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的“理论创新”在今天已经成了一个很时髦的词——当然.至于真的能否“创新”.其“新”是否为“原”又如何来“创”.这都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事。表面上看.把原创性与高校里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要求联系在一起,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我见过不少学校的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论文封底上都印着作者保证论文观点具有原创性的承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个能适应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需要的研究生“三助”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与原则、系统结构、功能特点和技术实现。系统分析了研究生“三助”工作流程,运用信息技术为研究生搭建网上虚拟的“三助”工作环境.辅助管理人员基于网络对“三助”岗位进行管理,加强动态跟踪管理及质量监控,提高研究生“三助”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韩南教授     
韩南(Patrick anan)教授是我在哈佛大学的同事.也是美国汉学界我最敬仰的学者。他的本行是古典小说.而我的专业是现代文学.本来该是“隔行如隔山”.然而我和他的学术关系却特别密切.最近这两年在哈佛.甚至每隔一两个礼拜必聚会一次。共进午餐.我藉此也向他请教学问。去年(2002年)秋季,我开了一门晚清翻译小说的研究生讨论课。他竞主动前来旁听.于是我邀他主持几场讨论:从林琴南的《茶花女》到《茄茵小传》,从《昕夕闲谈》到福尔摩斯,他如数家珍.而且逐字逐句地推敲对照.使我这个粗枝大叶见林不见树的“学者”不胜汗颜.  相似文献   

4.
随着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高速发展,专题性招生网站在研究生招生宣传和管理工作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往研究生招生网站的功能比较单一,仅局限于信息发布。本文提出了“智能化服务型研究生招生网站”的理念.论述了研究生招生网站的服务功能更加多样化、人性化的设计思路,以期更好地为当今研究生招生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5.
我认识一位老教授,带着五名研究生。按照规定,每名研究生每学期可报销二十元的买书费。有一次,老教授兴致勃勃地对我说:“报销书费这个制度不错哩……发票就可忠实地告诉我,我的学生这学期究竟读了些什么书……”。学期将尽,老教授把学生的发票拿来一看,不觉大吃一惊,原来在发票的“书名”一栏里,千篇一律,不是写着“新书”,就是写着“旧书”。老教授气得两手发抖,不断地重复:“岂有此理!”  相似文献   

6.
发挥综合性报纸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年多前,几位新闻研究生同我交谈。一位研究生提出:“请你谈谈,省报如果不作为综合性的党委机关报,如何进行新闻改革?”听他这一问,我感到很突然,只好回答:“我考虑的倒是,省报作为综合性的党委机关报,应当怎样改革。”这样直接提问的人虽然是个别的,但有类  相似文献   

7.
一年多前,几位新闻研究生同我交谈。一位研究生提出:“请你谈谈,省报如果不作为综合性的党委机关报,如何进行新闻改革?”听他这一问,我感到很突然,只好回答:“我考虑的倒是,省报作为综合性的党委机关报,应当怎样改革。”这样直接提问的人虽然是个别的,但有类  相似文献   

8.
去年下半年,我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分配到报社。在见习期间,我备尝了酸甜苦辣之味,现将之书于纸上,向同行各位请教。试用三个月和社会上许多单位一样,本报对研究生不是很感兴趣,认为研究生要么自恃胸中墨多,盛气凌人,不易“驾驭”,要么书呆子一个,不善奔跑。因此和报社“谈判”那天,报社领导毫无客气地对我说:“试  相似文献   

9.
田俊 《出版史料》2012,(4):97-99
第一次注意到“赵家璧”这个名字,是因为“一角丛书”。“五角丛书”风行的时候,我是个小学生,对这种五角钱一本的窄长小册子爱不释手。等我坐在研究生的课堂,才知道“五角丛书”的前生“一角丛书”来自一个年轻编辑——年方二十五岁的赵家璧的灵光一现。  相似文献   

10.
看到一则故事.说.有一次爱因斯坦请助教代发考卷给研究生,助教瞄了眼考题,提出异议:“对不起教授.这是去年的试题,学生不是早就知道答案了吗?”“没关系,你瞧,题目虽同.但答案已变。”爱因斯坦回答。  相似文献   

11.
我为什么研究阅读疗法——《阅读疗法》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波 《图书与情报》2007,(3):132-134
1995年秋,我考上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不免要考虑今后的研究方向。因为曾经做过文学梦,我对传统图书馆学的社会性、人文性、趣味性、可读性便有些不满足,觉得如果陈陈相因,继续戴着一些老旧论题的“镣铐”跳舞,将会坏了我对“研究”的胃口。  相似文献   

