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国两制”是我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实现祖国统一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邓小平同志最早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且比较完整地对“一国两制”的涵义作出科学的阐明。邓小平同志对“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一、“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从实际出发,解决祖国统一的新方略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领导人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尊重港澳台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当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赞扬邓小平提出“一国两的制”构想是最有天才的创造时,邓小平同志说:“这个具有国际意义的构  相似文献   

2.
“花钱买经验”论─—邓小平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谌克祥“花钱买经验”一说,出自邓小平之口。1957年4月8日,邓小平在西安干部会上的报告中说;“我们花钱要买到经验,经验这个东西很贵,今后还要花钱买经验,要力争花很少的钱实更多的经验。’(《邓小平文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文章思想初论郭新和在邓小平的思想宝库中,其“文章思想”是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举国上下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候,决不可忽视文章写读这个精神生产的领域。《邓小平文选》载有218篇文章,包括一卷39篇,二卷60篇,三卷...  相似文献   

4.
“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1983年10月1日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当时我国教育事业经过恢复调整,已走出了“文革”的阴影,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重要时刻邓小平写下这一内涵极其丰富的题词,显然不仅仅是对某所...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命题的意义在我国,自从邓小平同志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明确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观点以来,人们对它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应当说,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这个论断的重大意义都有待进一步揭示。不久前邓小平同志又强调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无疑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为了在理论上论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命题,重要的是首先明确它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意义,而不是作学究式的考据。事实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命题,可能导致完全不同方向的结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从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的许多重大问题讨论中,有人常提到邓小平的不要争论“姓社姓资”的命题,其实,这是对邓小平的“姓社姓资”命题的误解。这个误解的出现有解释学的根源。邓小平的这个命题的真正内涵在于强调如何争论,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要正确理解邓小平的这个命题,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从该命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出发,从邓小平理论的整体性出发;要把该命题看作生动的时代的鲜活理解,不是超越时空的、呆板的冰冷结论。  相似文献   

7.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用这一思想不断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在邓小平理论发展的历史中,他关于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三篇重要的讲话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认真研读这三篇重要讲话,有利于全面地掌握邓小平理论。一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出席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这个讲话的中心内容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即如何认识和掌握毛泽东思想,当前如何恢复党的优良作风。邓小平的这个讲话,是“文化大革命”以后他系…  相似文献   

8.
第一,句中的“名字”该指谁?很显然应该指“邓小平”,但从这两句的结构来看,则指的是“邓小平以及他的……理论”。看来,这是作者既想强调邓小平,又想强调邓小平同志的科学理论,结果两层意思混在一起造成结构杂糅,以致主宾搭配不当。第二,即使“这就是邓小平,以及他的……”这个句子成立的话,那么,句中用了连词“以及”,则“以及”之前不再用逗号。  相似文献   

9.
腐败问题是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关注,反映十分强烈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有一系列的重要指示。邓小平同志反腐倡廉思想极为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特性”“四个途径”。  相似文献   

10.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个题词,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明确地指出了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这个题词,是对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指示,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的“要精”“要管用”这一“两要”原则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加强和改进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目前,尽管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有20多处谈到这个问题.邓小平同志认为,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邓小平同志还以他一贯的世界眼光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主义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在十三大前夕,小平同志曾明确提出这样的要求:“十三大报告要在理论上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讲清楚我们的改革是不是社会主义.”可见,如同毛泽东同志当年把搞清楚“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作为“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一样,邓小平同志是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进行改革开放的第二次革命的首要问题来对待的.  相似文献   

13.
一、邓小平“重点转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975年3月,邓小平指出:“现在有一个大局,全党要多讲。……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全党全国都要为实现这个  相似文献   

14.
1976年10月,在“四人帮”被隔离审查的第二天,还处在“禁锢”状态的邓小平终于得知了他盼望已久的消息。传递这个消息的人是邓小平的女婿贺平。因担心家里被安装了窃听器,全家人就聚集到厕所里听贺平讲了粉碎“四人帮”的经过。10月10日,“四人帮”被粉碎的消息被证实后,邓小平致信中共中央和华国锋,表达了自己的激动心情。  相似文献   

15.
从马、恩的“发达国家同时革命论”到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再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都把生产力放在第一位,认为发达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马、恩、列宁、邓小平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6.
姚勇 《历史学习》2005,(1):11-11
邓小平一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和创新,而他坚持实事求是的“猫论”———“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更是蜚声中外。许多人熟悉这个比喻,但是并不十分清楚其出处与本来含义,甚至不少人还把比喻中的“黄猫”误为“白猫”。那么,邓小平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这个比喻呢?而这个比喻为何在“文革”中受到批判,而在“文革”后又广为流传呢?让我们把目光转向1962年的中国。当时我国国民经济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粮食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解决的办法,一是进口,二是自己生产粮食。而在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状况下…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党的指导思想,是我党制定方针、路线、政策的理论基础,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党的一贯要求。最近,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向全党新老干部提出:“要以新的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同志在会上提出的这个“新”字十分重要,这一号召关系全局,它对保证我们名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将会起重大作用。本文就邓小平同志提出  相似文献   

18.
正确理解和掌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阎长贵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过程中.反复读到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他一方面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或者说,“并没有完全搞清楚”。(《邓小平文选》第...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示,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认真学习并深入理解邓小平同志“三个方面”的指示,研究和探讨学校心理卫生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这个问题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理想人格,亦称道德理想,它构成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在邓小平理论的整个学说体系中,伦理思想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邓小平提出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理想人格思想则是其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我们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伦理思想就应该抓住这个核心。为此,本文拟就邓小平“四有”理想人格的逻辑结构作一尝试性的探讨。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培养怎样的理想人格问题,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过“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理想目标。邓小平在新的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