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词有几种不同写法,词音、词义相同而词形不同,可以任意使用,不分轩轾,叫做异形词。异形词是汉语词汇中的歧异现象,骈枝赘疣,不利于语文的学习和应用,特别是不利于语文的信息处理。由于异形词的存在,在使用时就有个选择的问题。但是,从古至今,异形词的使用选择一直没有统一的规范。如古代字书《广雅释诂三》:“唯,独也。”而实际上,在古籍里表“独”义时唯、惟、维是通用的。《辞源》指出:“古籍惟、唯、维通用。《左传》作‘唯’,《毛诗》作‘维’,《尚书》作‘惟’。”在现代汉语里,表“单单,只有”义唯、惟仍通用,“唯一—惟一”、“…  相似文献   

2.
异形词是汉语中常见的复杂现象,也是编校过程不时涉及的问题。异形词有首选与参选之别。中国版协校对研究委员会拟订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中指出,“《现代汉语词典》以第一义项为首选,‘也作××’作为参选。在图书中不论使用首选词和参选词都应看作是正确的。……但是在校样中发现了参选词,则应改为首选词,以利于汉语规范。”愚以为,在具体处理异形词时,似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尊重历史。翻印或引用古籍原文时,应保留其原异形词,不宜以现代汉语的标准把参选词改为首选词。例如:白居易《长恨歌》中的“玉容寂…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中有不少同义异形词,或称异形词。异形词就是同一个词有不同的写法,如“缘由”与“原由”、“喀嚓”与“咔嚓”。像这样读音相同、词义相同、用法相同,只是形体不同的异形词共有一千多组。所说读音相同,就是绝大多数异形词读音是一样的,如风采(fēngcai)与丰采(fēngcǎi)、联翩(1iǎnpiān)与连翩(liánpiān)、约奠(yuémo)与约摸(yuémo)。另外,也有个别的异形词读音是不完全一样的,如冰激凌(bīngjīlín)与冰淇淋(bīngqílín)、哈欠(hěiqiàn)与方言呵欠(hǎqiàn)、耳光子(ěrguāngzī)与耳刮子(ěrguāzī)。  相似文献   

4.
异形词,也叫异体词。是指社会上并存并用、同音、同义而异形的词语。如“订购——定购”、“给予——给与”、“致词——致辞”、“原故——缘故”等。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异形词,造成同一词语在书面形式上的分歧与混乱,不适应当今信息社会对汉语规范化提出的要求。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5.
国家语委组织制定现代汉语异形词语规范的工作已取得初步结果,《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草案)》最近已经向社会公布,在发布前广泛征求意见。大量异形词语给汉语教学、新闻出版、辞书编纂和中文信息处理带来了困难。国家语委于1999年7月开始组织制定现代汉语异形词语规范,研制组对1500多组异形词语进行了收集研究,整理了现代汉语书面语中经常使用而公众取舍倾向比较明显的异形词语400多组,拟制出了《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草案)》。按这个《整理表(草案)》的研究结果,推荐使用的词语包括“按语”、“把式”、“百叶窗”、…  相似文献   

6.
春风和煦,杨柳吐绿。北京少先队员走上街头,开展了“让春风吹走首都街头错别字”的活动。据报道,初步查出的错别字和不规范字,竟有二十六万多处。足见,错别字、不规范字泛滥,已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由此想到了新闻报道。只要顺手翻翻某些记者、通讯员的来稿,错别字和不规范字,虽不能说“满篇皆是”,但却是“页页皆有”。随便摘几个看看:“部队”写成“卩队”、“鲮鱼”写成“○鱼”、“食品”写成“(?)品”、“机遇”写成“机迂”、  相似文献   

7.
1范围 本规范是推荐性试行规范。根据“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分批整理”的工作方针,选取了普通话书面语中经常使用、公众的取舍倾向比较明显的338组(不含附录中的44组)异形词(包括词和固定短语),作为第一批进行整理,给出了每组异形词的推荐使用词形。  相似文献   

8.
近日,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向社会发布了《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选取了普通话书面语中经常使用、公众取舍倾向比较明显的338组异形词,给出了每组异形词的推荐使用词形(下表中每组异形词破折号前为选取的推荐词形)。本规范适用于普通话书面语,包括语文教学、新闻出版、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初志贤 《新闻三昧》2003,(12):38-40
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免不了天天要和语言文字包括字词的运用打交道。正确使用字和词,会使你的报道更加精彩,其中包括正确使用异形词。一般来说,一组同义异形词中,在提倡使用首选词时,使用其中的哪一个词都可以。但除了同义词、近义词  相似文献   

