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动态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钰芬 《科研管理》2009,30(5):1-11
Chesbrough教授提出的开放式创新为创新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但企业如何有效地实施和管理开放式创新仍然缺乏研究。文章以U-A模型为基础,分析不同产业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不同阶段关键的外部创新要素,并实证验证各外部创新要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构建符合我国企业创新实际的开放式创新动态模式。研究发现:在产品创新阶段,科技驱动型产业的企业有选择地向少数外部创新要素深度开放能促进创新,经验驱动型产业的企业与多个外部组织的有效联接能促进创新;工艺创新更多地依赖于企业内部员工的技术能力、经验积累和工作责任心;平台创新阶段,企业内部技术能力积累以及将技术与市场整合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能力是创新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创新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合作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以制造业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构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创新博弈模型,并对制造商独立研发、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非协同合作研发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研发这三种模式进行比较,最后给出基于Shapley值法的利润分配方法。  相似文献   

3.
盛济川  吉敏  朱晓东 《科学学研究》2013,31(8):1268-1274
 在内向和外向开放式创新过程中,企业采取何种组织模式才能有效利用内部和外部的知识或技术是企业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基于内向开放式创新和外向开放式创新的耦合关系,本文将内向开放式创新市场拉力路线图(MPRIOI)和外向开放式创新技术推力路线图(TPROOI)进行了整合。内向开放式创新企业在市场分析、产品分析和技术分析三个阶段,可分别采用非股权战略联盟、购买技术服务和购买技术授权的组织模式实现内向开放式创新;外向开放式创新企业在技术分析、产品分析和市场分析三个阶段,可分别采用非股权战略联盟、提供技术服务和提供技术授权的组织模式实现外向开放式创新。借助技术路线图方法帮助企业在在内部技术开发和外部技术开发之间进行决策,在内向开放式创新、外向开放式创新以及封闭式创新之间寻找到创新战略的最佳均衡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开放式创新战略的企业研发模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着创新活动的不断深化,企业的研发模式也不断发生改变.开放式创新战略已经成为企业研发活动的选择.在开放式创新的背景下,企业研发的知识产权管理以及控制与激励等直接关系着创新机制的有效运行以及创新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响应快速变化的客户偏好,企业必须依赖于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创新以给客户提供额外的价值。本文探讨了研发组织结构对企业利用供应商和客户创新的影响。虽同为供应链成员,但供应商和客户所提供知识类型和知识整合难度均存在明显差异,这需要匹配以不同的研发组织结构模式。利用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验证,所得主要结论如下:相比客户创新,供应商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集中研发组织的长期导向更有利于企业对供应商创新的利用,而分散研发组织的市场导向更有利于企业对客户创新的利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当前医药行业中的研发效率危机进行梳理和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研发流程和环节进行解构,利用开放式创新理论,对各研发阶段和研发环节的特征进行分析,确定各研发环节适用的开放式创新模式的类型,据此提出医药研发组织创新与重塑的三种组织模式,并分析三种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情境,为我国医药研发组织模式的创新和重构提供借鉴,同时对我国政府对医药研发政策的影响和启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知识创造视角下客户协同产品创新投入产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雪  张庆普 《科研管理》2012,33(2):122-129,155
客户协同产品创新是企业纵向协同创新的重要形式,它需要客户和企业各部门人员的共同参与。客户协同产品创新过程由七个阶段组成,期间伴随着实体产品和新知识的产生。为了衡量这种新兴创新模式的投入产出效果,从知识创造的视角出发分别确定了企业与客户协同产品创新活动的投入、产出要素,并以某企业为例,为其建立投入产出分析模型,推演模型机理,演示模型应用。研究意义在于:与传统的对于企业创新成本的机械式汇总分析相比,论文根据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的阶段性和动态性特点所建立的投入产出模型可以对各组成阶段之间的关联关系与互动效果给予计量,从而为客户协同产品创新决策提供新的方法与依据。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背景下,龙头企业利用开放式创新平台这一新型创新组织模式进行高效的持续创新,日益受到重视。文章以国内外3类开放式创新平台(非定向研发协作模式、定向研发协作模式以及孵化运营模式)为研究对象,在开放式创新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三者运作模式和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从中梳理出龙头企业开放式创新平台运行机理和动力模型;同时,基于案例和运行模型分析,提出若干建议,以期为国内其他企业利用开放式创新平台进行创新活动,以及政府完善创新创业政策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创新新颖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健红  李慧华 《科学学研究》2009,27(12):1892-1899
 从知识创造和知识搜寻的角度构建了影响企业创新新颖程度的理论模型,利用某省工业企业创新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对开放式合作创新模式实现的创新效果进行了评价,证明了在不同的创新模式下企业创新的新颖程度不同。结果表明,当企业采用开放的合作创新模式时,其创新类型往往是突破性的,创新的新颖度大;相反,如果企业采用封闭式创新模式时企业的创新往往是渐进式的创新,创新新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0.
