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报如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企业的进程中,推动企业发展,维护企业稳定,发挥凝聚力量、鼓舞干劲的作用,如何使新闻报道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召力,必须在贴近性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2.
关注民生,是企业报社会责任的体现。聚焦民生、报道民生,增强报纸的贴近性、凝聚力,成为探索办活办好企业报的重点之一。民生报道唱主角,让企业报多些亲和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把民生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企业报报道的内容是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主,有民生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那丽 《记者摇篮》2005,(8):55-55
“三贴近”是当前新闻界一项重要任务。对于企业报而言更是一项责无旁贷的艰巨使命。企业报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也是企业重要的宣传阵地和“喉舌”。在新闻界全力推进“三贴近”的进程中,企业报更应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的放矢地纳入企业宣传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相似文献   

4.
吴龙立 《新闻三昧》2008,(12):14-16
企业报是食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个产物。当一个企业需要传递信息,传输理念,传承文化和展示自身形象时,它就需要有个载体。企业报就这样产生了。它对内起着凝聚企业战斗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埘外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是传承企业文化的重要阵地。由此可见,企业报既是介业文化中的一个现象,也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企业报的功能,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企业报怎样认识践行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谍题。  相似文献   

5.
在新闻界,有一条公认的“真理”,即:言论是报纸的旗帜(或灵魂)。由此可见,言论在报纸宣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条“真理”不仅适用公开发行的报纸适用,同时也适用企业报。由于企业报是企业内部报纸(只有极少数企业报公开发行),它的性质就决定了其言论既有与大报一样的共性,也有其自己鲜明的个性,即特色。十余年从事企业报编采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企业报的言论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1、贴近性。即贴近企业,贴近职工。企业报的宣传都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职工生活、思想动态等进行的。企业报的言论首要的是密切联系工厂实际和职工思想动态,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前两年,我厂部分职工眼热社会上的“暴发户”,不安心于工作和生产,上班“磨洋工”,发牢骚,认为在工厂干活没出息,等等。针对这些,我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从改革期间企业报的引领性、服务性、贴近性等方面,谈谈在企业转型过程中,企业报如何转型。  相似文献   

7.
周玉梅 《新闻爱好者》2008,(12):163-163
围绕企业两个文明建设搞好报道、搞好服务是企业报的根本宗旨,也是企业报的职责。要使报道取得理想的宣传效果,将有限的新闻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使新闻价值得以拓展、延伸,这就需要精心策划。近年来,《中国长城铝业报》全力以赴实施策划,报纸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作为中国铝业唯一有全国统一刊号的企业报,在省企业报评比中连续6年获得“最佳企业报”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孙友 《新闻三昧》2001,(11):34-34
《耀华报》创办于1989年10月1日,是由中共耀华玻璃集团公司党委主办的内部发行的企业报。《耀华报》自创办以来,坚持眼睛向内,以企业经济活动为中心,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舆沦引导及助推器的作用,内容越办越丰富,质量越办越有提高,1995年12月被评为全国百优企业报,1996年被评为河北省“十佳”企业报,1998年被河北省委宣传部、企业文化研究会评为“优秀报社”。其成功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企业界悄悄掀起了一股研究、探讨企业文化的热潮,而且方兴未艾,大有蓬勃发展之势。这给我们企业报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就是如何认识企业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企业报能够比较自觉地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企业文化”一词是“舶来品”,70年代末期发端于美国,以后相继在西方一些国家和日本得到广泛传播。我国企业文化的兴起,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管理的客观要求。因为商  相似文献   

10.
张天翔 《新闻知识》2002,(10):48-49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报的使命已不能仅局限在“记载企业历史、传递企业化”的范围内了。企业报应当报道宏观经济变化,行业市场起伏,企业核心竞争力,员工继续教育方向等涉及企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承担起企业发展“领航员”的职责。我在《铁路建设报》服务十年,联系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探索,试谈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报因企业生而生,因企业兴而兴,曾是中国新闻报刊大军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在媒体深度融合之下,生长于社会一隅的企业报还能有所作为吗?答案是肯定的。企业报报道企业新闻的任务不变,记录企业历史的责任不变;企业报拥有融合新媒介形成“四全媒体”的良好基础,具有出产高品质新闻产品的强大潜力。本文探讨企业报在融媒时代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报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殊条件下的产物。在一般读者的心目中,这种报纸是“宣传报”,是文件转发的“简报”。《江汉石油报》作为企业报大家族中的一员,虽然是江汉油田局党委的机关报,但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份地地道道的报纸。近年来,它多次荣获“全国优秀企业报”的称号,发表的作品多次获全国新闻奖项,并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显示出创收能力,表现出一份企业报办报的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是宣传思想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的必然要求。而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三贴近”是实现这“两性”、“两力”的根本途径。因此,企业报在贯彻“三贴近”的原则中,解决好“贴近”中的问题,十分重要。企业报存在不够“贴近”的思想认识差距  相似文献   