10.
有关异形词的几个问题———兼谈《现代汉语词典》的遗憾□萧振华现在除了翻印古书以外,“回”字的另外几种写法不再见诸一般的报刊书籍,“茴香豆”也只有一种写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异体字和异形词问题已基本解决。“回”字现在只有一种写法,这应该归功于鲁迅,如果...  相似文献   

11.
我们是怎样整理异形词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形词整理工作国家语委1999年正式立项,经过两年多的时间,课题组在"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分批整理"的方针指导下,从搜集到的近两千组异形词中,经过分析比较,选取了普通话书面语中较常使用、公众的取舍倾向比较明显的338组异形词,作为第一批整理对象.现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由教育部和国家语委正式发布,郝铭鉴同志要我谈谈此项工作有关情况和个人的一些体会,以便同广大读者沟通,一起来做好这件工作.  相似文献   

12.
从前有个老翁接到女婿让他代买“否”的信,到处打听也没有,他戴上老花镜又仔细看后,忽然想到可能是让他买“杏”。于是,他跑到街上买了几斤杏,写了封信,托人捎去。信是一首打油诗:“贤婿来信要买‘否’,急得你翁满街走;买了一筐小黄杏,不知是否不是‘否’?”有个学生在送给老师枇杷的附信上,把“枇杷”写成“琵琶”。老师见后痛心地说:“‘枇杷’不是这‘琵琶’,只因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只因这个学生“枇杷”、“琵琶”  相似文献   

13.
陈浩元 《编辑学报》2012,24(3):246-246
在GB/T15835120116出版物上数字用法》5.1.4中,对示例2008年8月8日说:“‘年“月’可按GB/T7408--2005的5.2.1.1中的扩展格式,用‘_’替代”,写成“2008—8-8”。虽然后文中说“月和日是一位数时,可在数字前补‘0”’,但这里用了助动词“可”,仍暗示不补“0”也正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2002年至2012年间报刊标题使用338组异形词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在规范试行以后,多数异形词的书写形式得到了规范,但仍有少量词语的非推荐词形仍然盛行.通过分析,作者提出了异形词整理规范的一些建议,呼吁广大报刊编辑应严格执行既定规范,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我发现电视屏幕上经常出现错别字,电视剧,戏曲片里有,文艺晚会上也有,专题报道里还有,产品广告上更多,其他节日里也时有所见。如:“场”写成“坊”、“韩”写成“韩(十早卜)”、  相似文献   

16.
《新闻天地》2002,(6):61-64
1、范围本规范是推荐性试行规范。根据"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分批整理"的工作方针,选取了普通话书面语中经常使用,公众的取舍倾向比较明显的338组(不含附录中的44组)异形词(包括词和固定短语),作为第一批进行整理,给出了每组异形词的推荐使用词形。本规范适用于普通话书面语,包括语文教学、新闻出版、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方面。 2、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55年1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 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相似文献   

17.
在报刊文章中,常常见到一些方言土语,这些方言土语,不仅使文章活泼,而且使读者感到亲切。然而,也常常发现一些方言土语里错别字颇多。比如:把东北方言“埋汰”写成“埋态”;把北方方言“较真”写成“叫真”,把“捣鼓”写成“捣咕”;把南方方言“不搭界”写成“不搭架”;还有的把“老实巴交”写成“老实巴脚”,“捞外快”写成“捞外块”等等。  相似文献   

18.
胥橙庭  张彤  夏道家 《编辑学报》2013,25(6):549-550
科技期刊中异形词的混用会直接影响期刊的编校质量,甚至误导读者。本文参照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名词,对科技期刊中常见的3组异形词从字和词的角度分别进行辨析,并列举实例给出了其规范用法。  相似文献   

19.
我在检查小孩的作业时,不断发现一些错别字。当向他指出时,孩子还满有理地说:“电视上就是这样写的。”我细细一想,确有其事。例如:电视广告、节目预告等都有错别字发生。我和一些教师谈起此事,他们也有同感。如将“音乐舞蹈”写成“音乐舞(足刀)”;行人要走横道线的“道”字,写成“(辶刀)”字;球场休息的“场”字,写成“?”等等。电视在我国已走向普及,家庭对电视的接触日益增多,而小孩又十分敏感,模仿力强,  相似文献   

20.
近日读报看到这样一幅漫画——女秘书抱着一摞与人齐高的读者来信对老总说:“这是今天读者寄来的‘贵报错别字与语法纠错’”。而老总大笑着说:“好事情!这说明咱报发行量在增加,知名度在提高!”让人啼笑皆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