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研究山药浸提物对青春双歧杆菌发酵影响的同时,对青春双歧杆菌发酵山药粗多糖的过程也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严格厌氧Hungate滚管培养方法对双歧杆菌进行培养、发酵.结果表明对青春双歧杆菌发酵起作用的成分主要是山药粗多糖;山药浸提物的添加能提高青春双歧杆菌的二周残存率和改良青春双歧杆菌发酵鲜牛奶的风味和感官评价;山药浸提物和青春双歧杆菌能作为合生素[1]加以开发.  相似文献   

2.
研究50种中草药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柑橘溃疡病菌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山茱萸、诃子、地榆、枳实、蔓荆子、覆盆子和马兜铃7种中草药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对柑橘溃疡病菌具有明显抑制活性.其中以诃子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好,水提液和醇提液在药物浓度5 g/m L时,抑菌圈直径可达3.8 cm和4.4 cm;地榆、枳实抑菌效果次之.该研究可为开发植物源控制柑橘溃疡病菌杀菌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定条件下,培养黄孢原毛平革菌合成本素过氧化物酶.研究黄孢原毛平革菌培养液及其粗酶液对几种染料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有明显的脱色作用,木素过氧化物酶的降解能力的大小与酶活大小、H_O_2浓度、染料浓度、温度、pH等条件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试验小叶榕气生根水提液对大花蕙兰组织培养的影响,分别在大花蕙兰原球茎一步成苗培养基MS+6-BA_(2.0mg/L),+NAA_(0.2)及不合激素的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小叶榕气生根水提液,诱导原球茎生长和分化.结果表明,在一步成苗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小叶榕气生根水提液,原球茎的增殖和分化效果不同,40%的小叶榕气生根水提液促进原球茎的增殖和分化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丛生芽生长势更好,生根率提高21%以上;在不合激素的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小叶榕气生根水提液后,同样能诱导原球茎的生长与分化,优化的小叶榕气生根水提液浓度是40%.试验提高了大花蕙兰快速繁殖效率,也一定程度上为大花蕙兰组织培养找到新的激素替代品.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套高效、快速的体外中草药抗肺癌活性物质筛选模型。[方法]采用MTT法,对芸香草、地榆、甘草、柴胡、莪术、蜜蒙花、半边莲和旱芹等8种中草药体外抗肺癌细胞SPC-A1的活性进行检测。分析肿瘤细胞生长曲线,观察倒置显微镜下肺癌细胞在不同阶段的生长状况。[结果]在中草药活性物质作用下细胞尽管仍然贴壁,但出现萎缩及边缘清晰化,与生长状况良好的细胞形态区别明显。浓度为1.5mg/ml的莪术乙醇浸提液(ESCC)和甘草乙醇浸提液(ESCG)对体外培养的肺癌细胞SPC-A1有较强的抑制增殖作用,抑制率分别为:52.9%和51.6%,且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加大而加强。[结论]MTT法筛选可作为8种中草药抗肺癌细胞的一个基本筛选模型。  相似文献   

6.
贯叶连翘总提取物对绿脓杆菌的抗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贯叶连翘总提取物作用于绿脓杆菌并经光照和未光照处理后对该菌的抗菌作用,检测了在12小时的培养过程中提取物作用时绿脓杆菌的光密度(OD640nm)值、活菌数(CFU)、最低杀菌浓度(MBC)值.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光照,提取物对绿脓杆菌只有微弱抑菌作用,没有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为发酵菌株,开发蓝莓果渣乳饮料。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以活菌数、花青素含量和pH值为评价指标,优化乳饮料配方及发酵条件。结果:最佳配方及发酵工艺为:脱脂奶粉添加量20%、食用葡萄糖添加量12%、蓝莓果渣添加量0.4%、发酵温度43℃、发酵时间24h和接种量0.5%,按此工艺所得产品中保加利亚乳杆菌菌落数对数值为10.658lgCFU/mL,花青素含量达到0.295 4mg/mL,pH值为4.27。结论:此研究获得蓝莓果渣发酵乳饮料酸甜可口,营养价值丰富,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8.
以山菠菜、蔗糖、异抗坏血酸钠和β-环状糊精为辅料,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发酵生产新型酸乳。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加糖量9%,提取山菠菜汁的料液比1:10,添加量25%。证明了该酸乳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达到50%清除率的酸乳上清液添加量和0.2 mg·mL-1的Vc分别为,羟自由基:1.2 mL和2.0 mL;氧自由基:3.5 mL和0.8 mL;DPPH自由基:1.3 mL和1.8 mL;对于硝酸盐的清除作用则表现明显的低添加量下酸乳提取液优于Vc,而添加量大于2.5 mL时,Vc的效果好些。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从藏灵菇中筛选的产胆盐水解酶的干酪乳杆菌KL1(Lactobacillus casei KL1)菌株,首次研究采用新型生物处理技术对胆盐水解酶(BSH)活力及活菌数量的影响规律。所谓新型生物处理技术,即运用人体生物能量对生物细胞及遗传物质产生影响,从而导致生物变异的技术,这是一项有别于现有的物理、化学因子的新型诱变技术。以茚三酮显色法测定胆盐水解酶反应液中氨基酸的吸光度(A570nm),根据A570nm大小分析新型生物处理技术对胆盐水解酶活力的影响;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培养液的光密度(OD600nm),根据OD600nm大小分析新型生物处理技术对KL1活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新型生物处理技术处理后,干酪乳杆菌KL1胆盐水解酶活力有显著提高(p<0.05),其活菌数量有极显著提高(p<0.01)。显示新型生物处理技术对干酪乳杆菌KL1菌株胆盐水解酶活力及活菌数量影响显著,且干酪乳杆菌的活菌数量与其胆盐水解酶活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黄连、杜仲、五倍子、白头翁4种中草药提取的最佳工艺.以乙醇为溶剂,通过超声波提取和牛津杯法,以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质量浓度及提取溶剂pH等条件,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黑曲霉的抑菌效果;并以二倍稀释法确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4种中草药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0 min,提取温度50℃,乙醇浓度60%~70%,料液质量浓度125 g/L,提取时pH为2.0.4种中草药对5种微生物的MIC值在7.8~125 mg/mL,MBC值在31.25~250 mg/mL.本研究得出的4种中草药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科学配伍、配方研发以及标准化流程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对树舌发酵液中胞外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考察发酵液浓缩比例、乙醇终浓度、pH对胞外多糖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优化试验,确定了树舌胞外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发酵液浓缩比例为1/2、乙醇浓度为80%、pH 7.0,此条件下树舌胞外多糖提取量为0.982g/L.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微波法提取沙溪蜜柚废弃物中黄酮的提取工艺,以沙溪蜜柚柚皮为原料,考查了微波功率、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辐射功率为250W,辐射时间2min,乙醇浓度70%,料液比1:70.在最优条件下黄酮的提取率为0.272%.  相似文献   

