出版时,我才刚够资格背书包。打那个时候起,我才晓得大姐大哥都在抢着看香港《新晚报》上连载的《金陵春梦》。每逢吃晚饭时,爸爸回来,他俩便扔下饭碗,飞似地冲到门口,四只手一齐向爸爸怀里伸过去。爸爸笑容可掬地把已抽出一半的报纸往最前面的手里一放。得到的欢天喜地,抢不到的则把嘴巴噘得长长的。这当儿,爸爸就象变戏法似的,又掏出一份杂志或什么书刊来,失望的脸上顿时浮现出笑容。我那时斗大的字也认不得一石,只有端着饭碗与弟弟在一旁看热闹的份儿。直到三、四年级,我也加入“抢报纸”的行列了。但我喜欢的是报纸的儿童版,以及浅显的小说。《金陵春梦》是一本写蒋介石王朝盛衰的书,我那时还看不懂它哩!  相似文献   

3.
面对其他媒体的竞争,专业报记者如何在“抢”新闻上下足功夫,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我的体会是,抢新闻有“三字诀”:独、寻、挤。一、独:独一无二1、依托行业资源与信息优势获得独家新闻。和其他大众媒体相比,专业报记者由于最接近专业信  相似文献   

4.
现在每家报纸都有娱乐版,但版面设计风格各不相同,选稿的标准也迥异不一。作为地方报的娱乐版,为抢时效性,抢读者的眼球,我们充分发挥晚报上午做版的有利时机,力争在时效性上取胜,使《汕头特区晚报》的娱乐新闻版成为粤东地区广大读者的“娱乐导报”。  相似文献   

5.
北京举办首届国际拳王冠军赛的消息传来之后,作者首先想到的是,作为周三刊的海军报,抢时效肯定抢不过地方日报。可取的途径,是别出心裁,选一个完全区别于他报的角度,报道最切合海军官兵心里的内容。契机来了。一个晚上。作者在家里看电视,屏幕上的体育节目里,正在介绍10位参加冠军赛的选手。“里昂纳泽·巴伯,WBO冠军  相似文献   

6.
发达国家的生活中,时时 突出一个“抢”字.抢原料、抢市场、抢职位、抢人才、抢新闻……当然也有不法之徒抢银行、抢商店.不会“抢”的人只能吃救济.特勒夫妇正是凭借抢新闻的绝活,才确保了7位数的收入,衣食无虞.  相似文献   

7.
有几位同志曾这样对我说,他们苦于投稿不中,难备去抢门子,找熟人.我对他们直言相劝,并结合自己搞新闻报道的甘苦谈了切身体会,还把人新闻知识V和刊院教材送给他们看。从那以后,我们常在-起研究写稿,交流经验。结果,仅几个月就初见成效,他们的稿  相似文献   

8.
广电报的采编工作与其它报纸比较起来,既有共性,又有不同之处。结合广电报自身的特色,办报宗旨及当前面临的问题,我们总结了在广电报采编工作中应特别注意加强的几个环节。一、敏神要进一步提高广电报采编工作者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对于任何新闻媒体的采编工作者都是必备的基本素质,广电报作为周报,时效性相对差一些,更应该强调采编艺术,注意抢独家、挖深度、换角度,使采编的稿子更有新意、有份量与可读性。广电报的时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广播、影视的播映时间决定的,广电报要取得好的时效性,不只在于抢发稿,而在选准广播、…  相似文献   

9.
有不少专家曾分析过,现场性是电视区别于其他媒体的灵魂所在。的确,要做一名合格的电视记者,首先就要具备反应、捕捉现场的能力。我们把电视取材者在现场迅速捕捉的本领概括为一个字:“抢”。抢,凝聚着电视报道的灵气与锐气,记者耳听八方,伺机而动;抢,极富有动作性、竞争性,记者在抢中身形轻捷、目光敏捷,充分展示了作为历史见证人的职业魅力。在中外历史上,有不少记者是在抢新闻中名场天下的。比如在震惊中外的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时,现场乱作一团,合众国际社的老牌记者梅里曼·史密斯迅速作出反应,在枪响后仅仅十几秒钟,就…  相似文献   

10.
读者论坛     
“争时间、抢速度”式的报道别忘了科学性蒋新生在各种媒体上,常常可以见到××工程如何争时间、抢速度,提前完成任务的报道。每当读到这类报道,笔者心中总不免有点忧虑。现在世人皆知的北京西站,当初在建设过程中新闻媒体也是连篇累牍地宣传如何争时间、抢速度,提前...  相似文献   

11.
30年前,武汉三镇发生了震惊全国的“7·20”事件。在粉碎“四人帮”以后不久,我参与了对此事公开平反的报道。1967年“文革”初期,林彪、“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目的,把有123万人参加的“百万雄师”打成“保守组织”,把广大群众抵制中央文革的极左路线,反对“打、砸、抢”的行动诬蔑是“反革命事件”。他们支一派压一派,挑起争斗。在这一事件中被打伤、打残和打伤致死的干部、军人、群众多达18.4万人,其  相似文献   

