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课程实施中,作业是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多教师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却对如何利用数学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不够。课内学生满脸通红、小嘴常开、兴趣高涨,气氛热烈。然而在“热闹”之余,学生面临的是大量重复的内容枯燥乏味的作业,对此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认为作业是无可奈何的负担。如何优化作业设计,消除学生对作业的厌恶感与恐惧感,实现从原先的一种“负担”向一种自身需求转变,让学生轻松学习数学,对此我做了尝试,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
陈关根 《宁夏教育》2006,(7):105-105
作业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用以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通过作业教学,使学生巩固、内化学得的知识、技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产生新的求知欲望。新形势和新理念下,我们应具备什么样的作业观呢?作业设计该如何兼顾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发展?作业设计如何正确处理全面发展和因才施教的关系?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学方式的一种新的尝试,正成为新课改推进流程中的一种需要.作为分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分层作业越米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因为如何优化作业设置,提高作业效益,是学生减轻负担、增加信心、快乐学习的保证.我通过近两年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实践,体会到分层作业不仅仅是因材施教的需要,更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  相似文献   

4.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该如何看待作业、设计作业,如何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作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让学生快乐地做数学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结合自己教学一年级时的一些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一年级的数学作业设计的尝试和体会.一、运用"说一说",超越书面作业心理学强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  相似文献   

5.
学生只有对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自觉地完成作业。如何让学生对作业感兴趣呢?我认为教师在把握教材(课文)的重难点后,结合学生实际可设计一些趣味性的作业,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识字复习中,教  相似文献   

6.
朱雅芳 《上海教育》2007,(9A):56-57
如何使作业发挥其积极影响,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作业成为学生能力跃迁的平台?以下是我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钟建 《中学文科》2006,(6):39-40
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做语文作业呢?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一、语文作业内容简单。二、作业形式单调。三、作业见效慢。如何改变语文作业“费时、效差、见效慢”的现状呢?我认为必须进行语文作业的改革:1.讲究语文作业的趣味性。2.追求语文作业的探究性。3.语文作业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4.注重语文作业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8.
自从踏上讲台以来,我总是想着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如何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如何让学生考出更优异的成绩等,但从没想过如何去给学生更好地设计作业、布置作业。而每次给学生布置作业时,看到学生那无精打采、皱眉瞪眼、无奈、痛苦的神情,也总是运用强制性的手段先声夺人臭骂一通,从来不想怎样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让作业展示出它迷人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通过作业来延伸和拓展,作业是学生应用、巩固、复习课堂所学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一项重要环节。历史作业得到有效的设计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训练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历史作业一般具有强制性、统一性及单一性的特点。传统的历史作业要求学生口头背诵来强行记忆教材内容,或者让学生反复写练习题,学生的创造性被严重地压制,学习兴趣逐渐被消磨,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和应付的状态。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人们向历史作业设计及应用效果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该如何设计历史作业呢?下面围绕此问题,谈一谈我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10.
孙红霞 《河北教育》2006,(12):33-33
“老师想不到平时不爱画画的你会画得这么好,说明你绘画功底不错,我多么想每次作业都能够欣赏到你的画啊!”这是我写给一位经常不愿意交美术作业的学生的评语。虽然是短短的几句话,却给这孩子莫大的鼓舞,连续几次,不但作业按时完成,质量也相当高。这种让美术作业本会“说话”的方法,我认为有三个好处,一是改变了传统作业批改中一个大勾加等级的简单做法,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老师一直在关注他,关心他。二是丰富了作业的内涵,使作业的过程变单纯的巩固知识为知识与品德并重的过程。三是避免了学生面对老师的尴尬场景。那么,如何让作业本更好地会“说话”呢?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11.
王芳 《上海教育》2007,(9A):53-54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巩固深化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通过创新作业形式提升作业的水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我结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已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让语文作业“活”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业是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但作业布置多了,往往又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不加重学生负担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除了要在作业的质量上讲究外,还要在布置作业的方式方法上讲究,即所谓的“活”。让作业“活”起来,一是作业的时间安排上要活,要化整为零,变集中为分散。一般来说,年级越低,学生的坚持性就越差。如果一布置作业就是一大堆,学生就会抱着发愁的心态去做,其质量和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要把适量的作业按比例分散在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少吃多餐”。二是作业的形…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该如何设计作业,如何让作业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既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又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结合教学实践,现将我有关数学作业设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作业,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地学、灵活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多年来,教师们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学生作业设计局限在抄、写、背的模式之中,机械重复的作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作业而作业。新课程下如何才能使学生作业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呢?一、设计形式灵活多样的作业  相似文献   

15.
徐进 《考试周刊》2007,(51):16-17
目前,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如何体现新课程作业改革的基本理念?如何调整作业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位置?如何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从被动做作业到主动做作业的转变,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这是摆在教师面前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当前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课后作业过多。要改变这种状况,减轻学生的负担,布置作业也是有些讲究的。多年来,我在历史教学中对如何布置作业作了一点尝试。历史作业不能没有,也不能过多。怎样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被作业拖累呢?我采取了以下做法。一、分小组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浅谈小学数学“改错课”的设计江苏省金湖县教育局许万明对小学生数学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应如何对待呢?我认为,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进“改错课”这一课型,即把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各种错误作为新的信息源,对学生进行再教育。现根据我多年的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供...  相似文献   

18.
一天的英语学习下来,为了让学生能有机会温习自己所学过的内容,我总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可现实是英语家庭作业成了学生不喜欢且不愿做的东西。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经过教学摸索及教学实践,我认为需要从学生、教师、家长、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9.
智障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都有对学习缺乏主动性、求知欲极差和精神不稳定的问题。我作为一名培智班的美术老师,曾深深地感到痛苦:不管我的课前准备多么充分,教学结果总是令人失望;不管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卖力,学生都不会积极响应;不管在学生作业过程中我如何指导,结果出来的作业总是“四不像”。新课程改革的出现虽然不是针对特殊教育的,但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也是我们需要的。既然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注重教学结果的思想让教者和学者都那么痛苦,也许一堂让学生喜欢的课就能解决这些矛盾。  相似文献   

20.
对于作业,绝大多数学生还把它视为外部强加的一种负担。如何让学生在享受语文作业的同时,又从中获益呢?我认为应传承和创新相结合,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语文作业,从而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设置个性化作业一直以来,作业的形式、内容都由教师作了统一的规定,完全忽略了学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