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俩”字是一个“老资格”的易被误用的字,请看下例: (1)《小俩口赶集》(《光明日报》1980年9月19日) (2)小俩口被称为新人……(《莫污染新婚之”新”字》,《工人日报》1982年1月12日) (3)普通话也不应该有“您们”(可以说成“您俩位”“您三位”等)。(《这个  相似文献   

2.
请先看几个例子: 一、“……说大约值七、八百元……”(《中国青年报》1991年7月7日二版《绝无仅有的“和谐”》) 二、“……每篇都在四、五百字左右……”(见江苏《新闻通讯》1991年第6期《多用“小号针”打好“连珠炮”》) 三、“……也可存活四、五十天上下……”(见《广西科技报》1991年3月7日四版《人断食后能活多久? 》) 以上三例中的“大约”、“左右”、“上下”均系蛇足之笔,应删去.因为“七、八百”、“四、五百”、“四、五十”都是大概的“约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的报纸杂志上,常见“们”字用法不当的现象。例一:“白云区检察院和广州民航公安处、监察处的干警们,协同作战……”例二:“她的心愿和所有中国留学生们的心愿是共同的:这就是要让中国运动员们休息好,吃得好,在运动场上创出好成绩,为祖国争光!”例三:“……四是青年人们思想已解放,过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70年代以来,大陆和台湾均有其年表、年谱或传略问世,对人们研究其生平与业绩,提供许多翔实的材料,但也毋庸讳言,其中某些史实的记述,尚有可讨论之处。笔者仅就管见所及,就几个问题提出商榷,供专家们参考。一陶行知有无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专修科主任? 《陶行知全集》所附录之《陶行知年表》(以下简称“年表”)和《陶行知年谱稿》(以下简称“年谱”)都载:1918年,陶行知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务会议上,提出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经激烈辩论后未获采纳,因而愤不接受教育专修科主任名义。至于后来情况,由于两书一字未  相似文献   

5.
五十年代中期,记不真是否1957年,我在古典文学出版社供职时,曾经责编过吴小如的《读人常见书日札》;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他又出了《常谈一束》(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版)。两书的书名都带“常”字,看来他喜欢这个“常”字,  相似文献   

6.
《报刊管理》杂志创刊。社长老史约我为刊中“名稿档案”专栏撰文,使我又回想当年…… 曾记得,有位新闻学研究者在《试论优秀新闻作品的历史性》一文中说: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在全国影响最大,可称范文的不碎的“易碎品”,当属《谁是最可爱的人》(1951年)、《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1960年)、《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966年)等篇。然而,到了1996年,不料想健在的“阶级弟兄”们事隔36年回访北京恩人,激起社会涌动跨越时空的真情,又为那篇报道谱写了动人的续篇!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院长温济泽同志的遗著———《第一个平反的“右派”———温济泽自述》,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温济泽(1914-1999)1929年参加革命,坐过国民党的牢房,也蹲过“文革”的“牛棚”。他是30年代李立三“左倾”路线下参加南京暴动工作在世的三个见证人之一;他亲历40年代延安王实味事件,并受李维汉嘱托,在80年代王实味冤案平反中起过重要作用……。在党内,他以思想活跃、敢说真话著称。这本35万字的著作记录的,有他亲历的中共党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有他交谊往来的政坛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8.
动态信息     
▲8月7日至8日,省档案局(馆)党委举办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班,局党组成员及全体处级干部参加了学习。大家一起收看了中宣部副部长雒树刚关于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辅导报告录像。大家在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论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三个代  相似文献   

9.
五十年代,毛泽东曾要求写文章的“秀才”们要较多地懂得马克思主义,又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科学知识、词章修养,因为这些因素直接关系着文章的质量。近期阅读报刊发现。“秀才”还需多懂点法律的ABC;否则,不仅自己糊涂,还会通过写的文章误人子弟,试看下例: “干警……侦察”(西安日报1版《两天连破两起凶杀案》),“干警们多次侦察”(陕西日报《西安公交分局侦破一贩毒团伙》),“警方……侦察破案”(企业周报《没有受害人的刑事案件》),其中的“侦察”均应为“侦查”。“侦察”与“侦查”两词音同义异,前者是军事名词,指“为获取军事斗争所需敌方或有关战区的情况而采取的措施”。如电影《渡江侦察记》;后者是法律术语,指“在刑事诉讼中为搜集证据、审查证据、确定犯罪事实、查明犯罪人而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强制措施。”“……在我国,侦查由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负责,任何其他机关和个人都无权侦查”(《辞海》)。《刑事诉讼法》中有“侦查”,“侦查人员”之说,而无“侦察”之谈,也说明“侦察”与“侦查”有别,不可混淆。 “提供了罪犯的特征”,“案犯……供认了”,(西安日报《女车主屡屡遭抢劫……”》),“将罪犯引诱到”。“抓获了杀人犯”(陕西日报《无私奉献的女警察》)其中的“罪犯”与“案  相似文献   

10.
多用一个“不” 意思弄反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难道能否认这位老干部和妻子之间的感情不是夫妻之情,即性爱吗?(光明日报1980年5月14日第4版) 误用反问词语加双重否定,把意思弄反了。“难道”,语气副词,用作反问词语,表示不可能。“否认……不是……”,双重否定,负负得正,变成肯定,意即“是”。连起来看,意思是“不可能是”。而作者的本意正相反,是想用反问句加强语气,强调“是”。故应删去“不”字。 2、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难免不冒出几篇不好的作品……(《中国青年》1980年第8期《无影灯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就提出,媒介技术的许多副产品,可能促使世界变成一个城市——“这个星球已经结成一个城市”,这被公认为是“地球村”(Global Village)概念的最早雏形.他论述的“思想的高速公路在当代人的头脑里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直接导致后来“信息高速公路”(即互联网)一词的诞生.  相似文献   