13.
红景天有效成分的提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考察了影响狭叶红景天提取效率的各个因素。运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得到了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加入5 倍于药粉体积的50 % 乙醇水溶液,在85 ℃下回流提取,并得到了乙醇为影响提取效率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东北藜蒿提取物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东北藜蒿提取物水煎剂、醇提物对13种临床常见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判定抗菌效果。结果:东北藜蒿水煎剂、醇提物对13种临床常见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结论:东北藜蒿提取物在体外有一定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6种海洋微藻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实验室培养的6种海洋微藻用有机溶剂与水提取其活性物质,提取物用圆形纸片法对3种细菌和2种真菌的生长进行了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在6种海洋微藻中,塔胞藻的抗菌谱最广,分别对4种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亚心形扁藻与塔胞藻的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抗性最强.在所有的菌中,黑曲霉对微藻提取物较敏感.不同的微藻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微藻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大于对真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中关于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测定方法,对三台县川产道地药材一麦冬的相关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三台县川产道地药材一麦冬的水分含量范围为(9.77±0.27)%~(12.41±0.41)%,平均值为10.69%,总灰分含量范围为(2.43±0.06)O~(3.05±0.08)O,平均值为2.84%,浸出物含量范围为(70.91±0.97)%~(76.12±1.30)%,平均值是73.80%,均满足《中国药典》(2010版)麦冬的用药标准,而且水分含量不超过14.0%,总灰分含量不高于4.00,水溶性浸出物不低于70%.  相似文献   

17.
Flos Lonicerae is a medically usefu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rb.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Flos Lonicerae extracts. Here the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water, methanolic and ethanolic extracts prepared from Flos Lonicerae to scavenge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 radical and reduce Fe^3+ to Fe^2+ is examined. Chlorogenic acid, a major component of Flos Lonicerae, is identified and further purified from 70% ethanolic extract with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and its antioxidant capacity is characterized. The total phenolic compounds and chlorogenic acid contents in Flos Lonicerae are determined. The presen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Flos Lonicerae extracts exhibit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chlorogenic acid is a major contributor to this activity.  相似文献   

18.
在红曲霉发酵酿造茶酒的原料中添加制茶下脚料,实验对比测定了发酵前后各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前物料中各营养含量分别为,总糖(302.2±3.29) mg/g,还原糖(126.3±7.46)mg/g,多糖(175.9±9.05) mg/g,粗纤维27.1%,氮(40.64±1.06) mg/g,游离氨基酸(47.04±0.75) mg/g。发酵后物料中总糖(199.1±1.64) mg/g,还原糖(29.07±0.34) mg/g,多糖(170.0±1.30) mg/g,粗纤维18.8%,氮(37.02±0.86) mg/g,游离氨基酸为0 mg/g。发酵前后物料总重量利用率39.4%,各营养物质的转化率分别为总糖60.06%,还原糖86.01%、多糖3.35%、粗纤维30.62%、氮8.91%、氨基酸为100%。发酵茶酒的酒精度达到13%。  相似文献   

19.
以实验中发现的一株细菌(ZXK)为材料,通过摇瓶发酵的方法获得其发酵液,采用对峙培养法和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菌体和发酵液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小麦赤霉病菌病菌Gibberella zeae,水稻纹枯病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 Uacingulata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等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ZXK菌体及其发酵液对7种病原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ZXK发酵液能够完全抑制苹果炭疽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的生长,对棉花黄萎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也达到了90%以上;发酵液经离心、过滤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后仍具有生物活性,其中以高压蒸汽灭菌处理的发酵液样品的抑菌活性损失最大.  相似文献   

20.
庆大霉素发酵液的分离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从发酵液中提取庆大霉素的方法,获得具有一定纯度的庆大霉素分析样品。采用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利用离子交换法从发酵液中提取庆大霉素,探讨不同条件对庆大霉素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优的提取条件为:发酵液pH2~3,吸附时间2 h,解吸剂浓度5%,解吸剂流速0.4 mL/min。经HPLC测定,发酵液通过离子交换法分离提取后,庆大霉素纯度由50.7%提高到92.5%。离子交换法适用于庆大霉素发酵液的分离提取,提取液纯度达到药物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