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节选自曹文轩的《草房子》的《孤独之旅》属于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是一部反映少年成长的小说。我想让初中毕业班的“小大人”们通过欣赏《孤独之旅》,以文观己,对自己来一次深刻的反省,进而加强自我情绪控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根据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特点,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均有至少一个单元的内容安排了写人的记叙文,可以看出,此类文章在教材中的占比是很大的,怎样才能借助这些写人类文本内容,通过课堂的有效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启迪学生的语言智慧呢?如何解读写人类教材,定位这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值得我们广大教师去实践,去研究。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长文短教? 长文短教,曾有人提及.所谓“长文”,就是篇幅长、文字多的课文.小学高年级的教材中编入了很多的长课文,而且它们又大多是略读课文,安排一课时完成.长文信息量大,但内容繁冗,教学上难以处理,讲多了学生厌倦,讲少了似蜻蜒点水,毫无收获.所以“长文短教”便成了一条很重要的教学思路.所谓短教,就是教师开发教材的过程,就是对文章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凸现重点,把握本质,对教材作出艺术化的处理.实现这一点,意味着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它更需要教师备课中研读教材这个例子,根据所教年段、所教学期、所教单元的教学目标,以及所教课文的特点,乃至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到能够进行语言训练的最佳切入点.只有教师反复阅读文本,深入解读文本,才能真正实现“短教”的目的,并达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面对这“几乎是一个拥有无数教学可能的信息载体,可能包含有字词句篇逻文修等各方面的信息”的文本,教什么?可谓是“一篇课文可以有一千种的选择”。因为这种“个性”的选择,导致了语言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现象普遍存在。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本文通过现象看本质,详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材解读常见的几种误区。  相似文献   

5.
低年级写话是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本文就文本语言中值得借鉴、模仿的词句、表达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使得低年级写话能找准训练基点,让教材这个"例子"切实地为写作服务。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作为连通学生与教科书的桥梁,首先要实现自己与教科书编者的有效对话。教师只有在课前经过与编者对话,才能准确、深刻地领会编者意图,明确教材的编排体系,才能挖掘出更具教学价值的隐含信息。本文从精准把脉教材架构、整体剖析单元主题、提升文本解读质量三个方面举例,阐释教师如何实现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赋予了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权利,给予教师更多的空间.教师在个性化解读文本时也随机出现了一些偏离文本主旨、脱离学生实际等解读误区.如何正确解读文本、避免文本解读的随意性呢?现结合具体实践提出以下看法:深入作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潜入文本--超越文本,必先走进文本;走近学生--解读需要深入,更需要浅出;与编者"零距离"--让文本解读勿忘"我".  相似文献   

8.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推敲>,课后要求:会写的生字中要有一个"摸"字,而课文中却没有出现该字.<课标>明确要求:"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词,"而且新教材编写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是生字表的印刷排版出错了,还是课文中漏掉了"摸"字?  相似文献   

9.
低年级写话是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读写分离,学生写话的语言训练基点几乎没有。本文就文本语言中值得借鉴、模仿的词句、表达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使得低年级写话能找准训练基点,让教材这个"例子"切实地为写作服务。  相似文献   

10.
包瑾蕙  郭玉玲 《知识窗》2023,(1):108-110
《孔乙己》最早发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孔乙己》自发表之后即被选入教材,长时间以来都是高中和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之一。文章将从文本解读、教学要点分析和教学策略这三个方面,深入研读《孔乙己》,在解读课文的同时,着眼于语文课堂教学,探索课文在教法上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从能力上来说,写作显得最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普遍重视课文的文本解读及基础知识,往往忽略了"写"的教学。如何让学生写好作文就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学生要写好作文。首先要重视,其次要注重积累及讲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写好作文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文本解读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的难点,它的深度决定着教学的效果。本文分析了目前初中英语阅读课的不足,总结了阅读文本解读的几个基本策略。文本解读应发掘文本的教学价值和挖掘文本的写作意图,从而真正达到有效解读文本、实现学生与文本互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朱虹 《知识窗》2014,(2):56-56
在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优秀议论文,结合通俗易仿的课外议论文,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密切结合起来,通过解读文本.让学生从议论文的语言、结构以及写作技巧方面着重品味学习,进而运用到写作中。以读导写,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最佳路径》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既揭示了哲理,又是个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学生的困惑在哪里?兴趣点在何处?作为文本的它语文价值体现在哪里?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哪些环节,采取何种策略达成相应目标呢?是否可以这样来理解。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语言实践材料。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学习、理解文本时'意",更要善于挖掘文本中语言文字训练因素,引导学生随文练笔,学习、应用文本的"言",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要从课文入手,精心地寻找读写结合点,多种形式地对学生进行高效的读写训练。  相似文献   

16.
杨帆 《科教文汇》2010,(5):79-79,98
问题解决能力是新课程理念极力倡导的一种能力,实施语文探究性学习,应以问题为核心。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在不同的学习层面设计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方法、提高能力。依据单篇课文设计问题、在单元学习活动中探究问题、文本学习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是笔者探索的以问题为核心实施语文探究性学习的三种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7.
周益琴 《科教文汇》2009,(26):126-126
1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第二课时。 2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情感,从而与主人公产生心灵共鸣。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资源。教科书一直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面对这一最要紧的课程资源,我们也应与时俱进,改变简单地“教教材”的局面,而是“用教材教”,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把课文作为学习语文的例子来教,强化语言实践,以多种形式进行写话  相似文献   

19.
我们现行蒙古族师范汉语文课本中没有独立的作文教材 ,写作知识和写作训练都散编在课文单元之后。文选中的课文是学习写作知识的重要依据 ,写作知识对课文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说 ,课文不是写作的范文 ,是教师教作文、学生写作文的范文和榜样。但是 ,学生学了那么多课文 ,除了阅读文以外篇篇都是听老师的讲解和评析 ,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写不好写不通作文 ,甚至照着范文也不知从何下手 ,其重要的一个原因 ,就是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相互脱节。笔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但强调了字词知识的掌握 ,还注重了文章层次结构的交待。特别强调对文…  相似文献   

20.
李文欣 《百科知识》2021,(36):72-73
一、关于小说原文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作家保罗?科埃略所著的畅销小说.全书共分为上部、下部与尾声三部分.该小说运用富含哲理和诗意的语言讲述了牧羊少年圣地亚哥追寻宝藏的奇幻冒险故事,具有启发性和励志意义.本翻译实践原文选自《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第11页至第37页,此部分主要讲了小男孩圣地亚哥选择成为牧羊人的原因,他最近所做的奇怪的梦与遇到的奇怪的人,以及直到遇到了撒冷之王,让他在十分之一羊群与宝藏中做出选择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