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是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基础.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是指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等方面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的满足度,以及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环境下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能力.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是由教育基础、教育主体、科学研究和教育投入4个核心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具有竞争力等级分类的模糊性和教育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模糊性,以及数据统计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应满足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作为新建区域高校,影响其教育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师资水平、资源配置、教育评价等几个方面。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观,新建区域高校应当明晰办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师资队伍,强化资源配置,审定评价标准等,提高新建区域高校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3.
将"发展质量"纳入高等教育评价的范畴,既有其理论依据,也有其现实要求。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发展理念评价、发展目标评价、发展条件评价、发展规模评价、发展结构评价、发展效能评价等几个方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要构建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的评价体系,主要应完善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的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即要解决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的问题。在其实践中,要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指标的科学化、评价方法的综合化,才能得出公正合理的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4.
将"发展质量"纳入高等教育评价的范畴,既有其理论依据,也有其现实要求。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发展理念评价、发展目标评价、发展条件评价、发展规模评价、发展结构评价、发展效能评价等几个方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要构建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的评价体系,主要应完善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的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即是解决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的问题。在其实践中,要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指标的科学化、评价方法的综合化,才能得出公正合理的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国外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理论依据、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及教学管理领域质量评估方面,国内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资源的内涵与属性研究、三个不同层面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和途径与配置效率的研究。笔者认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首先要明确资源的合理需求与供给;其次要关注资源配置的局部均衡与全局均衡;第三是资源配置的分层与分类研究;第四是要建立资源配置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价方法;第五要研究不同配置模式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及管理,所反映的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教育价值选择。关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局的质量评价及管理,应秉持其根本的价值理性与终极关怀;不能仅仅限于工具理性层面,还应包括质量文化与质量价值等内在要素是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内在诉求。基于价值理性与终极关怀的高等教育质量,要有高等教育之于人、文化、社会责任伦理的多维视界。  相似文献   

7.
大众化高等教育应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观以及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应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强调人才评价标准的全面性,突出人才的多样性与层次性,树立人人可以成才以及特色成才的理念;应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质量理念,坚持教育质量标准的相对性和多元性,树立以特色求质量的思想;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关注人的成长,教育必须增强服务意识,教育的成败在于是否调动了学生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8.
历史视域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化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必然要求。通过回顾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指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存在国际化办学理念需强化、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不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较低、教育教学国际化程度偏低、国际化学术交流合作有待加强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提出高校要提升办学理念国际化、力促师资队伍国际化、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国际化、推动科学研究国际化等五个实现途径建议,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温家宝总理在探索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中,特别关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温总理在各种场合的讲话、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在其领导下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有关高等教育的相关论述,概括提炼温总理等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温总理对高等教育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高等教育要提高办学质量、高等教育要办出特色,培养创新性人才以及高等教育要发挥其科技优势,促进我国科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是衡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产出的重要指标.文章采集2000-2011年中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数据,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个维度对两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进行实证分析,以美国为参照进一步了解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得出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及评价等问题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质量文化建设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要素,对教育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在进一步明确教育质量、教育质量保障及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基础上,高校可通过开展质量文化教育从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强化质量意识、坚持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制度建设、完善质量控制与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等四个方面加强质量文化建设,以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高校自身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构高等教育强国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需要明确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高等教育强国是针对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系统而言,其“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高等教育系统本身的强大,二是高等教育系统具有比较强的满足和促进国家发展的能力。据此,高等教育强国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应包括自身发展水平和满足需要与引领创新能力两个方面。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全球高等教育系统实力相关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将相关指标纳入到本文所建构的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当中,研制出既能体现国际可比性又能反映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强国评价指标体系,从整体水平、资源保障、制度文化等水平指标以及满足个体需要、满足社会需要、促进创新发展、提升全球影响力等能力指标两个维度,角度综合评价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水平和实力。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直接决定着高校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及持续力,对高校发展有重要意义。资源配置中的马太效应无疑不利于高校体系的健康发展。文章从财政补贴、人员流动、基础设施和科研项目等方面分析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马太效应的表现。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及配置中的外部性、教育相对公平性的影响、一元化评价机制的影响等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产生马太效应的原因,建立多元的评价体制和经费投入体制是缓解高校资源配置中马太效应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指挥棒、风向标和办学导向,也是促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在分析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战略布局和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从学生全面发展角度,对普通高中和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理念、指标和方式等进行比较,在加强人才贯通培养上对改进和完善新时期我国教育评价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创新管理理念,完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是进一步搞好高等教育评价工作,促进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现实可行选择。改善高校本科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应坚持唯真论原则,并着重改进指标体系对于落实教学中心地位的支撑力与保证度,还应增加有关文化建设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4):131-137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通过深化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明确高等学校功能定位、构建高等学校内部质量评价体系等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还存在高等教育社会贡献力不足、供给需求不平衡、人才结构性流失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应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理顺高校决策机制,打造新型"智库联盟关系";引入市场机制,坚守人才培养底线,挖掘多元结构性投资可获得性;完善质量评价体系,优化专业类别结构,提升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等可操作性策略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问题是关系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与高等教育理念、管理以及环境息息相关。基于学术—保证—问责三维分析框架对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变迁历程进行分析发现,政府规约、国际化冲击及自身发展等多重压力共同塑造了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之独特性,政策化取向及大学文化功利主义倾向是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变迁的主因。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应在国家调控、院校自治和市场调节三种力量之间平衡张力,使中国大学治理转向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之新范式。  相似文献   

18.
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四大职能之一,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的责任与使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支撑现代大学建设与发展。大学要在全方位育人,培养合格人才,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引领社会文化和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实现其文化传承创新职能。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评价的八个指标,即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管理手段、学生能力;对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指导和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师范类专业认证为高校师范生人才培养制定了评价标准,对培养实践创新型的师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更新教育理念,以课程改革带动实践活动创新;分阶段稳步推进,实施多样化的教育实习模式;坚持产出导向,重视师范生创新型毕业设计;坚持“评-建-改”多循环评价理念,落实师范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对于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战略目标,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