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运用传播学基本理论,通过对微博传播特性和传播模式的分析与解读,探讨微博传播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产生的正面及负面影响,进而总结出微博传播背景下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建议通过形成独特的微博管理方式,把握微博编辑规律,推动微博传播自律机制建设,切实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2.
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是档案工作的重要政治责任。在传承档案工作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责任传统基础上,有效维护中国特色意识形态安全成为新时代档案工作肩负的重要责任。通过服务历史研究、服务立德树人实践、强化档案信息网络传播、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开展来维护历史真实性、维护校园意识形态安全、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档案工作履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责任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王娟  王钰 《新闻爱好者》2012,(13):10-12
政务微博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过去政府部门与民众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使得政府部门在政务信息的上传下达上更为及时和方便。政务微博有利于政府部门及时地了解民情、征求民意,积极吸纳民众的智慧,更好地科学执政。本文对中国政务微博的概念内涵及传播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政务微博发展的背景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政务微博的具体维护技巧,以期为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维护管理政务微博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指导。  相似文献   

4.
从传播学角度看“公安微博热”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丹丹  孔祥刚 《今传媒》2010,(11):74-75
随着全国各地警方微博的纷纷开通,为警民沟通提供了新的互动传播平台,网民通过微博"参政议政",引起了全国舆论的广泛关注,揭开了微博应用的新篇章。本文从传播活动要素入手,对公安微博的传播属性和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5.
关于微博的批判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彦红 《东南传播》2010,(12):36-38
近年来,微博发展迅速,以其独有的传播优势成为传播领域的新生力量。本文从批判的视角出发,试图揭示微博的内在矛盾:主动与被动、自由与控制、碎片化与意识形态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胡江伟 《今传媒》2012,(10):102-103
随着微博用户的增加,各大小企业和团体越来越重视微博这个传播平台。房地产行业的知名人物通过微博传递相关信息对改善地产行业的形象有促进作用,然而在实际传递信息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地产名人的微博信息进行分析,结合具体的微博传播效果,对地产名人微博信息传播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7.
伯明翰学派对亚文化的研究认为被收编是亚文化难以抗拒的命运,主流文化对于亚文化的收编方式主要是意识形态收编和商品收编。微博是web2.0时代的代表性新媒体,它既为腐女亚文化风格的传播提供了新的传播机制,也加速了其被商业收编的过程,并使这个过程烙上微博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赵淼  孙亚靖 《东南传播》2012,(12):33-36
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微博已逐渐深入到国家政治与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当今传播的一大特征。对于微博构筑的网络公共领域,许多学者已从微博议政、阅听人、传播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析与解说。本文以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为契机,以"网络315微博投诉——315即将到来之际,新浪财经邀请您参与微博维权活动"为案例,对公共事件传播中的微博参与情况这一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先对国内外微博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再探析新浪微博的流行原因及发展趋势,得出微博时代的传播模型,通过此传播模型分析微博较其它媒体的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10.
正视微博的主要功能和鲜明特征是探讨微博时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前提。微博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厘清微博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利弊影响的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应对微博时代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冯帆 《东南传播》2015,(3):93-96
随着微博的蓬勃发展,党政机构纷纷开通政务微博公布政务信息、获取网络民意。但众多政务微博的传播效果良莠不齐。本文以天津政务微博"天津发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在2014年"两会"期间微博样本的研究,探析其传播特征、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力求找到"天津发布"政务微博在运营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娄婷婷 《新闻知识》2012,(9):29-30,17
伴随着微博的诞生与发展,"微博公益"作为一个新的传媒领域正在逐渐地影响着微博人群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其发展势头之强劲、传播效果之显著、关注度之高都使得研究"微博公益"变得意义非凡。本文拟从微博与微博公益发展入手,探讨微博公益的传播特点,并对微博公益传播进行SWOT分析,提出一些对于微博公益发展的建议,期待公益性事业能够在微博这个传播平台上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我国微博问政的发展趋势.作者认为,发展趋势有四:政府从断点式危机应对走向常规化运作、从被动等待关注走向主动自我推介、问政微博呈现集群化趋向、微博问政从单方信息发布转向关系的维护.技术上,微博问政也将伴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互动是互联网时代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微博的产生则把这种互动更多地融入个人行为中,通过微博进行人与人的传播交流,信息更容易得到共享和传播。因此,微博这一创新媒介的网络传播形式的个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本文将结合微博个人的传播特点对微博广告传播的具体策略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于琳 《今传媒》2011,19(3):108-109
一段时间里人们使用微博来派遣时光。但是随着商业时代的发展,微博开始成为企业传播的利器。本文旨在通过对微博特性的分析,探讨微博在企业传播中的运用,以期企业在最大化的利用微博传播价值的同时,微博运营商也能找到些许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微博作为一个崭新的社会化传播平台,改变了信息传播模式和大众对媒体的使用习惯,成为社交媒体中最受人关注的一颗新星。这种长度在140字以内的微型博客,已经被一些企业运用到生产经营中去,形成了一场微博营销的革命。基于此,通过分析杰士邦官方微博营销案例的问题,以期为今后企业在微博中的营销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7.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和载体,在传播中具有大众性、裂变形、透明性、即时性的优势,政府可以通过微博平台的打造塑造政府形象。但同时微博传播又具有双面性,只有了解政府微博的特征和作用,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政府微博管理的机制,打造政府在网络媒体信息传播中的形象,从而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18.
关注风险与安全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议题。本文从风险社会视角出发,以微博疫苗信息传播作为医疗风险的内窥镜,对比传统媒体微博和网络原生微博对公共议题的风险呈现样态。通过风险主题、风险共振、风险散化和风险信息传播能力等方面的参照,探究微博平台上社会风险议题的传播特征,以期实现对社会风险网络传播样态的预测和舆论方向的整体把控。  相似文献   

19.
李岚 《新闻爱好者》2014,(11):71-74
近几年我国政务微博的蓬勃发展凸显了政府对这种新型传播工具的认可和重视,但是各个政务微博的传播效果却参差不齐。河南十大政务微博,受到群众欢迎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微博发布的信息对群众来说实用性强、语言接地气、与网民的互动性强、线上线下互相配合的行动力强,而且态度坦诚、公开,群众信任度高。这些特征印证了政务微博有效传播的关键在于信息能否被网民接受,而要想信息被接受,发布者就必须在信息的采集、制作和披露上下功夫。而要想下对功夫,政务微博主办机构和官员个人就必须树立服务理念,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对微博进行管理和维护,而且要脚踏实地地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探析微博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作为web2.0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兴起开启了互联网媒介新时代,它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和特点,为新闻传播注入了新鲜血液,并形成了新闻传播的新格局。本文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对国内两家主要微博主体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进行分析(其中对新浪微博采取抽样调查,对其一个月内的主要新闻事件进行追踪关注;对腾讯微博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微博在不同新闻事件中的传播角色),试图通过对两者的新闻传播模式的比对,分析不同微博主体在进行新闻传播时的异同之处,并引发对微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