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以往较少思考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这一课题.因为从功利角度考虑,"各人自扫门前雪",初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情况,瞄准中考,让更多的学生能进入重点高中学习,这成了大家追求的一种目标.但是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目前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一种严重脱节现象,很多家长和学生抱怨怎么小学成绩不错,到了初中数学成绩不理想.因此,如何做好中小学教育的衔接,已成为教育界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结合七年级数学教学的实际,对学生进入初中后的分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衔接教学,全面提高七年级数学教学质量进行探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3.
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我教了一轮;初中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我教了近两轮。我认为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小学有不同的特点。如何使小学毕业生一踏入中学就步入正轨,这对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初中教师应注意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善于巧妙地铺路搭桥,把学生平稳地带进中学学习轨道,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同题。那应当怎样衔接昵?  相似文献   

4.
和一些初中、小学教师交流时,我常常感到愉快,从这些交流中受到的启发,远远超过我的冥思苦想及终年摸索。我对基础教育各阶段衔接过渡问题感兴趣,除了现时的教育困境,也与我的教育经历有关。当年插队时,我在农村教过"戴帽子小学",从一年级教到七年级(还教过"复式班");大学毕业到中学工作,有过一个大循环,从初一教到高三,同时担任班主任。后来我的工作定在高中,但我一直关注初中教学,也鼓励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先从初中教起——没有这样的经历,是专业缺憾。同样,初  相似文献   

5.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将面临许多变化,受这些变化的影响,学生不能尽快地适应高中数学学习,不少初中数学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后成绩大幅下降.我觉得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1.把握好初、高中教材编写上的不同特点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初中教材中和叙述方法也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  相似文献   

6.
七年级是整个初中阶段的基础,每位教师都会非常重视七年级的基础教学,尤其关注学生从六年级升入七年级后是否适应初中的学习,指导并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六年级到七年级的衔接过渡.下面我就七年级数学与六年级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7.
我做初中班主任工作将近二十年,多年的实践使我体会到,要想做好初中班主任,必须首先要做好中小学教育的衔接、过渡工作。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标发展,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教材都相对降低了要求,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个问题——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学生普遍反应,初中学习物理只需花很少的时间,上课听讲、课后完成作业,知识基本上就掌握了.而高中物理所用的时间多,上课听讲、认真的看书,课后还是不会做作业.针对这些情况我认为要注意初中与高中的差别,对教学知识,应从易到难.难点要分开,进度要放慢.运用启发式教学.做好实  相似文献   

9.
正现在的中学生有一种共识,他们认为数学是最难学的学科,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材难度的原因,有学生厌学的原因,也有初中教学方法的原因,而小学初中的教学衔接不紧也是其中原因之一。鉴于上述情况,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很有必要对小学初中数学的衔接教学进行研究,找准小学初中数学的衔接点,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小  相似文献   

10.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笔者今年第一次接手高一年级新教材的教学工作,通过近一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尤其是经过一个暑假,大部分学生把初中化学基础知识丢得一干二净,致使很多同学进入高中后的学习状况和初中毕业成绩呈现很大的反差,严重影响到学生的继续学习.因此,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搞好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使学生从初中平稳过度到高中化学学习中,是我们高一年级化学教师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式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进步和发展,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优劣分化越来越早,以致严重影响了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如何改变这一被动的局面呢?我认为,加强初一的衔接教学工作,减少中下生大面积的形成比出现多中下生后再想办法较为主动.……  相似文献   

12.
陈敏妍 《教育导刊》2003,(2):120-12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式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进步和发展,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优劣分化越来越早,以致严重影响了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如何改变这一被动的局面呢?我认为,加强初一的衔接教学工作,减少中下生大面积的形成比出现多中下生后再想办法较为主动.  相似文献   

13.
自1996年以来,我对我生活地区的11所小学进行跟踪调查,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认为小学与初中学校在选取英语教材时,没有兼顾两者之间的衔接,或者说,专家们在编写小学教材时,没有与之相配的初中教材。相反,初中教材的编写也不是参考小学教材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延续的,因此学生升入初中时,不是马上学习新知识,而是又从字母A B C学起。针对这种现象,我经过八年的琢磨,初中两个循环初一的具体实践教学,有如下做法,不妥之处,请同行指正。一、初一英语教师要仔细阅读小学1—5年级的教材初一英语教师应对自己所教的学生在小学所学的英语教材全面了…  相似文献   

14.
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与衔接魏儒华《语文教学大纲》在教材的编排和要求上都注意到小学到初中的衔接与过渡。我在多年的初中教学实践中,也深深体会到搞好这一过渡的重要性。九年义务教育,使小学教育得到减负,却给初中教育的过渡与衔接带来一定程度的负担和难度。初中生面临...  相似文献   

15.
从小学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许多不适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课堂上知识容量和难度增加太多,跟不上教师的节奏,从而导致成绩有所退步,久而久之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因而如何引导他们尽快熟悉初中教法,增强自学与自制能力,顺利度过衔接关,是每一位初中教师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6.
镜头一:“我初中时语文可是班上很好的,怎么会一到高中就考这样的低分呢?天啊,这高中语文怎么学呀?”一个初中时的“天之骄于”初入高中就无奈于“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窘境。  相似文献   

17.
柳茹 《华章》2012,(27)
作为初中的英语老师,常常面临中小学衔接问题.小学生升入初中一年级前,已经学习了几年英语,并且对基本的英语交际用语、简单的句型以及基本语音知识等有了一定的基础.当他们进入中学后,英语学习既是小学英语的终点,又是初中英语的起点.  相似文献   

18.
函数是高中数学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函数的观点和方法贯穿整个高中代数的全过程,同时应用于几何问题的解决;因此函数知识掌握的好坏是学好高中数学的一个关键.又特别是二次函数,它是学习函数的基础,生长点在初中,而发展点则在高中,是高、初中数学衔接的内容.怎样缩短高中数学的适应性,使他们尽快顺应高中数学的教学活动是每一位高一教师急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就初高中衔接课中二次函数的教学,谈谈我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正和一些初中、小学教师交流时,我常常感到愉快,从这些交流中受到的启发,远远超过我的冥思苦想及终年摸索。我对基础教育各阶段衔接过渡问题感兴趣,除了现时的教育困境,也与我的教育经历有关。当年插队时,我在农村教过"戴帽子小学",从一年级教到七年级(还教过"复式班");大学毕业到中学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一名从事数学教学多年的教师,我深切知道学好小学数学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学生数学的基础构建过程,还是学生数学思维的启蒙过程和数学素养的培养过程。从初一到初三,有的教师认为初三是初中最重要的阶段,它包括知识的系统复习、查漏补缺,它经历各种考试的千锤百炼。我却觉得,初一才是学生最重要的阶段,它是整个初中数学学习的基础,是学生新的数学思维、数学方法和数学态度的养成阶段,对于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