12.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抢新闻”成了贬义词。一提“抢新闻”,往往同不择手段、“资产阶级新闻观点、新闻作风”联在一起。报上出现了失实报道,领导会批评:“谁叫你们抢新闻的?!”甚至连一些新闻学词典一面肯定“抢新闻是与新闻报道的时效观念的形成与加强分不开的,另一面也认为:“由于片面求快抢快,记者采访往往草率从事因事实不准确而毁及报纸声誉的情况也随之出现。” (注)一句话,“抢新闻”在相当一部份同志的眼里是个不祥之物,工作中常常忌讳它。  相似文献   

13.
西安晚报青年记者吴峻1987年8月30日抓拍的新闻组照,先后获第七届全国新闻摄影评选铜牌奖、第九届全国好新闻作品二等奖并列入《中国新闻年鉴》。照片上再现抢救落水儿童的现场人物和气氛,真实而富于情感地构成了这一突发性新闻事件的价值:呆坐在岸边哭泣的母亲、打捞者们焦急的目光、孩子被奋力举出水面、人们奔  相似文献   

14.
记者抢新闻的行动不是也不应是一种短期的、无组织、无计划的行为,记者抢新闻关系到媒体的形象和具体的利益,因此记者抢新闻的行动应是媒体设计的一部分,是客观而真实可操作的内容。媒体要宏观上把握记者抢新闻的行动计划,就应遵循以下的宗旨和原则。1.宗旨:在追求新闻真实性和时效性、新闻的独特新颖  相似文献   

15.
特色化·品牌化·科学化——试论省级卫视如何办出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全国卫星频道进入白热化竞争的时代背景下,省级卫视的生存与发展可以说是处于中央电视台和其它省、市电视台的“上压下顶”之中。如何应对这种来自行业的激烈“抢拼”,是每一位省级卫视从业人员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面对严重的同质化竞争,省级卫视必须尽快寻找自身的资源优势,进行科学定位,制定整体、长远的发展规划,办出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不断推出受众喜闻乐见的精品栏目,以特色打造强势,进一步扩大自身市场份额,以保持稳定、快速的发展。找准自身优势特色,开展科学定位省级卫视作为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频道,面对竞争日趋…  相似文献   

16.
首先是生存,第二是保证不被杀被抢,第三才是防范性病、艾滋病。这是著名学者潘绥铭对中国女性性工作者生存状态的描述。在媒体的报道中,几乎可以每周1~2次发现小姐被杀的新闻,而在《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对数十名最底层小姐的调查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被抢、被强奸的经历。  相似文献   

17.
李冰 《新闻前哨》2003,(3):23-24
“快、抢、前”的概念最早是由上海足球教练徐根宝提出的,在他看来,只要球员能够达到这三项要求,就会“永远领先别人一步”,在比赛中取得胜利。也许是一种巧合,“快、抢、前”这个本来属于足球技术范畴内的要求,在足球报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竟然也成为决定一名足球记者称职与否的标准。在记者从事足球新闻报道的几年时间里,也深深体会到“快、抢、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报纸,作为一个行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广东,经济繁荣,报业活跃。中央级、省级、地市级的报纸纵横交错,“抢城掠地”:党委机关报和都市类报纸、综合性的和专业性的报纸、日报和晚报短兵相接.“刀光剑影”:“抢”新闻、“抢”广告、“抢”订户更是令大家枕戈待旦,精神高度紧张:同质竞争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其他新媒体及广电媒体对报纸的冲击了。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语境下,视频信息不断被强化和丰富,受众文本诉求发生改变,对电视新闻提出深度化的渴求,对电视新闻节目创新提出新要求,电视新闻媒体在"抢眼球"基础上,更应"抢大脑",而直通现场的新闻直播、坚持对主流新闻内容的关注、兼具智慧与趣味的新闻表达、以平视的新闻视角构建公众话语空间等方式是可实现电视新闻不仅"抢眼球"更能"抢大脑"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我在平时采写新闻稿件中,写长新闻,也写短消息,但更喜欢写短消息。总结经验,写好短消息成如容易却艰辛。短消息写的必须是活蹦乱跳的“活鱼”,或者是含苞待放的“嫩绿”。现代社会的新闻竞争,首先是时效性的竞争,如果不“抢”,转眼间,“活鱼”变成“死鱼”,“嫩绿”变成“枯黄”,新闻成了毫无价值的旧闻。“抢”来的新闻,必须抓紧去写,“过了端午不卖雄黄”就是这个道理,否则,“抢”就失去意义。许多体育记者,边看比赛边写稿,比赛一结束,他们便冲出体育场,“抢”着发稿。只有立足于“抢”,消息才能写得短,写得快,才能成为读者的“抢手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