《软科学》2015,(11):20-25
立足于我国特色的制度背景,从中小企业的"身份烙印"出发,辨析了结盟能力与联盟能力的区别与联系,在"结盟能力—经验/知识学习—开放模式"框架的指导下,探讨我国中小企业的结盟能力与开放式创新模式的耦合机制。研究认为:我国中小企业的结盟能力可分为亲缘关系型、依赖政府型、市场寻求型与科研攻关型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结盟能力将影响中小企业采用不同的开放创新模式;结合对华兰生物案例剖析实证,随着开放创新活动经验的积累与企业发展阶段的推进,中小企业结盟能力还会随着开放式创新模式的改变而提升或变化。  相似文献   

11.
史亚雅  杨德明 《科研管理》2021,42(4):170-179
本文探究了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能否以及如何影响盈余管理。研究发现,商业模式创新显著提高了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这主要与商业模式创新提高了企业的融资需求有关。同时,不同商业模式创新类型对不同盈余管理的影响存在差异:定位创新、盈利模式创新和现金流结构创新会显著影响应计盈余管理;而业务系统创新则会显著影响真实盈余管理。从治理视角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而言,商业模式创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在分析师跟踪少和媒体关注度低的样本中更为显著。上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商业模式创新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内在机制,从信息披露治理角度为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2.
唐小飞  周磐  苏浩玄 《科研管理》2020,41(6):172-180
企业创新活动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互联网品牌创新社区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场所。本文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以在线印象管理为核心概念,对用户创新参与动机、印象构建行为及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发现:追求知识共创动机和追求网络社交动机的社区成员,采用获得性印象管理行为的可能性显著大于采用保护性印象管理行为;追求社群认同动机的社区成员,采用保护性印象管理行为的可能性显著大于采用获得性印象管理行为。品牌创新社区成员的社龄长短对采纳印象管理行为产生影响。获得性印象管理行为较保护性印象管理行为对品牌创新社区的创新绩效有更正面的影响。本研究拓展了品牌创新社区用户研究的理论视角,也为企业识别在线用户创新参与动机,从而制定合适的激励机制以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了建设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刘静  范景明 《科研管理》2019,40(5):35-46
互联网行业已日益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发展引起广泛关注,但对中国情境下互联网企业创新模式的研究仍较为匮乏。本文以创新价值链理论为分析框架,对腾讯1998-2016年间的产品创新事件进行嵌套式多案例分析,尝试探讨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机制。研究发现:(1)在创意产生阶段,主要存在移植创意和衍生创意两种类型,这两种创意类型通过动态组合和梯度进阶的方式驱动创意集成的演化过程;(2)在创意转化阶段,组织层面的产品经理制和项目层面的小团队模式作为主要的开发模式通过赛马机制和微循环方式驱动敏捷开发;(3)在创意传播阶段,基于中国文化的需求挖掘锁定情感沟通元,并通过快速迭代、持续优化的方式驱动创意传播的进阶式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杨桂菊  陈思睿  王彤 《科研管理》2020,41(3):164-173
处于后发劣势的本土制造企业,已经很难通过跟随和模仿创新实现赶超。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和丰富多样的市场需求,为本土制造企业提供了颠覆赶超的机会。但已有研究对颠覆性创新实现过程与机理的研究较为匮乏。通过对小米公司的探索性案例研究,构建了本土制造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理论模型。模型表明:基于非主流的低端市场、利基市场的市场定位颠覆,差异化的服务设计颠覆以及运营模式颠覆是本土制造企业颠覆主流市场在位企业,实现成功赶超的有效模式。知识搜索(同行搜索和跨界搜索)是本土制造企业实施颠覆性创新的知识与信息来源,机会能力是本土制造企业通过知识搜索实现颠覆性创新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5.
