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行政相对人的行政创意权是行政相对人所享有的对于行政事务发展格局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预测性建议的权利。其权利主体虽然是行政相对人,但该权的内容却是公权范围内的权利,与公共行政权的行使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包括制定管理规则的创意权、形成新的法律关系的创意权、构设社会机制的创意权、选择重大行政事务的创意权等基本范畴。设立行政相对人的行政创意权有助于弥补行政法治价值、平衡行政法治主体、拓宽行政法治客体、实现行政法治内容。因此,必须确立行政相对人行政创意权的宪法地位,加强其行政立法保护及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2.
行政诉讼是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开创了“民告官”的法律制度 ,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但是这一制度并不是能够完全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一些当初法律设计时没有出现或是无法考虑的问题阻碍了行政诉讼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行政指导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的大量出现 ,行政指导中相对人权益保护问题日渐突出。本文从我国行政指导的现状出发 ,提出在信赖保护等原则指导下 ,完善行政指导的相关法律制度 ,依法对相对人权益进行有效的救济和保护。  相似文献   

4.
知情权是行政相对人在行政程序中的一项重要权利.与知情权相对应的是行政主体的行政公开、告知义务.加强对行政相对人知情权的保护,不仅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实体权益,而且有利于监督行政主体合法、有效地行使行政权力.应当加强我国的行政公开制度建设,以增强对行政相对人在行政程序中的知情权保护.  相似文献   

5.
略论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不仅有保护相对人实体性权利实现的外在工具主义价值,同时有尊重相对人人格尊严、保障相对人平等地位、维护程序正义等独立价值。其独立价值的实现凸现了程序性权利参政和控权两大功能。基于上述认识,保护相对人程序性权利为行政法治所必须,当前工作的着力点应放在权利保护的系统化和权利实现的机制建设上。  相似文献   

6.
行政奖励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在实现行政目标、提高行政相对人积极性、创造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法律功能,其突出的主要功能有价值功能、激励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和社会导向功能等。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揭示行政奖励的基本法律功能,对于正确认识行政奖励的正当性和现实性,构建法治理念下的行政奖励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法治政府是中国政府自身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有限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在法治政府中,通过义务和程序的科学设定来防止行政权力的扩张、膨胀及其对行政相对人权利的侵犯,同时又通过行政相对人与政府的合作顺利完成行政目标;通过转变政府执法方式,完善行政相对人各种程序性权利,加强《行政程序法》等各种程序法制建设,以加强对行政相对人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行政相对人的抵抗权作为公民宪法权利的延伸,其行使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就行政相对人抵抗权行使的条件、方式、效果及风险几个方面勾勒出行政相对人抵抗权制度冰山之一角,以期对完善我国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我国政府与高校的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的权力与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集中表现为:重视实体法权利而忽视程序法权利,彰显行政权力而忽视行政相对人权利,政府与高校权利与义务脱离而导致政府对行政相对人权利的侵犯等.高校与政府行政法律关系的治理,核心是解决二者的权力分配.要达到权力的合理分配,应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以"平衡理论"作为权力分配理论,实现对政府与高校权限边界的法律确认与规制.  相似文献   

10.
从行政受益权的权利归属、权利结构和构造研究,进行分析评述,认为行政受益权是行政相对人享有的主观公权利,其存在并不必然需要法律明文规定,政策、一般法律原则和习惯法均可以构成行政受益权。尽管多数受益权需要申请方可享有,但也存有需要行政主体主动作为的受益权。这丰富和发展了现在的行政法学学说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行政不作为是行政行为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对行政不作为缺乏法律法规的有效规制,对行政不作为致相对人权益损害的救济途径也十分有限,今后应通过完善立法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论行政公告     
行政公告是通过公开方式告诉大众一定事项的行政行为,有时针对具体事项并发生公法上的效果,给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带来一定影响,这类公告属于法律行为,应该将其纳入法律规制及行政救济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行政指导行为已被广泛运用于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与行政管理过程中.从人权保障、权力监督和依法行政的角度出发,如果行政指导行为使行政相对人受到损害,相对人有权获得司法救济.由于目前行政指导缺乏法律法规规范,行政指导侵犯相对人权益的事实大量存在,很有必要加以规范.比较日本、我国台湾地区和我国内地对行政指导问题的界定及其现状,可见必须将行政指导纳入法制化轨道,接受司法审查,从而使中国行政指导在法律规范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行政处罚是享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秩序的相对人所给予的制裁,它和刑事制裁、民事制裁一起构成公民的三大责任制度。行政处罚权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为管理所需要;另一方面稍有不慎就会危害到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因而,要对行政处罚权严加规范和控制。那么行政处罚权要符合哪些要件?行政处罚的构成要件与犯罪构成的要件有哪些异同?研究这些问题不仅是规范行政处罚权的需要,同时也能为行政处罚的实践提供积极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行政相对人问题是行政法学上的一个新的课题,无论在行政法的学理上还是在行政法的制定上都是一个既成用语,但是由于学者的观点不统一,行政法学界对其认识常发生混用的现象。随着法治理念以及法治国家建立的提出,行政相对人的地位日趋提高,对其进行研究也是当务之急。通过对各国立法规定以及中外学者的观点进行分析与判断,从而对行政相对人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6.
执政党所追求和倡导的意识形态往往体现其对社会价值观的整合方向。如何通过意识形态的变革和创新,实现对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各阶层的民情民意的凝聚和整合,有效引领和整合各种社会思潮,确立社会共享价值观,是执政党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也是执政党在社会转型期巩固和优化整合功能所必须予以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珅 《甘肃高师学报》2012,17(1):103-107
对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确权行为的法律性质进行了分析,认为根据所使用公权力类型的不同可分为行政复议和行政裁决,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由于目前我国《商标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对这两类案件的诉讼程序的规定还不够完备,导致在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提出对于属于行政裁决的商标评审案件诉讼程序可以借鉴日本"当事人诉讼"制度的相关做法,在立法上作出一个特殊规定,规定这类行政裁决案件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另一方当事人为被告提起诉讼,法院应当在提起诉讼时通知商标评审委员会,而诉讼的类别仍然是行政诉讼。另外,应当赋予法院对这类案件所涉行政行为的司法变更权,以保证公权力的完整、有效,以及避免权力冲突引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