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人成事”的误解和误用2008年7月24日,《平凉日报》有一篇题为《毛遂与蒋干》的文章,在详细介绍了毛遂的事迹之后,得出一个结论:“事实证明,毛遂不但有脱颖而出的勇气,更有因人成事的胆识和才干,”毛遂确实在同楚王的谈判中脱颖而出,但是他的成功是“因人成事”吗?“因人成事”也需要“胆识和才干”吗?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条成语的来历吧.  相似文献   

2.
宋强(以下简称“宋”):《狼图腾》、《藏獒》的出版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中国虎》的出版是否有跟风之嫌?与它们相比,《中国虎》最独特的地方体现在什么地方?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余秋雨说,他是在做学问做得感到单调窘迫沉重之后,在困惑中迟迟疑疑地站起身来,离开案头,换上一身运行的装束,开始他的“文化苦旅”的。 单单看目录,我们也许会把它看作我们常常见到的那种一般的又是正宗的游记,你看:《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三峡》、《庐山》……这不是游记又是什么呢?是的,《文化苦旅》是游记,是作者某年某月某日到某地的文字记  相似文献   

4.
新闻兵戴煌     
戴煌说自己几十年来“既不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也不是功勋卓著的新闻事业家,只不过是个新闻兵”。“新闻兵”是怎样一个概念?在北京他的“戴氏蜗牛居”,我俩谈了六小时,之后我又读了《戴煌通讯报告选》和《中国当代名记者小传》(第一辑)中关于他的那157页文字,还有他发表在《当代》、《新观察》上的报告文学,以及一些工作需要不可不看的内部材料。这时,也只有这时,我对戴煌心中“新闻兵”的本义有了清晰的感悟。兵乎?记者乎?合二为一,浑不可分。戴煌还真是个“兵”,当记者似乎是“阴差阳错”。1941年7月,那是日寇集中兵力突袭苏北盐城新四军军部的日子,13岁的他作为游击区一学校的抗日儿童  相似文献   

5.
报纸周末版吸引着众多的读者。如何使周末版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在新闻理论和实践上都值得认真研究和总结的新课题。结合《邢台晨报》的摸索和实践,我们想谈点认识和感受。周末版方兴未艾我国报业中何时出现了周末版?据说在10年前《中国青年报》试办“星期刊”,《天津日报》出版“星期专页”之后,便引起了新闻界同行极大关注,并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一些报纸相继“引进”效仿,逐渐开办周末版或出版星期刊。什么是报纸周末版?这个问题很少有人去论述。我们认为,所谓周末版(星期刊),是指报纸上区别  相似文献   

6.
严农 《军事记者》2004,(11):63-64
1938年春,台儿庄大捷之后,先父严怪愚到了徐州。同旅社住的一位《武汉日报》的记告诉父亲,说:“名记范长江明天便要到徐州来了!”语意中似挟讽诮。父亲说:“本是名记嘛!我们欢迎!”他愤愤地说:“什么名记?!我就不信那一套!未来之前,先创气氛,要别人为他准备住处,安排生活;既来之后,又大宴宾客,到处拉扯,简直像个大官僚!老实说,没有《大公报》这块牌子,凭他的本事,他‘红’得起来吗?”(长江当时是汉口《大公报》战地特派员)父亲说:“我佩服的倒是他的本事,而不是《大公报》这块牌子。  相似文献   

7.
林浩 《军事记者》2006,(11):66-66
顾名思义,“编后”是编辑“编稿之后”写的,与稿件的作者何干?通讯员给自己的新闻稿写类似“短评”、“编后”这样的评论,是不是越俎代庖?是不是狂妄之举?笔者从新闻写作的实践中体会到,这种做法对报道员来说是有益的。给自己的稿件写评论,可以从历史渊源中找到根据。两千多年前的司马迁在《史记》一些篇章的末尾附有“太史公曰”,这是司马迁对所记叙的人和事写下的评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短评”、“编后”之类的文字。《史记》之后的史籍也多有类似评论,诸如《汉书》的“赞曰”、《三国志》的“评曰”、《魏书》的“史臣曰”、《资治通鉴…  相似文献   

8.
是舆论监督 不是负面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鄂尔多斯广播电视报》记者郝建军,因为“负面报道”多被报社炒掉了。(见《内蒙古晨报》2003年10月22日)据说郝建军很敬业,领导承认他工作很辛苦,而且写出了一系列引起社会和有关部门重视的新闻,促成了问题的解决。郝建军写了哪些报道呢?有《记者暗访黑职介》、《记者暗访“性病专家”》、  相似文献   

9.
为了办出地方小报的特色,去年我们专辟了《比一比、看一看》专栏。一年来,我们先后围绕群众关心的一些问题,连续刊登了一些“集纳对比”报道:《开门后、关门前你在干什么?想什么?》《同志,在办好职工食堂上你抓了哪些工作?》《怎样把我市早点供应搞得更好?》《保证酱油醋质量,维护千家万户利益》等,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读者称赞这个专栏是我报的“报中报”,读后感到亲切、实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办出地方小报的特色,去年我们专辟了《比一比、看一看》专栏。一年来,我们先后围绕群众关心的一些问题,连续刊登了一些“集纳对比”报道:《开门后、关门前你在干什么?想什么?》《同志,在办好职工食堂上你抓了哪些工作?》《怎样把我市早点供应搞得更好?》《保证酱油醋质量,维护千家万户利益》等,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读者称赞这个专栏是我报的“报中报”,读后感到亲切、实在。  相似文献   