曾锵 《科学学研究》2019,37(6):1142-1152
本文基于大数据对一般经济活动的制造与流通过程的离散化解构和全息化重构的基本思想,构造了大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个分析单元,分析单元基本要素包括产品、场景和消费者三要素,相对应的价值内容是产品价值、场景价值和个性化价值。基于这个分析单元,通过ZARA、小米和千丁三个案例论证了大数据驱动的未改变核心要素的商业模式创新的存在性,又通过孩子王的纵向单案例分析了大数据驱动的改变了核心要素的商业模式创新演化过程和阶段。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基于离散化解构和全息化重构的大数据思维,为大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构造了一个基本分析单元,为分析大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一个基本分析思路和工具,以期为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王雅洁  马树强 《科研管理》2021,42(12):125-134
    互联网正在重塑传统产业,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全面融合,其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有何影响?影响路径又是什么?本文基于2008年—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对省际工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及路径。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对省际工业企业创新效率(全要素创新效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有显著提升作用、创新开放广度具有全部中介效应、创新开放深度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互联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提升东部工业企业全要素创新效率,主要依靠技术效率提升中西部工业企业全要素创新效率。并且,创新开放广度、创新开放深度的中介效应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邵鹏  胡平 《科研管理》2016,37(7):81-88
基于双边网络效应视角和商业模式创新相关理论,提出电子商务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创新动因-驱动因素-创新效果"研究构念。通过多案例研究得到提升顾客识别、顾客契合、让渡顾客价值、电商生态系统的方法。按照电商平台创新演变阶段进行讨论,认为个性化推荐系统所代表的技术驱动、商业诚信所代表的市场驱动、线上线下整合代表的价值链驱动、以及自组织生态系统代表的范围经济驱动分别是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各阶段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王雪冬 《科研管理》2022,43(7):106-114
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对CSR与商业模式创新共毁现象进行了分析,归纳了CSR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互噬过程,揭示了CSR与商业模式创新彼此交互的双刃剑效应,以及企业家在此过程中的独特桥梁作用。研究表明,CSR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互噬过程由攀附期、互吸期和共毁期三个阶段构成,CSR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双刃剑效应体现为其对商业模式创新步伐的加速效应和对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的放大效应;商业模式创新对CSR的双刃剑效应体现在其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但失控的商业模式创新也能造成巨大的CSR灾难;企业家在CSR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起到桥梁作用,企业家规模情结触发CSR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互吸,企业家失控造成CSR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共毁。本研究解释了理论与企业实践之间的冲突,丰富了已有文献对CSR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商业模式创新成为创业失败企业再发展的战略工具之一,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广受关注,但鲜有研究涉及失败学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研究。基于经验学习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本文从知识管理和环境动态性视角,探讨了失败学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基于215份企业调查数据,采用分层回归、Bootstrap等方法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失败学习对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管理3个维度都中介了失败学习与商业模式创新间的关系;环境动态性在知识获取与商业模式创新以及知识创造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中均未起到调节作用;环境动态性不仅正向调节知识整合与商业模式创新间的关系,而且对知识整合在失败学习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进一步丰富了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研究成果,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