12.
这一两年来,我写的一些新闻作品如《与雷宇对话》、《一位国家级专家竟去读硕士研究生——程抱垒的选择发人深思》、《“孟维娜’行为”追踪》等,先后在人民日报发表,或引起反响,或引来争议,不论誉毁,身边的好友也罢,同学也罢,有一种评价倒是相同:“你写的东西有嚼头,不会看了就忘”。于是有人奇怪:你是正在读书的研究生,哪来的这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我作答:我写的这些东西,充其量只是几发“马后炮”。这不是假谦虚,发现并率先报道这些新闻的都是别人,我不能掠美;在别人报道过的领域继续开掘,犹如“马后炮”,这才是我的实绩。如果说要我  相似文献   

13.
1978年,历史的机遇把我和小我六岁的李德民“放”在了一个研究生班。一见面,他称我“老师”。在大学,他是读图书馆学系的,现在居然当了新闻研究生,于是我常常以老大哥的姿态做一点善意的挪揄:“你可是混进来的,小心什么时候收回你的小红本(研究生证)。” 不久我便发现,他的思维有独特之处,性格也有独特之处。入学口试的时候,考官问他:“你是大学学图书馆学的,为什么毕业后分到了农场?”他的回答是:“这事恐怕应该去问‘四人帮’。” 小露锋芒,是当时在《市场报》上发表的一篇短文《从武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积极进行研究生教学管理的创新研究,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快高校教学改革、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迫切任务。该篇论文就新形式下如何开展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展开论述.基于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的一项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生网上招生平台”展开实践,从一定程度上论证了开展办公自动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应琛 《新闻天地》2011,(12):26-27
当“高材生”、“公务员”遭遇对父母施暴的“忤逆子”,无疑更容易吸引公众的眼球.也更刺痛了人们的道德神经。于是,廖天野——这个拥有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位的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这个在新浪博客上自诩“睁开双眼看世事百态.敲击键盘评是非曲直”的深圳公务员,这个拥有律师执照.“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乐于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的年轻律师——在10月25日媒体爆出其对父母残忍家暴的丑闻后,一时成为网络热议的“知名人物”。  相似文献   

16.
观察文萃     
警惕大学教育高中化、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目前,国内大学教育高中化、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的趋势已经出现。”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第四次工作会议上,中科大常务副校长侯建国说。数据显示,过去10年,我国研究生数量大幅增加。但随之而来的就业压力,让这些高学历人才也开始饱受争议,对研究生教育的负面评价层出不穷。侯建国认为,我国目前高校的教育方式还是书本式的灌输教育,尤其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读研究生往往成了就业的捷径。“我很担心年轻人20多岁毕业之后只会读书,其他的什么都不会,而且现在已经出现这种苗头了。”★中…  相似文献   

17.
韦星 《新闻爱好者》2010,(4):168-170
在朱自清“此时此地此我”的时间观中,“此我”占有重要的地位。没有“此我”就没有“此时”、“此地”.正是“此我”积极主动地融入人类社会历史、融入崇高的精神生活,“此时”、“此地”的物理时空才得以转化为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生命时空.生命的“刹那”才得以指向“大我”、指向永恒。  相似文献   

18.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目前,我除了认真完成岗位工作外,便将绝大部分时间用在了新闻学教材以及新闻期刊的研读上。因为,我有一个珍藏心中已十年的理想———考取新闻学硕士研究生。然而,在自学过程中,我时不时地遇到一些难题,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新闻写作。以前,我总认为那些“豆腐块”、“火柴盒”乃“小儿科”,不过雕虫小技而已。可是,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我发现,这想法太幼稚可笑了。怎么办?我于是在征订今年期刊的目录中,翻呀找呀,终于找到了一本《新闻爱好者》。嘿,这不正是我需要的学习伙伴吗?于是,我毫不犹豫…  相似文献   

19.
止庵编的《答客问》,封面勒口上说明:“作家张阿泉提出若干问题.谷林先生逐一作答,不妨看作这位文化老人一部别开生面的自传。”书里附录了一位专攻“传记文学”的研究生文章,又称誉“一本这样的传记出现,就是在传记文学的历史上,也都是值得庆贺的事情。”那么,《答客问》是传记了。我想大概只能算传记的“别格”吧。(本来要用一个现成词语“另类”,终于忍住,  相似文献   

20.
注意"新闻民工"的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爱国在湖州一次新闻业务骨干的培训班上说,“今年初,我在收到一些署名‘新闻民工’的记者学生寄来的贺年卡后,才意识到这个词的存在”。在搜狗(www.sogou.com)上键入“新闻民工”,可以找到170多万个相关网页。但关于这4个字的含义,却很少涉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展江在《把知识产权还给“亚民工”研究生》一文中曾说,“新闻民工”是指一些被聘用的记者,按稿计酬而不能享有编制内同仁的福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