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整本书阅读指导课是对学生进行高阶思维训练,提升阅读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阅读课的教学内容要根植阅读课程,形成阅读思维的层次性;教学流程要基于活动板块,培养阅读思维的灵活性;教学方式要立足聊课引导,培养阅读思维的深刻性;教学重点要突出整本价值,培养阅读思维的系统性;教师站位要明确为与不为,培养阅读思维的独创性。整本书阅读指导课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从而走向深度阅读。  相似文献   

2.
微课能增强阅读的针对性、即时性,促进学生自主阅读、有效阅读,是促进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方式。好的微课教学设计要对整本书阅读有引导性,带动学生深度阅读;要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有完整性,助推学生思辨阅读。利用微课开展整本书阅读实践,能提升阅读实效,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整体阅读习惯,提高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以更好地实现所制订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性,通过利用整本书阅读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探讨了整体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首先介绍了高中语文课堂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然后对整本书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了帮助学生学会控制阅读速度、制订阅读目标以及撰写读书笔记。  相似文献   

4.
王璐 《教师》2019,(9):64-6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了关于“阅读整本书”的要求,但是不少一线教师面对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仍疑惑重重。为了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学会读好整本书的方法、养成读整本书的习惯,探索导读课教学的可能性,文章以《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为例,探讨兴趣引路、方法指导、形象感知三种教学策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做了这样的表述:"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贯彻落实课标精神,笔者进行了整本书阅读方法指导的实践探索,旨在走好整本书阅读方法指导三部曲,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要读好书,读整本书。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整本书阅读的活动。学者裴杏平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展开整本书阅读的时候要用学生喜欢的形式,通过好书评选、拓展新知、深耕精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指导学生展开多元阅读。教师若能开发出多元化的阅读课程,那么不仅能指导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更能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曾经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可见整本书阅读具有特殊的意义。实践证明,读整本书与我们的语文教学目标是一脉相承的,读整本的书能够拓宽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通过读前方法指导、读中讨论交流、读后展示提升等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使学生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8.
张雪姣 《江苏教育》2023,(20):11-13+27
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整本书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不仅“要读书”,还要“会读书”。整本书阅读,需要学生主动的阅读,自觉建构个性化阅读经验。在实践基础上,我们提出整本书阅读的一些策略,归纳为“三境”,以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效率,提升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借助导读课,唤醒学生整本书的阅读期待;依托推进课,强化学生整本书的阅读进展;凭借指导课,提升学生整本书的阅读效益;紧扣主题课,积淀学生整本书的阅读成果,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阅读思考。  相似文献   

10.
整本书阅读能提升语文学习的深度、广度,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和阅读能力。将整本书阅读纳入课程内容与教学范畴是语文教育的必然要求。目前,整本书阅读存在学生不会选书,教师缺乏阅读指导,阅读效果缺乏有效测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选书依据,结合课例介绍了对比阅读、搭建学习支架等阅读指导,以及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性评价、结果性测评等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融入微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本文以《夏洛的网》的阅读指导为例,谈一谈如何在整本书阅读的导读、推进、分享中融入微课,帮助学生养成阅读预测、聚焦和计划等习惯,进而提高阅读效率,掌握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王海洪 《英语教师》2023,(18):75-78+82
简要分析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阐述英语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的内涵。结合实例,探究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的激趣导读路径,提出联想激趣、预测激趣、以图激趣、设疑激趣等方式。认为整本书阅读的关键是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教师要将整本书内容和学生兴趣点有机结合,使整本书阅读在激趣导读中层层深入,通过轻松、丰富的教学活动真正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整本书阅读能够重构学生的认知,提高核心素养,使语文学科建设更加完善。然而,在碎片化阅读影响之下,整本书阅读出现阅读内容随意化、阅读思维扁平化、阅读评价系统单一化等问题,这影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基于此,教师要转变阅读指导模式,重视灵活多样的教学评价模式,学生也要养成深度学习的习惯。这样,整本书阅读的价值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才能够从阅读中找到快乐。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整本书阅读”课程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重点出现了偏移。文章结合统编版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例,提出“整本书阅读”要聚焦阅读方法这一重点。文章从“要会精读,更要会跳读”“要会圈点,更要会批注”“要会读一整本书,更要会读一类书”三个方面来论述,让学生聚焦这些正确的阅读方法,建构个人“整本书阅读”经验,推进“整本书阅读”课程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小学部编版语文教科书对整本书阅读提出明确的要求,整本书阅读成了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点,对于小学高年段学生来说,要保持阅读的耐力和持久性,激发学生阅读的期待,教师可以借助阅读导读课,以激趣的语言,引导学生阅读封面、序文目录,了解文本写作背景以及推荐阅读片段等,逐步渗透方法指导,让学生产生研读的兴趣,从"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本文以班级共读为主要形式,例谈小学语文高年段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6.
潘玉杰 《教育艺术》2023,(11):63-64
整本书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提高农村初中生英语整本书阅读能力。通过运用实践探究法、经验总结法、案例分析法,可以明确农村初中英语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意义,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正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中这样表述:具有广泛多样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一年内课外自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叶圣陶曾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这段话明白地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仅靠四十五分钟的阅读教学课是不够的,课内阅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们新课程的要求,开展课外阅读迫在眉睫。这就给我们我们教师提出来一个问题:如何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如何有效地实现课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已经在小学语文界达成共识。笔者思考了整本书、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与单篇阅读的区别、整本书阅读与群文阅读的异同等问题,探究了小学各年段整本书阅读目标和阅读量,用科学的依据选择精读和泛读书目,采用科学、有趣、多样的阅读实践策略,推进整本书阅读,将阅读目标落地,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并运用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听说读写思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整本书阅读是语文新课标提出一种新的教学任务,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必须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文本,并教会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探究,从而实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指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贯主张,读整本的书,有利于学生养成读书习惯,提高语文素养,可以收"一石多鸟"之效。本文重点介绍小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意义,结合教学实践制定阅读书目,归纳阅读策略,简介几种整本书阅读的课型和具体操作流程及其有效的激励评比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