12.
“官们”是一些人的视觉中心,记者们也以惯常的角度看官、写官,因而文章也颇为相似,颇为难做,不乏“官样”文章。有没有别的角度?这里的两篇关于“官们”的新闻也许能给人一点启示。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四个亿,那么,你每年的固定资产投入是多少?” “投入……投入2……2000万元。” “投入一块钱,产出是多少?” “……”回答者语塞了。 “连基本的投入产出比都说不清,你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四个亿又是怎样得来的?” 这是《书记考书记》一文(见《人民日报》1994.10.19第一版)所告诉我们的发生在“官们”之间的一场考试。它要测验的不是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数学知识和反应能力,而是在测验应试者对他所管辖的那一方水土的关心和热诚。因为它的考官和考生都是一定区域内的当权者,考试格外引人注目,答案也颇有韵味。  相似文献   

13.
通稿的故事     
(一) 新闻的作用在社会上热起来之后,通稿,一个专业性极强的新闻术语,突然地被许多人挂在了嘴上。公关公司为工厂、商店举办新闻发布会,在企业概况一类材料上,会标明“新闻通稿”。有些领导写了或讲了有意义的内容,也会在稿子上加个批示说,建议报纸发个“通稿”。新华社记者在与报纸、电台记者一起外出采访,记者们和接受采访的东道主,也常常说,新华社发个“通稿”吧,我们各报好用……大家对通稿这个词使用得还不很准确。例如,都不清楚“通稿”这个简称的全称到底是什么;例如,都习惯从上下统一的政治权威的角度去理解这个“通”字,例如……其实,通稿这个词,不光是个新闻专业术语,还更是一个新闻业里通讯社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9年第4期上看到了左漠野同志写的《新闻与宣传》一文。该文把广播(电视)发布新闻、传达政令的任务概括为六个字:政治、新闻、宣传。我试拟了十六个字:党的领导、人民主人、实事求是、社会责任。或许有人说:“你不赞成新闻的政治性!”“你不要宣传!”我说,有党的领导,有人民当家作主,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对社会主义社会负责的责任感。新闻的立场、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说《中图法》中的“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图法》中有些类目下各有一个小注:“按(依)……排”。有人认为这些类目下的“按(依)……排”指的是一种复分号。例如,“A12马克思、恩格斯单行著作”下有一小注:“按写作年代顺序排,多卷书以第一卷的写作年代为准。”“A22列宁的单行著作”下的小注说,“见 A12注,”这就是说,它也是“按写作年代排的”。“A244”的类目为“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工人运动的高涨及大战时期(1912年4月——1916年)的著作”,当然也是按写作年代排的。因此,在使用种次号作书次号的条件下,有人把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916年6月)一书的索书号给为  相似文献   

16.
马计全同志的《<郁达夫诗词抄>失误小议》一文(刊《出版工作》1985年第七期),指出这本书“有不少失误之处”,并且举了三个例子: ①《过徐州》一首“独依车窗看古垒”句中的“依”字,为“倚”字之误; ②《杂感八首》“半生浮沉伴蠹鱼”句中的“生”字,当为“世”字之误; ③《刘院长招饮……》一首“柳荫闲系瓜皮艇”句中的“荫”字,当为“阴”字之误。在我看来,例①中“依”、“倚”可肯定为同音相讹,②③两例恐怕不能算是“失误”,相反,例③倒是马文的失误了。据我所知,《郁达夫诗词抄》由周艾文、于听(于听为郁达夫的长子郁天民的笔名)两同志编订。两人的稿子各有所本,出版  相似文献   

17.
干上自中央首长,,咱全见过下至田头老个一辈子宣传别人, 却从木被人宣传过的老编辑今编辑们说他是“画画的” 画家们说他是“编报的’, 令他从五十年代起一直是这样出门采访,.....................……0.....................……,二甲…0……,................……,..… 4O-..…,.........……‘口l掩在︽致富之路报︾ 当编铸个干了四十午的排字工,终于交班了令双喜临门今他写了一篇报告文学刚刚见报,就:·:·报人春秋(漫画)@王景峰~~…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1983年8月16日第8版《答读者问》专栏里一篇文章写道: “《中国新文学大系》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理论和作品的选集……”“《中国新文学大系》续编,自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起,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止。……全书约一千万字,分二十卷(每卷约五十万字)出版,约为第一个十年的一倍。”(着重号系引者所加)读了这段文字,如果问“《中国新文学大系》(即  相似文献   

19.
“萍水相逢”意思是随水漂流的浮萍偶然相聚在一起.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语出唐·王勃《滕王阁序》:“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例如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他两个萍水相逢,年相若,貌相似,谭(谈)吐应对之间,彼此敬慕.”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二十五回:“我为什么把个眼前姻缘双手送给个萍水相逢、素昧平生的张金凤……”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四章:“两位年轻知识分子,如今在这偏僻的乡村萍水相逢,一般情形而论,完全可以交上朋友.”  相似文献   

20.
让当年国庆游行指挥部“广场组”成员们骄傲的是.年年10万人的组字,竟然从来没有出过错。10万人练成了一个人.这确乎是个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