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国内报业竞争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同质化倾向严重。报纸同质化现象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感,由此产生的市场压力也传递给包括晚报在内的各类报纸。对于在竞争中处于后发劣势的晚报来说,如何理性应对同质化,凸显自我个性,做到差异化竞争,成为生死攸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温州晚报在差异化竞争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包括晚报、晨报、午报在内的都市报的迅猛发展,报业竞争就更加激烈。这激烈竞争的浪潮对地市级晚报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地市级晚报如何面对已经在当地站稳脚根的省城数家都市报、晚报和毗邻大城市的晨报、晚报的挑战,正确地给自己的晚报定位,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以自身独特的优势与其他几家报纸形成错位竞争并立于不败之地,便成了地市级晚报人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内报业竞争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同质化倾向严重.报纸同质化现象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感,由此产生的市场压力也传递给包括晚报在内的各类报纸.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各地党报、晚报、都市报等报纸同台竞争,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报业大战"。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主办、温州晚报承办的首届中国晚报发展战略论坛2月16日在温州举行。论坛针对中国晚报界近一时期出现的晚报早出现象和这一现象对中国晚报战略发展的利与弊进行了有益探讨。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李夫出席论坛并发表讲话,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李丙仁以及北京晚报、今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齐鲁晚报、钱江晚报、沈阳晚报、成都晚报、厦门晚报、郑州晚报等国内20多家晚报的老总、主任参加论坛。与会者分别结合各自报纸的特点和本地区报业竞争态势,畅谈了晚报早出晚出的利与弊。多数同志认为,尽管国…  相似文献   

6.
崔华池 《青年记者》2007,(20):61-62
近年来,随着地市级晚报类纸质媒体的兴起,一些报纸出现了明显的同质化现象,曾经风光一时的晚报、晨报,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出现了大幅萎缩或停顿不前,尤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报纸。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地域方面的限制,也有办报方针方面的失误。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网络时代,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作为信息消费产品的新闻,其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综观一座城市的日报、晚报、商报、都市报等报纸,目前已很难找出独家新闻。新闻竞争中的同质化现象和晚报如何应对同质化竞争是本文要讨论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地市级晚报类纸质媒体的兴起.一些报纸出现了明显的同质化现象,曾经风光一时的晚报、晨报,几年后发行量和广告收入都出现了大幅萎缩或停顿不前,尤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报纸。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地域方面的限制,也有办报方针方面的失误。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闻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报业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大众化趋势。其具体表现为大众化报纸的空前繁荣和兴盛,如前些年的报纸扩版热、周末热,近些年的晚报热、商报热、都市报热等等。这种报纸大众化趋势已成为当今中国报纸媒介的重要特征。它将影响着我国报业今后的发展走向。研究报纸大众化现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巴晓芳同志近几年来密切关注报纸大众化发展趋势,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际,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他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翻开油香未散的《大众化报纸论析》,细细品析,我们深深为本书…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晚报兴起的时候,大多是依托于中心城市,一个中心城市大多也是一张晚报.进入90年代中后期,随着新型的晚报、生活类报纸的大量问世,一个中心城市出现几家同质媒体同时存在、相互竞争的局面.这一时期,有的报纸为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走出中心城市,实施区域化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11.
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体现“三特”,即报纸的“时代特征、地方特点、晚报特色”,是春城晚报20多年来的立身之本、发展之本,也是今天的晚报面对都市报类报刊激烈竞争的生存之本。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在我们的报纸已进入多版化、彩色化的时代,如何以发展、改革的眼光看待“三特”,如何以创新的形式与手段来体现“三特”。一、报业大战中对晚报“三特”的再认识1.凸现自身特点,实行错位竞争。在昆明的报业零售市场,有这样一种现象:一元钱买3份报纸,尽管这3份报纸可能从所登新闻到版式都大同小异。这种情况始于1998年…  相似文献   

12.
赵盛 《新闻世界》2010,(10):101-1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晚报获得了迅猛发展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形成了"热潮"。进入新世纪以后,报纸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各家晚报都在不断改扩版,凸显其特色以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以两家著名晚报为例,从报纸的导读版入手,通过实证分析探求不同晚报的趋同与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世纪华文 《今传媒》2010,(1):111-111
南京作为中国报纸竞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各报纸相互之间鏖战不断,最终形成了《金陵晚报》《现代快报》《扬子晚报》《南京晨报》4份都市报的激烈竞争,而这4份报纸分属南京日报报业集团、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和新  相似文献   

14.
储继华  刘晓云 《新闻传播》2006,(6):65-65,67
在娱乐新闻不断繁荣的同时,各家晚报娱乐新闻版面也出现了“千报一面”等现象,主要是因为各家晚报的娱乐新闻几乎全部来源于互联网,由此造成独家新闻、特色新闻越来越少。从晚报娱乐新闻版面所面临的这种状况看,如何打造晚报娱乐版特色已成为各家报纸面临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5.
热销的报纸副刊中,正涌动着一波波的专栏文章热。 报纸副刊把专栏作为拳头产品,新生的都市报、晚报把设置各类文化专栏作为树立自身文化形象的标志,受众也把阅读专栏视为每日读报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报纸专栏俨然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前一时候,李存葆的长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获得好评后,各地报纸纷纷转载。后来,石楠的长篇传记文学《张玉良传》问世后,又出现了一阵转载热。《文汇月刊》发表刘晓庆的自传文学《我的路》以后,西安晚报、贵阳晚报等又全文转载了。一般来说,报纸很讲究独家新闻,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办出特色。当然,特别重要的新闻和文章,是应该不惜篇幅刊载,使更多人知道。即使如此,一些晚报及地方报纸也可以择其要点,删繁就简,酌情选载。至于文艺作  相似文献   

17.
时评热的思考——晚报新闻时评版的基本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全国报纸出现了一股“时评热”,各家报纸纷纷拿出一定的版面空间给时评。一些晚报类报纸在注重深层次开发社会新闻的同时,也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时评的作用。《燕赵都市报》、《齐鲁晚报》、《南方都市报》等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也比较有成绩。  相似文献   

18.
晚报以其当日新闻当日见报和贴近性、可读性等优势,在报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短小精悍、信息量大是晚报的一大传统特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晚报开始另辟蹊径,注重策划大的报道,通过大型报道来体现深度、扩大影响,这在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的传媒中逐渐演变为一种趋势。笔者有幸参与了《深圳晚报》几则大型报道的策划和采访,现把其中的体会整理成文字,以供商榷。 一、浓墨重彩,关注民情民生 晚报作为市民化报纸,只有与市民形成互动,才能体现报纸的亲和力,也才能使市民对报社形成向  相似文献   

19.
有资料表明,到目前为止,全国晚报类的报纸已有130多家。在一些省份几乎每个地市也都创办了自己的晚报。晚报界的新成员逐渐增多,读者选择的余地大了,各种晚报在市场上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尤其是省级晚报如何向各个地方延伸、在全省各地赢得更多的读者、在当地的报纸市场上占有其省报应有的“份额”,便成了省级晚报的决策者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何为省级晚报?一般是指在省会创办、立足全省面向全国发行的晚报。比如山东的齐鲁晚报、江苏的扬子晚报、浙江的钱江  相似文献   

20.
马川 《新闻知识》2003,(6):48-49
社会新闻主打还是经济新闻主打? 大约从1996年开始,全国出现了“都市报热”。都市类报纸的迅速发展很快取代了晚报类报纸的垄断地位。都市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