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在目标模式中,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到课程评价,都存在着对不同取向进行选择的问题,而这也是课程界争议较多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优化目标模式,我们应依据不同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选择不同的取向。从而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
课程意识的提出并受重视既是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理论思考的结果,也必将推动基础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认知取向的课程意识是必要的,它自然倾向于比较不同的课程观,并要求课程观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行动取向的课程意识,它要求自觉地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并评估教育目标是否实现。  相似文献   

3.
网络课程的科学目标取向和实践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课程设计中有三种不同的目标取向,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课程观:行为目标和结构主义的课程观、生成性目标和建构主义课程观以及表现性目标和人本主义课程观,科学的目标取向是网络课程设计的前提。目标导向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模式是科学目标取向下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该模式的主要设计环节包括:内容—媒体设计、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活动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习支持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4.
课程政策是在不同的价值取向指导下的政策行为,不同的课程政策取向,制约着人们确立不同的课程政策目的、采取不同的课程政策模式乃至确定不同的课程政策内容。课程改革能否成功,与课程政策取向密切相关。课程取向的本质是指课程编制和课程改革主体,在一定社会和教育范围内为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在制定行动纲领和准则时自觉坚持或不自觉表露的政治立场。课程取向具有全局性、变动性与长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运用课程理论对我国大学体育的课程取向进行历史的、逻辑的分析可知: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取向在逐渐发生着转变,表现为:目标取向从社会性、普遍性等宏观目标向具体的行为目标转变;内容取向以知识为中心向知识、活动、及经验的整合转变;课程实施取向从对大纲的忠实向自主创建转变;课程评价从单一、单向的评价模式向综合评价模式转变。我国大学体育的课程设置与运行主要是围绕这四个过程展开,而这一完整的过程本质上是典型的课程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6.
张韵  吕晓 《重庆师专学报》2007,26(1):102-105
课程关学探究取向是多元探究典范下的一种价值选择,是课程研究发展的必然。本研究对课程美学探究取向的缘起、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课程美学探究取向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美学探究取向在课程研究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评价问题已成为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课程评价在课程实施中的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课程评价正日益走出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模式,向新的课程评价观迈进。本主要阐述课程评价发展所体现出的新的取向。  相似文献   

8.
毛福生 《现代教育》2003,(14):23-23
加入WTO,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环境得以改变,课程建设取向发生变化。在课程改革中,课程建设思想的选择取向和对高、中等人才价值、标准及具体教学目标、能力要素的选择取向,决定了课程设置模式和专业教学模式的选择取向,也反映了当前对职业教育评价、衡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在以技术培训、技术教育为主流和主要特征的职业技术教育代替以职业能力本位为主流和主要特征的职业技术教育的理念下,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课程模式各有其价值取向,在此,我们只想介绍一组价值取向基本相同的课程模式,即以"儿童本位"及"经验导向"为哲学观,课程的实施趋向于"统合"的课程模式.它的典型定义是,将不同的内容混合成有主题且有问题焦点的研究,其教学方法以儿童为中心."统合课程"的观念是当今课程改革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基于现代课程观的高职课程改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不同的课程模式都有不同的课程观作支撑,而不同的课程观会影响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本文试图从现代课程观的视野探索高职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对课程体系、课程模式、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类型等改革实践方面的问题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综合课程开设方式及内容选择和组合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科学等综合课程的设置和开发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无论是北京、上海等省市层面的,还是教育部国家层面的课程改革都在综合课程上做了探索。出于各自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在综合课程开设方式上采取了不同的模式,由此导致他们各自在综合课程内容选择和组合方式上也各有特点,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在综合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诸如政策的制定、课程标准的研制、教材的编写、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问题都将引起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教育质量的重要变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不同的推进模式。这些不同模式具有不同的特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模式的实施效果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对推进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模式的选择与实施进行反思,提出选择具有后续动力的渐进取向推进模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大学绿色教育课程体系的初步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章在论述大学绿色教育目的、课程价值取向与目标、课程内容选择等课程设置依据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大学绿色教育课程设置的五项基本原则:方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及少而精的原则,总结了大学绿色教育课程设置的四种模式:单元课程模式、渗透结合模式、跨学科课程模式和活动课程模式.初步构建了大学绿色教育课程的整体系统——二类三层次四部分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选取国外学前教育课程模式中的高瞻课程与华德福学前课程进行对比,介绍了两者在理论基础、目标、内容和方法上的特色,分析了两者的异同点,从中归纳值得借鉴之处,旨在更好地促进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构建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课程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而教育教学质量乃是立校之本、发展之源.课程改革者的思维模式,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目标选择、价值取向和成果质量.人类社会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已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但人们的思维模式的变革却明显滞后.为此,必须更新思维模式,以推进中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6.
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和创生取向,各有优势与不足,三者在功能上是互补的。在实践过程中,课程的形态及目标、课程实施主体和课程实施环境都会影响到课程实施取向的选择。基于此,为了优化课程实施取向,应多渠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允许差异化的课程实施取向,倡导以忠实为基础的三种取向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课程模式的选择是对课程观的选择,课程观是人们对课程模式的价值取向。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例,针对当前课程模式构建中存在的“五类问题”,提出课程多元整合的理念,剖析课程模式的多元整合“四项”理论要点,解读课程模式的多元整合“五大”策略。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因不同的价值取向呈现多样性,每一种价值取向代表着不同利益的主体.课程建设的多样性使得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呈现片面性,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将各种价值取向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9.
袁丹 《教育导刊》2014,(1):18-20
校本课程知识选择在现实中表现出种种困顿之象,其主要表征为价值判定的科学主义取向、过程预设的技术主义取向、目标预期的功利主义取向。校本课程知识选择的人文转向势在必行,其实现路径主要为课程知识选择价值标准的改造、逻辑起点的转换以及行动过程的整合。  相似文献   

20.
中职课程体系中岗位课程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职课程教学中,往往存在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结构层次不清、内容体系不合理、课程间衔接不好等问题,导致课程教学效果不佳,岗位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难以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理念。从岗位课程整体要求出发,创建岗位课程模式,对中职岗位课程的价值取向、原则与思路、构建方法、课程结构等内容进行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