14.
泽郎乓 《新闻界》2001,(5):54-54
办好民族地区报纸是认真贯彻落实“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重要工作,是做好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要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好,必须不断在创新上下功夫。时效新提高权威性时效性是当前报业竞争的焦点。新闻时效性不强,致使民族文字报处于竞争弱势;也成为影响民族文字报发行不好的一个不利因素。增强民族文字报的新闻性,在认识上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要增强新闻性与权威性、指导性。民族文字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必须靠增强时效性来实现。二是要注重贴近性和服务性。贴近性和服务性要建立于新闻性之上,离开新闻性,就谈不上…  相似文献   

15.
企业报动态     
上海举办“企业报地位和作用”研讨会本刊讯:为进一步发挥企业报在企业中的作用,加大企业改革的力度,抓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宣传报道的新路,上海市企业报新闻工作者协会于7月28日在《上海中旅报》社举办“如何发挥企业报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参加此次研讨活动的有来自上海纺织、化工、电子、钢铁、广播、农垦、旅游、房管、制笔等系统的2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企业报总编和责任编辑。通过研讨,大家提出了一些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观点:一是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多数企业报要闻版的消息大多突破了“领导参加,讲话指示”的模式,把笔触放在了会议作了哪些决定,对生产经营、对企业的发展、对职工有什么意义等一些内容上,从而增强了要闻版的可读性。但是从整个要闻版来看,仍缺乏大的突破。为此,本文想从企业报的个性出发,联系本企业的实际,对企业报要闻版的贴近性作一番探索。一、让广大职工在要闻版上唱主角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要以正面宣传为主,要满腔热情地宣传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新成就、新创造、新经验,让群众看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李瑞环同志也提出“把新闻报道的立足点转移到面向群众上来,这也是把报纸办得富有群众性  相似文献   

17.
企业报观澜     
栏目更名话“观澜”打开本期杂志,读者会发现您所熟悉的《企业报动态》已更名为《企业报观澜》了。随着2000年的到来,人类迈入新的千年,我们以新的面貌呈献于世。这是应时顺势之变,瓜熟蒂落之果。世纪之交之际,留给企业报的印象可谓惊涛骇浪波澜迭起:亚洲金融危机、严重洪涝灾害、产业结构调整、国内需求不足、三年扭亏的重压、下岗职工的分流……在企业行驶的充满艰险的航程里,企业报的每一时每一刻的命运无不系于企业的一次次的颠簸中。要反映企业报的现实状况,谁也不能以平静而旁观的“动态描述”为满足了。“观澜”不是闲情逸致,不是静心独赏,而是随时代大潮而起的心潮震荡,而是欲与亿万拼搏中的企业职工、与艰苦环境中奋进的各企业报同呼吸共命运的深情投入。如果说全国新闻出版业都面临改革深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企业报采用的稿件中通讯员的稿件占到70%~80%。因此,通讯员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张企业报质量的高低。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报却普遍对通讯员队伍建设重视不够,而对摄影通讯员队伍的培养尤其不够。编辑们总在说缺照片,缺好照片,题材单一脱不开机器加入的老套子;主题肤浅,图片说明停留在看图说话的层次上。寻找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企业报摄影通讯员队伍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隋冬 《新闻知识》2001,(3):48-48
自 1998年开始,国家新闻出版署整顿内部报刊后,绝大多数企业内部报纸,一夜之间全变成了改为“内部资料”保存下来了。有的大型企业还将企业报改为日报,有的改印彩报,还有的扩版增刊,由过去的半月报、月报改为周报、周二报等。这说明,无论从企业领导、机关,还是职工群众,仍然需要自己的报纸,这就决定了它存在的价值。   但凡事都具有双重性,企业报扩版增期自然是好事,但随之而来的是,“稿荒”的矛盾在相当多的企业报表现得十分突出。企业报定编有限,像笔者所在的这张本月报、报社定员仅两人,且编、摄、采、发、投等等全权总…  相似文献   

20.
周林 《新闻三昧》2006,(5):16-17
在报纸百花园中,企业报犹如一朵素雅的小花,绽放于一隅,散发着淡淡的幽香。企业报多为四开四版,也有一些是对开,出版周期多是周三刊以上,也有日报,如《鞍钢日报》、《攀钢日报》、《开滦日报》、《农垦日报》、《林海日报》等。发行量一般在万份以上,有的达到数万份。说它是小花,是指它的报道面有所限制,读者群基本固定在企业;论企业报数量,它在中国新闻界可是占据了不小的份额。新闻出版总署原署长杜导正说:“企业报也是新闻界的一支重要方面军。”鲜明的专业个性作为报业家族中的一员,企业报既有与其它报纸在文化、思想、经济、新闻、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