11.
《此心永在老界岭》获《人民日报》“共和国与我——国庆抒怀”征文一等奖。省里已初定此文入选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教材。消息传来,同志们对我们两个无名小卒的“奇遇”表示惊讶和祝贺,问我们是怎样在老典型身上做出了新文章? 三进深山探“宝”我们久闻黄自立大名。1989年8月底,黄自立参加省劳模会前后,我们两次采访了他。他身材瘦小,不善言谈。说事迹吗,就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修路、铲冰雪,清理塌方。除此之外,找不到动人心魄的奇迹,也挤不出花里胡哨的豪言壮语……。人也平平,事也平平,  相似文献   

12.
夏德勇 《现代传播》2002,(5):122-124
张子扬先生两年前在《人民日报》发表《“文化版图”的固守与拓展———电视人面对 2 1世纪新媒体的思与虑》① 一文 ,颇有新意地提出了“文化版图”的相关理论 ,以后又发表《文化版图审视下的跨文化传播》② 等文 ,多角度地深入阐发自己的相关观点 ,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和兴趣。既然文化版图的理念已成为他作为中央电视台国际部领导的一个主导思想 ,成为一种理论自觉 ,那么这些观点和主张是不是一种正确的传播策略 ?在当今的电视传播实践中是否有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 ?我想结合张子扬和央视国际部的跨文化传播的实践对“文化版图”相关理论作一…  相似文献   

13.
《半月谈》杂志副总编、青年评论家张正宪近年来以“苏北”等笔名,在《半月谈》刊物上发表了不少文章,他的评论以其“谈得新、谈得深、谈得准、谈得活”的特色,引起广大读者和新闻界的瞩目。《论快》、《论放》、《土政策评说》、《先富后富,天平的支点在哪里?》等篇章是他大量评论文章中的得意之作,读者纷纷来信表扬。当我探问他撰写评论的心得,从他嘴里立刻跳出三个关键词:“睿智、情感、文采”。  相似文献   

14.
这一阵儿朱军倒霉了,媒体拿他开涮,“下课”的呼声很高。是不是因为《艺术人生》质量下降了?是不是因为他有引起众怒的言论?好像都不是。有人说,是因为出现了毕福剑,出现了《星光大道》。或者说,因为毕福剑在《星光大道》中的表现和朱军在《艺术人生》中的表现有了对比。有比较就有鉴别。于是,也就有了朱军“下课”的呼声。朱军和毕福剑,是怎么比出来的?在主持节目的时候,朱军坐着,毕福剑站着。坐着是静态,站着是动态。观众看电视,自然对有动感的画面更感兴趣。朱军的节目感情充沛,有时候让人哭,有时候让人笑。毕福剑的节目,让人喜怒哀乐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知识分子最缺乏什么?中国当代文化语境中最缺乏什么?” 这是北大学生余杰在《距离“底层”有多远》(见《新华文摘》98·6)一文中对我们提出的质问。他抱怨说,在包括文学、报刊、影视、音乐、绘画等各个方面的中国当代文化语境中,“95%以上的中国底层民众的生存状貌居然像阿伯丁神灯一样不翼而飞”,“数年前的人文精神讨论试图回答这两个问题,最后却又远离了问题的答案。”他指出,答案就是:“底层  相似文献   

16.
张平 《新闻实践》2012,(8):64-65
2011年6月15日。人民日报以《杭州:建出来的“幸福城市”》为题,对杭州创新社会管理的成效作了报道,其中将开播仅半年的杭州电视台谈话节目《我们圆桌会》被列入创新社会管理主要典型之一。同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重点项目大型专题片《思想的力量——科学发展观在中国》也专程对《我们圆桌会》栏目组进行采访,把“圆桌会”列入专题片案例之一。之后,中央党校、  相似文献   

17.
《记者贩菜记》及随后发表的“记者贩菜归来之后”的三篇新闻述评,由此引起持续了近一个月的读者来信讨论,使《长江日报》一度成为市民的“第一道早点”,这使我们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18.
我们外出采访时,往往会有人惊讶地问我们:“你们是记者吗?”“你们是中央电视台的吗?”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典型地从侧面反映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这个群体的工作风貌和作风。的确,《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的记者和摄制人员,相比之下具有吃苦耐劳、不图私利的精神,这也许就是我们这个群体以及我们的栏目能够受老百姓喜爱的主要原因。大家知道,目前社会上对新闻记者的看法不算太好,有些原因是由于个别同志不好的做法,但是《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的记者在外面非常注意这点,而我们最终也给外界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争取到了采访对象的配合。  相似文献   

19.
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近年来大胆推出的独具魅力,引人注目的栏目。这是他们在经过反复尝试之后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它的收视率仅次于“新闻联播”节目,深深牵动着广大观众。 《焦点访谈》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请听他们自己的话:“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寥寥效语,道出了本栏目的方向与宗旨,引起了观众的注意,这就是《焦点访谈》生命力的所在。为什么呢?因为它是千家万户关心的“大众话题”,是各界人士注目的“社会热点”。大到国际性事件,小到家庭生活琐事;上有政坛风云人物,下有小小老百姓。有对群众深恶痛绝的假冒伪劣产品的曝光,有对社会各阶层腐败分子的揭露,还有老百姓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发人深思。每次《新闻联播》之后,人们翘首以待的便是《焦点访谈》。  相似文献   

20.
继《退步集》和《退步集续编》之后,著名作家、画家陈丹青先生最近出版了新书《荒废集》,我们还记得《退步集续编》中陈丹青提到之所以一退再退的原因,是要“退到历史深处,借一双眼,以更深刻照看今日种种文化现状”,而这本新书《荒废集》却坦言荒废,其中的原因与他这几年跟媒体打交道大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